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考虑层理作用的软硬互层围岩隧道施工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98208B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610453136.7

    申请日:2016-06-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层理作用的软硬互层围岩隧道施工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得围岩相关力学参数:采用岩石常规力学性质试验,按照《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规程》将所要模拟的隧道围岩加工成标准试件,通过单轴/三轴压缩试验、剪切试验获得围岩相关力学参数;S2、对步骤S1试验获得的力学参数赋予围岩模拟单元,选用ANSYS软件自带的弹塑性本构模型、dp准则及接触对作用进行模拟分析。本发明提供的模拟方法,能够模拟软硬互层围岩隧道开挖全过程中层理应力场、位移场等所产生的变化及影响,解决了模拟过程中非线性分析结果不收敛问题,模拟结果能反映出隧道开挖后是否产生离层等情况,模拟更加符合工程实际状况,模拟结果能够指导实际隧道施工。

    一种考虑层理作用的软硬互层围岩隧道施工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98208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453136.7

    申请日:2016-06-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层理作用的软硬互层围岩隧道施工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得围岩相关力学参数:采用岩石常规力学性质试验,按照《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规程》将所要模拟的隧道围岩加工成标准试件,通过单轴/三轴压缩试验、剪切试验获得围岩相关力学参数;S2、对步骤S1试验获得的力学参数赋予围岩模拟单元,选用ANSYS软件自带的弹塑性本构模型、dp准则及接触对作用进行模拟分析。本发明提供的模拟方法,能够模拟软硬互层围岩隧道开挖全过程中层理应力场、位移场等所产生的变化及影响,解决了模拟过程中非线性分析结果不收敛问题,模拟结果能反映出隧道开挖后是否产生离层等情况,模拟更加符合工程实际状况,模拟结果能够指导实际隧道施工。

    防沉降路基的施工方法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095379B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010789360.X

    申请日:2020-08-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沉降路基的施工方法,防沉降路基分段修筑,每段防沉降路基的施工方法均包括以下步骤:夯实整平软土地基表面,形成软土层;在软土层表面从下至上依次铺设土工布、吸水纤维布和土工布形成第一导水层;在第一导水层表面铺设混凝土,振捣密实,形成混凝土层;待混凝土层凝固后,在混凝土层表面铺设填料,形成填料层;夯实整平填料层后,在填料层表面从下至上依次铺设土工布、吸水纤维布和土工布形成第二导水层;在第二导水层表面铺设砂土层;在砂土层表面铺设波浪瓦板;在波浪瓦板表面铺设碎石层;在碎石层表面铺设路面层。本发明通过改进路基结构,将优化路内部受力与快速导水相结合,实现路基的防沉降功效。

    转体球铰及滑道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45581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651458.9

    申请日:2020-0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转体球铰及滑道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建立标准尺:设置立杆,相对的立杆上套设有同一根细杆,细杆的中心设有中心孔和多个细孔;调节立杆位置,使中心孔的中心对准安装球铰和滑道的预设位置的中心处;步骤二、取距离中心孔等距离的细孔的投影点作为基点,设置底座;步骤三、以中心孔在底座上的竖直投影点作为圆心,安装球铰支座和滑道;步骤四、吊装销轴,调整销轴呈竖直状态;步骤五、吊装球铰,调整球铰直至中心孔在球铰上的竖直向下的投影点与球铰的中心重合;步骤六、沿滑道设置多个临时支撑件;步骤七、以中心孔向下的竖直投影点为圆心,在球铰上端面上浇注形成平台。本发明具有提高球铰和滑道安装精度的有益效果。

    一种水平软硬互层围岩隧道锚杆支护结构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21693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579807.4

    申请日:2016-07-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2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平软硬互层围岩隧道锚杆支护结构,包括支护围岩的锚杆,围岩按隧道开挖断面的中心线将开挖面分为左半断面和右半断面,左半断面和右半断面上都设有用于支护水平软硬互层围岩的锚杆,锚杆垂直于隧道开挖轮廓线布置,且与水平岩层所成夹角小于35°的隧道开挖轮廓线未布置锚杆。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水平软硬互层围岩隧道锚杆支护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锚杆支护结构和方法,将与水平岩层所成夹角小于35°的隧道开挖轮廓线布置的锚杆取消,即在与水平岩层所成夹角小于35°的隧道开挖轮廓线未布置锚杆,因而减少了在隧道施工中锚杆的支护数量,不仅可以获得良好的加固效果,而且节省了锚杆支护数量,从而降低了支护材料消耗和支护成本。

