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5667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570474.9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中法渤海地质服务有限公司
IPC: G06F18/25 , G06F18/10 , G06F18/214 , G06F18/2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随钻潜山地质模式判识方法,属于石油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数据的收集与处理;S2、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法优选录井元素参数和钻井工程参数;S3、构建基于LightGBM算法的多参数融合技术在随钻潜山地质模式判识模型,即LightGBM算法模型;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方法利用录井元素数据与钻井参数相结合,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优选敏感参数,通过LightGBM算法建立地质模型判识模型,相比于传统方法判识速度更快,准确率更高;该方法可为现场高效勘探开发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有利于推动油气藏勘探开发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15908890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192092.9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中法渤海地质服务有限公司
IPC: G06V10/764 , G06V10/30 , G06V10/54 , G06V10/50 , G06F18/00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V10/774 , G06N3/0464 , G06N3/08 , G01N21/35 ,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结合图像识别与光谱分析的含水岩石智能岩性识别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原始随钻岩屑图像与岩石红外光谱数据;步骤2:对原始岩屑图像进行图像预处理;步骤3:进行岩屑样品图像特征提取并进行归一化处理;步骤4:使用Filter法对含水岩石光谱数据进行特征选择并进行归一化处理;步骤5:基于二重迁移特征融合卷积神经网络,结合岩屑样品图像特征与岩石光谱数据构建岩屑特征分析模型;步骤6:结合岩屑特征与岩石光谱数据建立岩性模板库;步骤7:进行岩性判别。本发明能更准确地在录井过程中进行岩性识别,提高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875029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486581.5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中法渤海地质服务有限公司
IPC: E21B49/00 , G06F18/23213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随钻录井分形维数的潜山储层物性评价方法,基于随钻工程录井参数计算机械比能,并对机械比能数据进行预处理,剔除零点和异常数据;基于K‑means聚类算法,按照钻井深度序列对机械比能进行聚类分析,聚类后的机械比能按照深度依次划分为不同数据组,基于聚类后的机械比能数据组,计算半变异函数,进而计算出不同层段的分形维数,最后依据储层性质分级标准,识别储层性质。该方法实现了利用工程参数录井,随钻实时的对储层性质作出快速、准确评价,对提前完钻、加深钻进、中途测试等决策,确保勘探发现、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具有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875029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211486581.5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中法渤海地质服务有限公司
IPC: E21B49/00 , G06F18/23213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随钻录井分形维数的潜山储层物性评价方法,基于随钻工程录井参数计算机械比能,并对机械比能数据进行预处理,剔除零点和异常数据;基于K‑means聚类算法,按照钻井深度序列对机械比能进行聚类分析,聚类后的机械比能按照深度依次划分为不同数据组,基于聚类后的机械比能数据组,计算半变异函数,进而计算出不同层段的分形维数,最后依据储层性质分级标准,识别储层性质。该方法实现了利用工程参数录井,随钻实时的对储层性质作出快速、准确评价,对提前完钻、加深钻进、中途测试等决策,确保勘探发现、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具有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209385091U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822077197.5
申请日:2018-12-12
Applicant: 中法渤海地质服务有限公司
IPC: E21B33/07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丝注脂短节,包括:短节本体,其为柱状结构,其中部同轴中心具有通孔;流管,其同轴设置在所述通孔内;防喷盒,其同轴固定在所述短节本体下端,所述防喷盒内设置有防喷阀,所述防喷阀设置在所述通孔底部;钢丝,其同轴设置在所述流管内,并且两端分别穿过所述上接头和所述防喷盒;注脂口,其设置在所述短节本体下部,连通所述流管,用于注入油脂;回脂口,其设置在所述短节本体上端,连通所述通孔上端,用于排出油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丝注脂短节,其既能控制好钢丝密封又能让钢丝能自由上下活动。
