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1658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079192.8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IPC: E21F16/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排水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隧道排水装置、系统及方法。隧道排水装置,包括底座组件、抽水组件和排水组件,抽水组件的输出端通过底座组件连接至排水组件的输入端,抽水组件利用磁化作用和流体动力学原理,配合抽水组件和排水组件形成的水头差,迫使抽水组件中的液体向排水组件方向流动以实现排水,此时抽水组件内腔形成真空状态,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输入端产生吸力将水吸入内腔,从而达到抽水和排水的目的。通过创新的设计,旨在解决现有排水设备的复杂性、高成本和启动难度大等问题,提供了一种更为便捷、经济和绿色的隧道排水解决方案;适用于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和隧道工程环境,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和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7314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14181.2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29/05 , E01D15/133 , E01C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交通下行隧道施工方法,双层交通路段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东西方向路段和南北方向交通路段,包括以下步骤:S1,在南北方向交通路段的上方搭设钢便桥,钢便桥的桥面与东西方向交通路段连通;S2,在东西方向交通路段的下方采用明挖法形成箱涵,并使箱涵与南北方向交通路段连通;S3,拆除待施工的下行隧道上方的东西方向交通路段和南北方向交通路段,再采用明挖法进行下行隧道施工,待施工完成后,恢复东西方向交通路段通行,然后拆除钢便桥,恢复南北方向交通路段通行;S4,在箱涵内进行管道铺设,相对于现有技术,消除了路面沉降的安全风险,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施工效率,保证了下行隧道结构的防水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221464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518333.3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渗漏的边坡预应力锚索结构,包括钢绞线,锚孔,钢垫板,锚头,注浆填充在锚孔锚固段内的灌浆体,设置于锚孔自由段内的锚孔套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渗套管组件,封堵环,第一注浆管,排水管;所述防渗套管组件包括与锚孔套管内壁环套密封连接的套管座,一端与套管座内侧面密封连接、另一端与防渗套管外端面密封连接的膨胀密封环,插接于锚孔套管内部、内端与灌浆体连接的防渗套管;所述防渗套管组件与锚孔套管、灌浆体围合形成用于对预应力锚索结构位置附近渗水进行导排的泄水环形腔体。本发明解决了现有边坡预应力锚索渗漏水难以处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3579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604750.X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抗浮锚杆承插式预制灌浆体制作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侧模,固定设置于底板上用以承载侧模的模板支架,端模;所述端模包括分别能拆卸密封嵌入侧模内部左右两端的左端模和右端模;所述左端模、右端模与侧模共同围合形成用以浇筑预制灌浆体的圆柱体空腔;所述左端模和右端模在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设有能相互嵌合的端模凸部和端模凹部。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利用本发明可在工厂提前批量制作规格统一、质量稳定的承插式预制灌浆体,并且能保证多段预制灌浆体在承插至锚固孔使用时能更好的连接形成整体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8743234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810714713.2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IPC: A61H1/02
Abstract: 一种上肢康复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微处理器(32)、液压缸控制模块(33)、电源模块(34)和输入模块(35),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34)对康复控制器(44)供电,使用者通过输入模块(35)输入曲伸次数、速度和曲伸强度,即弯曲度,角度越小,则弯曲度越大,曲伸强度越大,所述微处理器(32)接收输入模块(35)的输入指令,对液压缸控制模块(33)传递工作信号,液压缸控制模块(33)引导用户进行康复训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康复控制器(44)的控制可以设置训练的次数、角度,并能将训练结果,以及对训练过程进行监督,提高用户体验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173637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310070398.1
