一种钛铝固液复合铸造安全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3925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203421.2

    申请日:2025-0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钛铝固液复合铸造安全装置,安全装置设置于熔炉底座上,熔炉设置于熔炉底座上,深井设置于底座一侧,安全装置包括:铝锭槽,活动设置于熔炉一侧;启动器,设置于熔炉底座上;数据采集器,设置于熔炉上;控制模块,用于当数据采集器采集到高温铝液泄露信息时,控制启动器启动,使得铝锭槽处于工作状态。本发明通过在熔炉底座上安装铝锭槽,且铝锭槽的工作状态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当数据采集器采集到高温铝液泄露信息时,控制模块能够迅速响应,启动铝锭槽接住泄露的高温铝液,同时启动降温模块向泄露点喷出冷却水,有效防止了高温铝液与水蒸气接触引发的爆炸事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环境的安全性和操作人员的安全保障。

    贯通地线表面酸洗抛光液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30873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29961.8

    申请日:2024-04-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贯通地线表面酸洗抛光液及其应用。该酸洗抛光液,按照质量分数计,包括硫酸12%‑15%,磷酸8%‑12%,双氧水18%‑22%,双氧水稳定剂5%‑7%,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0.2%‑0.4%,二甲基甲酰胺磺酸钠0.5%‑0.7%,苯丙三氮唑1%‑3%,壬基酚聚氧乙基醚0.5%‑0.8%,余量为去离子水。该酸洗抛光液可快速去除贯通地线产品上的氧化皮和油污残留,并可避免过程中产生黄烟危害环境和操作者的身体健康,另外可通过光亮剂恢复铜合金本身的光彩和亮度,达到光亮的作用;同时,其可通过磷化作用、缓蚀剂多替成链状聚合物形成多层保护膜,与后期钝化膜一起起到防腐作用。

    一种用于精密螺纹铜管加工的夹具

    公开(公告)号:CN115026357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755980.0

    申请日:2022-06-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精密螺纹铜管加工的夹具,包括转台总成、外联夹总成、内联夹总成、内联调总成,通过转台总成与螺纹加工机床的旋转中心同轴连接,主转台的侧壁滑插有数组通过螺旋配合驱动的数组螺旋滑柱,数组螺旋滑柱的内端连接有可同步且同心移动的外夹块,内联夹总成中的数组内滑杆与螺旋滑柱对应的滑插在后联柱的侧壁上,且数组内滑杆与对应的数组螺旋滑柱切换配合连接,可实现对铜管内外壁的同步的联动夹持工作;同时,通过内联调总成与可自动升降移动的联动齿轮的配合,可实现针对不同壁厚的铜管的夹持空挡的联动调整,可应用范围广。

    一种旋转毛刷清洗组件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359025U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20309481.3

    申请日:2024-02-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毛刷清洗组件,包括旋转主体,内部开设有凹槽;固定盖同轴设置于所述凹槽侧部,且与所述旋转主体内壁相连接,所述固定盖中心处开设有供金属丝穿透的第一通孔;所述旋转主体远离固定盖一侧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中心处开设有第二通孔,金属丝从第二通孔穿入底座,经凹槽,至所述第一通孔穿出固定盖;弹簧刷内绕有若干刷毛,本实用新型通过高速电机带动本组件高速旋转,弹簧刷将铜线表面进行打磨,实现对铜线表面的除油、除锈、除氧化污渍,经过表面处理后的铜线由拉丝机卷筒带动进入外模后,拉拔出表面清洁发亮的贯通地线产品,不需要再额外进行酸洗工艺处理,减小了对环境污染的可能。

    一种翅片换热器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380589U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22809700.8

    申请日:2022-10-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翅片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翅片换热器,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内壁两侧之间固接有一组第一翅片管;所述框体的内壁两侧之间固接有一组与第一翅片管交错分布的第二翅片管;所述框体的内壁两侧之间固接有第三翅片管和第四翅片管;所述第一翅片管、第二翅片管、第三翅片管和第四翅片管的两端均伸出框体外;所述第三翅片管位于第一翅片管的上方;所述第四翅片管位于第二翅片管的下方;所述第一翅片管的两端与相邻之间的第二翅片管的两端和第三翅片管的一端与第四翅片管的一端均通过连接件设有第一U形管和第二U形管,减少了换热器的其他连接设备占用空间,减少了液体的使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