-
公开(公告)号:CN211201836U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921900414.4
申请日:2019-11-06
Applicant: 中法渤海地质服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钢丝打捞工具,包括:外筒;以及环形凹槽,其设置在靠近所述外筒底部的外筒内壁上;内扩径,其为环形,且紧靠设置在所述环形凹槽上方的外筒内壁上;打捞爪,其同轴可滑动设置在所述外筒内,且所述打捞爪的底部配合卡在所述环形凹槽上,用于打捞卡合落鱼;解卡机构,其同轴设置在所述外筒内,且下部设置在所述打捞爪上部内,用于驱动所述打捞爪运动至所述内扩径内并释放所述落鱼。外筒底部没有丝扣连接结构形成一体式结构,不仅解决了意外脱扣的问题而且工具整体强度有所增加,重型打捞作业更加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209385084U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822078421.2
申请日:2018-12-12
Applicant: 中法渤海地质服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式压力计悬挂器,悬挂器本体;流体通道,其沿所述悬挂器本体轴线方向开设在所述悬挂器本体内部;进液口,其开设在所述悬挂器本体的侧壁上,位于所述悬挂器本体下部,所述进液口与所述流体通道垂直连通;出液口,其开设在所述悬挂器本体的侧壁上,位于所述悬挂器本体上部,并与所述流体通道垂直连通;其中,所述出液口与所述进液口位于同一侧;止动台阶,其设置在所述悬挂器本体外部,位于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之间,所述止动台阶为圆台形结构,并且所述止动台阶截面面积小的一端朝向所述出液口。本悬挂器能够改变流体流动方向,并通过设置止动台阶能够承受震击压力和连接重力,防止连接工具下移。
-
公开(公告)号:CN210953244U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921900405.5
申请日:2019-11-06
Applicant: 中法渤海地质服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钢丝单流阀和压力平衡阀验封的堵头,包括:底座,其为圆柱形,中心设置有第一圆柱形通道,且所述第一圆柱形通道周向设置有内螺纹;支撑座,其为圆柱形,同轴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底座一体成型,在所述支撑座中心设置有第二圆柱形通道,且所述支撑座外侧周向设置有外螺纹;其中,所述第一圆柱形通道与所述第二圆柱形通道连通;环形槽,其设置在远离所述底座的支撑座一端;密封圈,其设置在所述环形槽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钢丝单流阀和压力平衡阀验封的堵头,使得密封性能检验工作变得非常简单,一个人和一台手压泵,15分钟完成试压任务,而且不要专门的场地进行,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作业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07332791U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21133411.3
申请日:2017-09-06
Applicant: 中法渤海地质服务有限公司
IPC: E21B19/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丝夹具,包括:相互贴合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夹紧装置,其固定在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上,用于将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夹紧;半圆形凹槽,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贴合面的一侧;并且位置对应形成通孔,用于容纳夹紧钢丝。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丝夹具,能够在不损伤钢丝的同时把钢丝夹紧并能坐挂在井口起到夹紧和悬挂作用,半圆形凹槽的设置,能够较好的固定钢丝,防止其在操作过程中发生滑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非常简单、通用性强、效率高、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211448568U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921900928.X
申请日:2019-11-06
Applicant: 中法渤海地质服务有限公司
IPC: E21B19/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液压扭矩背钳,包括:背钳支架;第一鄂板支架,其可移动的设置在背钳支架上;第二鄂板支架,其可移动的设置在背钳支架上,并且与第一鄂板支架对称设置;第一鄂板,其可拆卸的安装在第一鄂板支架上;第二鄂板,其可拆卸的安装在第二鄂板支架上,并且与第一鄂板对称设置;第一齿条,其固定安装在第一鄂板支架上;第二齿条,其固定安装在第二鄂板支架上;齿轮,其可转动的安装在背钳支架上,并且设置在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之间;其中,齿轮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同时啮合;驱动机构,其一端与第一鄂板支架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鄂板支架连接,并且能够驱动第一鄂板支架与第二鄂板支架相互靠近或远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