申请日:2013-03-0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湖南辰州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B3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化锑精矿富氧熔池熔炼方法及侧吹炉。为了解决现有鼓风炉挥发熔炼技术存在的高污染、高能耗以及现有富氧熔池熔炼技术无法切实产业化的问题,所述熔池熔炼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先将锑精矿等进行备料处理,然后配料;2)对配料进行增湿制粒;3)将制备的球粒加入侧吹炉内,反应生成的金属锑、锑锍以及炉渣都在熔池中澄清分为三层,最底层为金属锑,中间层为锑锍层,最上层为炉渣层;4)分层放出金属锑、锑锍和炉渣。本发明的熔池熔炼方法采用富氧熔炼,实现了硫化锑精矿的自热熔炼,且金属锑产率大大增加,锑白质量好。
-
公开(公告)号:CN103173637B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310070398.1
申请日:2013-03-0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湖南辰州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B3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化锑精矿富氧熔池熔炼方法及侧吹炉。为了解决现有鼓风炉挥发熔炼技术存在的高污染、高能耗以及现有富氧熔池熔炼技术无法切实产业化的问题,所述熔池熔炼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先将锑精矿等进行备料处理,然后配料;2)对配料进行增湿制粒;3)将制备的球粒加入侧吹炉内,反应生成的金属锑、锑锍以及炉渣都在熔池中澄清分为三层,最底层为金属锑,中间层为锑锍层,最上层为炉渣层;4)分层放出金属锑、锑锍和炉渣。本发明的熔池熔炼方法采用富氧熔炼,实现了硫化锑精矿的自热熔炼,且金属锑产率大大增加,锑白质量好。
-
公开(公告)号:CN103173636B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310070397.7
申请日:2013-03-0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湖南辰州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B3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化锑精矿富氧熔池熔炼的方法。为了解决现有鼓风炉挥发熔炼技术存在的高污染、高能耗以及现有富氧熔池熔炼技术无法切实产业化的问题,所述硫化锑精矿富氧熔池熔炼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配料;将锑精矿、石灰石、石英砂以及铁矿石进行配料;2)将配料进行制粒;3)熔炼;硫化锑发生挥发或氧化反应并进入烟气中:部分硫化锑通过过氧化反应进入熔炼渣中;4)烟尘回收;5)将熔炼渣中锑的氧化物还原成金属锑;6)粗锑和还原渣分层放出,粗锑用于精炼生产精锑并回收贵金属。本发明实现了硫化锑精矿的自热熔炼,实现了节能降耗,且大大提高了锑和金回收率;锑白质量好,可直接还原熔炼得到精锑。
-
公开(公告)号:CN118373386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461059.4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1B13/14 , C01B13/18 , B82Y40/00 , C01F17/235 , C01F17/10 , C01G3/02 , C01G9/02 , C01G25/02 , C01G45/02 , C01G49/06 , C01G51/04 , C01G5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相热进样方式制备纳米氧化物粉体的方法,利用无机金属盐和有机配体制备金属‑有机配合物作为金属前驱体;在惰性气氛下,将合成溶剂加热,然后将金属前驱体以固体形式直接加入,保温反应并回收有机配体;向保温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极性溶剂,经固液分离得到固相产物和液相混合溶剂;固相产物煅烧得到纳米氧化物粉体,液相混合溶剂分离回收得到合成溶剂和极性溶剂。本发明通过固相热进样方式,相同用量的合成溶剂可以转化更多的前驱体至相应的高品质纳米颗粒而不发生形核不完全或颗粒团聚等情况,并通过合成溶剂的选择可调控对有机配体的回收率,并对反应后的溶液中的合成溶剂和极性溶剂进行回收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702613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83246.2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元正极材料产品性能与烧结能耗多目标优化方法及系统,根据生产所需要的三元正极材料最终成品的产品性能特点,建立基于数据驱动的RBF神经网络模型;根据三元正极材料制备过程中辊道窑烧结环节的特点,依据实际工艺对烧结过程进行分段,并分段建立反应的能耗模型;根据给定的产品粒径预测模型、生产能耗预测模型、以及实际生产的约束条件,建立三元正极材料的多目标优化模型;依据三元正极材料多目标优化模型中的特点,针对基本状态转移算法进行改进,采用搜索策略进行生产温度的迭代演化,获得三元正极材料制备过程中保证产品性能并降低能耗的最优生产温度的模拟结果。本发明为降低辊道窑生产能耗提供指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