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应用程序的移动终端信息资产使用行为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49785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110866631.1

    申请日:2021-07-29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针对应用程序的移动终端信息资产使用行为识别方法,包括:确定移动终端中与用户敏感信息相关的信息资产;基于插桩和内核监控,获取目标应用程序获取和/或使用信息资产的行为;获取目标应用程序的用户协议,并基于语义分析模型,获取用户协议中与用户信息采集和/或使用相关的协议;比对目标应用程序获取和/或使用信息资产的行为和与用户信息采集和/或使用相关的协议,识别目标应用程序获取和/或使用信息资产的行为中的违规行为。本公开通过插桩和内核监控,获取应用程序实际使用移动终端中信息资产的行为,并与该应用程序在用户协议中声明的权限做对比,能够准(56)对比文件曾繁冲 等.基于 UC/OS - II 的 UCGUI 和LWIP 资源整合的研究.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7,第22卷(第5期),第614-617页.王国胤;张清华;马希骜;杨青山.知识不确定性问题的粒计算模型.软件学报.2010,(第04期),第676-694页.

    一种最佳聚类结果筛选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9933984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910116546.6

    申请日:2019-0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最佳聚类结果筛选方法,包括:搜集不同种类的恶意样本并标记;通过静态分析方法,对搜集的恶意样本进行恶意特征提取,得到总特征集;采用分层主成分分析方式,对总特征集进行降维,获得第一特征集并持久化;对聚类样本进行特征提取,并根据所述第一特征集各维数的特征取值判断所述恶意特征在聚类样本中是否存在;利用第一特征集对聚类样本进行聚类簇数由2至10的聚类,获得聚类结果;采用综合指标计算方式对聚类结果进行评价,获取最佳K值,从而筛选出最佳聚类簇数,并根据最佳聚类簇数获得最佳聚类结果。本发明提供的最佳聚类结果筛选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可以有效地提高对于海量未知恶意应用分析的分析效率。

    一种最佳聚类结果筛选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9933984A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910116546.6

    申请日:2019-0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最佳聚类结果筛选方法,包括:搜集不同种类的恶意样本并标记;通过静态分析方法,对搜集的恶意样本进行恶意特征提取,得到总特征集;采用分层主成分分析方式,对总特征集进行降维,获得第一特征集并持久化;对聚类样本进行特征提取,并根据所述第一特征集各维数的特征取值判断所述恶意特征在聚类样本中是否存在;利用第一特征集对聚类样本进行聚类簇数由2至10的聚类,获得聚类结果;采用综合指标计算方式对聚类结果进行评价,获取最佳K值,从而筛选出最佳聚类簇数,并根据最佳聚类簇数获得最佳聚类结果。本发明提供的最佳聚类结果筛选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可以有效地提高对于海量未知恶意应用分析的分析效率。

    小程序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和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342639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110548984.7

    申请日:2021-05-19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小程序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和电子设备,包括,获取需要测试的小程序的名称和APPID,根据所述名称和所述APPID检索到所述小程序,并获取所述小程序的源码文件;根据所述源码文件,获取关键字符串代码段;获取本地加密数据库中所述小程序的基本信息,根据所述基本信息和所述关键字符串代码段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得到代码评估信息;对所述小程序进行模拟点击操作,并启动漏洞扫描器进行漏洞扫描,得到漏洞扫描信息;根据所述代码评估信息和所述漏洞扫描信息生成风险评估报告,并根据所述风险评估报告进行相应处理。本公开通过对小程序采用静态检测和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估,并根据所述风险评估报告进行相应处理。

    基于无证书的M2M隐私保护和密钥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297963B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310175413.9

    申请日:2013-0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无证书的M2M隐私保护和密钥管理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不同的终端设备将其身份信息发送给业务平台,利用其系统私钥、初始值和身份信息生成终端设备的私钥和动态因子并存储返回;终端设备选取随机值,生成该终端设备的公私钥对;当不同的终端设备之间请求进行通信时,请求方的终端设备根据其所述随机值、身份信息和动态因子生成匿名消息并发送给被请求方;被请求方接收该匿名消息,并结合系统公钥对请求方的公钥进行验证,如验证成功,则被请求方利用其私钥与匿名消息协商出双方的会话密钥并进行双方会话处理;如验证失败,则拒绝通信请求。本发明解决维护证书的能量消耗问题,各类隐私信息容易泄露,以及整个机制的密钥安全性问题。

    基于生物特征的批量认证的方法及服务器

    公开(公告)号:CN103297235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168480.8

    申请日:2013-0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特征的批量认证的方法及服务器,该方法:具有身份标识的传感器节点向服务器发送注册信息,服务器生成具有身份标识的传感器节点的验证信息并存储到列表中,同时根据身份标识生成相应的注册应答信息发送回该传感器节点;当传感器节点采集到用户健康信息后,结合该传感器节点上具有身份标识的注册应答信息生成认证请求信息发送给服务器,对含有身份标识相同的认证请求信息进行计算叠加,然后与列表中存储的验证信息进行批量认证处理,如认证成功,则服务器接收传感器节点采集到用户健康信息并上传存储;如认证失败,则终止认证过程。本发明解决了个人健康管理系统中认证代价较高,以及认证令牌或者口令容易丢失遗忘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