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56964A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911003209.2
申请日:2019-10-22
Applicant: 中建华东投资有限公司 , 中建隧道建设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高压富水岩层的自透水让压锚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用于高压富水岩层的自透水让压锚杆装置中,锚杆杆体朝向且插入高压富水层;托板沿着所述高压富水岩层表面延伸,所述托板经由所述锚杆杆体固定;自透水让压块设置在所述高压富水岩层表面与托板之间,所述自透水让压块包括,进水通道,其引入来自所述高压富水岩层的液体,及空腔体,其连通所述进水通道以容纳所述液体,所述空腔体的容积随液体体积变化而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0374113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681640.6
申请日:2019-07-26
Applicant: 中建隧道建设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 中建华东投资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17/0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适用于钢管支撑基坑快速换撑方法及活动接头,所述活动接头用于调整支撑体的方向,辅助基坑换撑,安装和拆卸都较为简单,可以节省工期和降低施工操作难度,并可以重复利用,降低施工成本,所述快速换撑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基坑,安装和拆卸工序都相对简单,改进的受力体系比传统的受力体系更加合理,从而节省工期和降低施工的操作难度,降低了施工成本,保障了基坑换撑的安全。换撑方法的技术要点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竖向结构施工,预埋第二类活络头固定构件;(2)安装第二类活络头;(3)中间节段换撑至地下室内墙内;(4)进行支护桩与外墙的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0374113B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910681640.6
申请日:2019-07-26
Applicant: 中建隧道建设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 中建华东投资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17/0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适用于钢管支撑基坑快速换撑方法及活动接头,所述活动接头用于调整支撑体的方向,辅助基坑换撑,安装和拆卸都较为简单,可以节省工期和降低施工操作难度,并可以重复利用,降低施工成本,所述快速换撑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基坑,安装和拆卸工序都相对简单,改进的受力体系比传统的受力体系更加合理,从而节省工期和降低施工的操作难度,降低了施工成本,保障了基坑换撑的安全。换撑方法的技术要点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竖向结构施工,预埋第二类活络头固定构件;(2)安装第二类活络头;(3)中间节段换撑至地下室内墙内;(4)进行支护桩与外墙的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9737840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811464547.1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中建华东投资有限公司 , 中建隧道建设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基于软弱夹层的多隧洞施工方法,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测量软弱夹层位置,在所述软弱夹层均匀分布导管,经由所述导管对所述软弱夹层注浆以形成注浆区,多个待施工的隧洞均匀分布在软弱夹层的两侧,测量所述隧洞的岩土体参数,核心区内均布爆破孔,缓冲区内设有爆破孔和吸能孔,缓冲区中的爆破孔被所述吸能孔包围,不相邻的隧洞按照预定顺序继续连续爆破直至所有隧洞爆破完成,当围岩位移变化量和/或地表沉降变化量大于预定阈值,通过导管对上述软弱夹层注浆、减少爆破孔数量和/或降低爆破孔内炸药量,不相邻的隧洞按照预定顺序连续爆破且使得围岩位移变化量和/或地表沉降变化量小于预定阈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737840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811464547.1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中建华东投资有限公司 , 中建隧道建设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基于软弱夹层的多隧洞施工方法,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测量软弱夹层位置,在所述软弱夹层均匀分布导管,经由所述导管对所述软弱夹层注浆以形成注浆区,多个待施工的隧洞均匀分布在软弱夹层的两侧,测量所述隧洞的岩土体参数,核心区内均布爆破孔,缓冲区内设有爆破孔和吸能孔,缓冲区中的爆破孔被所述吸能孔包围,不相邻的隧洞按照预定顺序继续连续爆破直至所有隧洞爆破完成,当围岩位移变化量和/或地表沉降变化量大于预定阈值,通过导管对上述软弱夹层注浆、减少爆破孔数量和/或降低爆破孔内炸药量,不相邻的隧洞按照预定顺序连续爆破且使得围岩位移变化量和/或地表沉降变化量小于预定阈值。
