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地质勘探采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631902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10820429.9

    申请日:2017-09-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地质勘探采样装置,包括主壳体、滑动腔、采样钻头、取样盒和安置套筒,所述主壳体上设有滑动腔,主壳体内设有主活塞,主活塞下端设有采样连杆,采样连杆下端设有采样钻头,滑动腔内设有副活塞,副活塞上端设有连接套,主壳体下端设有螺纹接头,螺纹接头外围设有取样盒,取样盒下端设有转动挡板,主壳体左壁设有安置套筒,安置套筒上设有滑动杆和把手,安置套筒左侧设有安置套,安置套上设有推杆,连接套上设有压板,安置套筒下端设有万向轮。本发明通过活动组装的推杆推动副活塞,从而通过液压油带动主活塞运动,从而能够通过采样连杆下端采样钻头采集样品,并能够通过转动挡板进入取样盒内储存。

    一种煤岩界面识别方法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424964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910771916.X

    申请日:2019-08-21

    Inventor: 邵龙义 康世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岩界面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基于采煤机滚筒搭载的传感器组采集调高油缸压力信号、摇臂振动状态信号、截割电机的电流信号、滚筒轴的扭矩信号、滚筒轴的扭振信号、高光谱信号以及各传感器姿态信息;S2、基于小波包分解提取摇臂振动状态信号、滚筒轴的扭振信号的特征信息;并基于MapReduce提取调高油缸压力信号、截割电机的电流信号、滚筒轴的扭矩信号、高光谱信号的特征信息;S3、将提取的特征信息作为BP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变量,输出识别结果。本发明大大提高了识别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一种煤层气综合勘查用煤层气取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878254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481193.1

    申请日:2022-05-05

    Inventor: 邵龙义 康世龙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取样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煤层气综合勘查用煤层气取样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固定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固定具有过滤桶,所述过滤桶尾端连接具有第一抽水电机,所述第一抽水电机尾端连接有第一抽水管,所述第一抽水管底部具有锥形体,所述支撑板顶部首端具有收集桶,所述过滤桶首端连接有送水管,所述收集桶与所述送水管连接,所述过滤桶内部具有过滤网和第二抽水电机,本发明可以通过过滤和抽水装置对地下溶于水中的煤层气进行抽取测样,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杂质过滤,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的准确程度,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还可进一步通过取样器进行快速提取样本,便于使用。

    一种煤岩吸附解吸一体化电阻率测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568027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939014.2

    申请日:2019-09-29

    Inventor: 邵龙义 康世龙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岩分析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煤岩吸附解吸一体化电阻率测量系统,包括测量装置本体,测量装置本体内部一侧设置有油浴加热仓,油浴加热仓的内部设置有煤岩专用罐,油浴加热仓的一侧设置有电阻率测量仪,油浴加热仓的内表面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测量装置本体的内表面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穿线管,穿线管的内表面设置有隔热层,穿线管的内部穿合连接有二号线,油浴加热仓的上端外部四周开设有若干处卡槽,煤岩专用罐上端固定连接有盖板,盖板底部四周固定连接有若干处卡块,煤岩专用罐的上端设置有一号线。本发明具有安装便捷和使用方便的特点。

    一种煤矿粉尘采样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507914B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810207301.X

    申请日:2018-0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粉尘采样器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下端两侧对称设有支腿,支腿下端滑动套设有支撑套,支撑套下端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套内部设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将支撑套和支腿连接固定,这种缓冲机构的设置有效的提高了装置的抗震性能,所述箱体内底部活动设有活动底板,活动底板右端连接活动封板,活动封板所在的箱体右侧设有取料口,活动封板与箱体之间密封垫,所述活动封板右侧设有拉环,所述活动底板上端两侧对称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之间构成了卡槽,本发明降低检测误差,提高了采用的准确性,实用性强。

    一种地质剖面测量装置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595431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910939011.9