    永久路面结构模型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287967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0807955.2

    申请日:2022-0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永久路面结构模型,路基模型,其由上至下依次包括路基表层、路基基层和路基稳定层;排水机构,其包括多个铺设在所述路基基层内的横向管道、以及倾斜设置在路基基层和路基稳定层内的多个泄水管道;其中,每个横向管道包括外筒体和内筒体,所述外筒体和内筒体的侧壁均设置有多个渗透孔,所述外筒体内旋转设置有旋转件,所述旋装件包括多个旋转环,相邻两个旋转环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杆连接,旋转环的曲面外侧壁固定设置有多个滑块,使多个旋转环在外筒体内旋转,所述内筒体为设置有内壁和外壁的双层壁结构,内壁和外壁之间具有腔隙,所述外壁开设有多个通孔。本发明设计合理,能够促进路基模型内部的空气流通,达到快速除湿的目的。

    永久路面结构的力学模型

    公开(公告)号:CN112095397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789606.3

    申请日:2020-08-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久路面结构的力学模型,包括:滤水型土工织物模型,其铺设于已整平的路面上;级配碎石模型,其铺设于所述滤水型土工织物模型上;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模型,其铺设于所述级配碎石模型上,所述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模型沿垂直于隧道轴向的长度小于所述级配碎石模型;风干模型,其穿设于所述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模型内,所述风干模型包括多个通风管和力学支架;沥青混凝土模型,其铺设于所述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模型。本发明具有利用自然风力促进路面结构内部去湿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永久路面结构的力学模型的设计方法,施工方式简单易行。

    防沉降路基的施工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095379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789360.X

    申请日:2020-08-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沉降路基的施工方法,防沉降路基分段修筑,每段防沉降路基的施工方法均包括以下步骤:夯实整平软土地基表面,形成软土层;在软土层表面从下至上依次铺设土工布、吸水纤维布和土工布形成第一导水层;在第一导水层表面铺设混凝土,振捣密实,形成混凝土层;待混凝土层凝固后,在混凝土层表面铺设填料,形成填料层;夯实整平填料层后,在填料层表面从下至上依次铺设土工布、吸水纤维布和土工布形成第二导水层;在第二导水层表面铺设砂土层;在砂土层表面铺设波浪瓦板;在波浪瓦板表面铺设碎石层;在碎石层表面铺设路面层。本发明通过改进路基结构,将优化路内部受力与快速导水相结合,实现路基的防沉降功效。

    永久路面结构模型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28796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807955.2

    申请日:2022-0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永久路面结构模型,路基模型,其由上至下依次包括路基表层、路基基层和路基稳定层;排水机构,其包括多个铺设在所述路基基层内的横向管道、以及倾斜设置在路基基层和路基稳定层内的多个泄水管道;其中,每个横向管道包括外筒体和内筒体,所述外筒体和内筒体的侧壁均设置有多个渗透孔,所述外筒体内旋转设置有旋转件,所述旋装件包括多个旋转环,相邻两个旋转环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杆连接,旋转环的曲面外侧壁固定设置有多个滑块,使多个旋转环在外筒体内旋转,所述内筒体为设置有内壁和外壁的双层壁结构,内壁和外壁之间具有腔隙,所述外壁开设有多个通孔。本发明设计合理,能够促进路基模型内部的空气流通,达到快速除湿的目的。

    转体球铰及滑道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45581B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010651458.9

    申请日:2020-0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转体球铰及滑道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建立标准尺:设置立杆,相对的立杆上套设有同一根细杆,细杆的中心设有中心孔和多个细孔;调节立杆位置,使中心孔的中心对准安装球铰和滑道的预设位置的中心处;步骤二、取距离中心孔等距离的细孔的投影点作为基点,设置底座;步骤三、以中心孔在底座上的竖直投影点作为圆心,安装球铰支座和滑道;步骤四、吊装销轴,调整销轴呈竖直状态;步骤五、吊装球铰,调整球铰直至中心孔在球铰上的竖直向下的投影点与球铰的中心重合;步骤六、沿滑道设置多个临时支撑件;步骤七、以中心孔向下的竖直投影点为圆心,在球铰上端面上浇注形成平台。本发明具有提高球铰和滑道安装精度的有益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