-
公开(公告)号:CN211081927U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921773546.5
申请日:2019-10-22
Applicant: 中建华东投资有限公司 , 中建隧道建设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高压富水岩层的自透水让压锚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用于高压富水岩层的自透水让压锚杆装置中,锚杆杆体朝向且插入高压富水层;托板沿着所述高压富水岩层表面延伸,所述托板经由所述锚杆杆体固定;自透水让压块设置在所述高压富水岩层表面与托板之间,所述自透水让压块包括,进水通道,其引入来自所述高压富水岩层的液体,及空腔体,其连通所述进水通道以容纳所述液体,所述空腔体的容积随液体体积变化而变化。(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08318010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711206860.0
申请日:2017-11-27
Applicant: 中建华东投资有限公司 , 中建隧道建设有限公司 , 上海同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C1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C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基坑监测测点快速选取方法,采用以下步骤:一)建立基坑工程监测点与BIM模型中基坑监测测点一一对应,二)在BIM模型的世界坐标系O-XYZ中,建立本地坐标系O1-X1Y1Z1,三)确定本地坐标系O1-X1Y1Z1与世界坐标系O-XYZ之间的转换关系,四)将基坑监测测点在世界坐标系O-XYZ中的坐标值转换为本地坐标系O1-X1Y1Z1中的坐标值,用(a,b,c)表示,五)判断基坑监测测点(a,b,c)a的绝对值是否小于等于L/2,b和c的绝对值是否小于等于设定值,如果是,被选中,如果否,未被选中。本发明能够快速批量地框选三维模型中同一剖面附近的测点元素。
-
公开(公告)号:CN108228962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1711205775.2
申请日:2017-11-27
Applicant: 中建华东投资有限公司 , 中建隧道建设有限公司 , 上海同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基坑周边墙体测斜热力图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建立测斜管和围墙三维模型;二)对测斜管模型进行依次编号;三)设置测点;四)生成初始三维网格;五)设置预警值;六)导入实测的测点数据;七)生成曲面网格;八)生成热力影像;九)将热力影像映射至围墙三维模型上。本发明通过在BIM模型上生成热力影像,实时显示热力图,既形象生动,又便于大数据的综合性分析,便于用户及时发现基坑变形重点区域。并且能够减少模型和数据关联的调试工作,简化了数据上传和处理流程。
-
公开(公告)号:CN108318010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1711206860.0
申请日:2017-11-27
Applicant: 中建华东投资有限公司 , 中建隧道建设有限公司 , 上海同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C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基坑监测测点快速选取方法,采用以下步骤:一)建立基坑工程监测点与BIM模型中基坑监测测点一一对应,二)在BIM模型的世界坐标系O‑XYZ中,建立本地坐标系O1‑X1Y1Z1,三)确定本地坐标系O1‑X1Y1Z1与世界坐标系O‑XYZ之间的转换关系,四)将基坑监测测点在世界坐标系O‑XYZ中的坐标值转换为本地坐标系O1‑X1Y1Z1中的坐标值,用(a,b,c)表示,五)判断基坑监测测点(a,b,c)a的绝对值是否小于等于L/2,b和c的绝对值是否小于等于设定值,如果是,被选中,如果否,未被选中。本发明能够快速批量地框选三维模型中同一剖面附近的测点元素。
-
公开(公告)号:CN108228962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205775.2
申请日:2017-11-27
Applicant: 中建华东投资有限公司 , 中建隧道建设有限公司 , 上海同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基坑周边墙体测斜热力图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建立测斜管和围墙三维模型;二)对测斜管模型进行依次编号;三)设置测点;四)生成初始三维网格;五)设置预警值;六)导入实测的测点数据;七)生成曲面网格;八)生成热力影像;九)将热力影像映射至围墙三维模型上。本发明通过在BIM模型上生成热力影像,实时显示热力图,既形象生动,又便于大数据的综合性分析,便于用户及时发现基坑变形重点区域。并且能够减少模型和数据关联的调试工作,简化了数据上传和处理流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