    申请日:2019-09-29

    Inventor: 邵龙义 康世龙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质测量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地质剖面测量装置,包括一号杆和二号杆,一号杆的上端固定有收绳器,二号杆的上端固定有固定环,固定环与收绳器通过测绳固定相连接,一号杆和二号杆的上端均固定有杆座,一号杆的上端位于杆座的两侧均固定有一号固定块,二号杆的上端位于杆座的两侧均固定有二号固定块,一号杆的上端位于杆座的另外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绳带,绳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柱,二号杆的上端位于杆座的另外两侧均开设有旋槽,杆座的底端固定有杆身,杆身的底端固定有杆头,杆头的外部四周设置有套筒,依靠套筒弹性伸缩,能够对杆头外部四周的灰土进行刮除,同时能够对杆头进行保护,并防止杆头在不使用时,戳伤他人。

    一种地质剖面测量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595431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939011.9

    申请日:2019-09-29

    Inventor: 邵龙义 康世龙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质测量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地质剖面测量装置,包括一号杆和二号杆,一号杆的上端固定有收绳器,二号杆的上端固定有固定环,固定环与收绳器通过测绳固定相连接,一号杆和二号杆的上端均固定有杆座,一号杆的上端位于杆座的两侧均固定有一号固定块,二号杆的上端位于杆座的两侧均固定有二号固定块,一号杆的上端位于杆座的另外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绳带,绳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柱,二号杆的上端位于杆座的另外两侧均开设有旋槽,杆座的底端固定有杆身,杆身的底端固定有杆头,杆头的外部四周设置有套筒,依靠套筒弹性伸缩,能够对杆头外部四周的灰土进行刮除,同时能够对杆头进行保护,并防止杆头在不使用时,戳伤他人。

    一种煤岩界面识别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424964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771916.X

    申请日:2019-08-21

    Inventor: 邵龙义 康世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岩界面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基于采煤机滚筒搭载的传感器组采集调高油缸压力信号、摇臂振动状态信号、截割电机的电流信号、滚筒轴的扭矩信号、滚筒轴的扭振信号、高光谱信号以及各传感器姿态信息;S2、基于小波包分解提取摇臂振动状态信号、滚筒轴的扭振信号的特征信息;并基于MapReduce提取调高油缸压力信号、截割电机的电流信号、滚筒轴的扭矩信号、高光谱信号的特征信息;S3、将提取的特征信息作为BP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变量,输出识别结果。本发明大大提高了识别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一种煤矿粉尘采样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507914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207301.X

    申请日:2018-0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粉尘采样器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下端两侧对称设有支腿,支腿下端滑动套设有支撑套,支撑套下端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套内部设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将支撑套和支腿连接固定,这种缓冲机构的设置有效的提高了装置的抗震性能,所述箱体内底部活动设有活动底板,活动底板右端连接活动封板,活动封板所在的箱体右侧设有取料口,活动封板与箱体之间密封垫,所述活动封板右侧设有拉环,所述活动底板上端两侧对称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之间构成了卡槽,本发明降低检测误差,提高了采用的准确性,实用性强。

    一种煤矸石淋滤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90209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968050.8

    申请日:2023-08-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矸石淋滤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装置包括喷淋装置、收集装置和控制装置;喷淋装置包括水箱、淋滤喷头和磨砂滤筒;收集装置包括储液袋和集气袋;控制装置包括水头传感器、止水阀;水箱和蠕动泵通过硅胶软管连接,硅胶软管一端与磨砂滤筒底部入水口相连,另一端与淋滤喷头相连;磨砂滤筒的出水口与储液袋相连;集气袋通过硅胶软管与滤筒相连;使用此装置的淋滤实验方法包括样品和装置前期准备、填充样品、样品浸润、样品淋滤以及后续工作等步骤。本发明装置解决了细颗粒渗透性差以及产生优先流的问题;本发明不需要传统实验装置的定制框架和人工全程看护,大大节省了实验室空间及实验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