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水下清淤机器人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382131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210233144.6

    申请日:2022-0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水下清淤机器人,包括设置在清淤设备后方独立运行的垃圾传送小车;清淤设备包括机体、设置于机体前端可全方位灵活摆动的淤泥清理机构、贯穿机体且前端呈喇叭口、末端设有旋转门的链条输送机构、以及设置于机体下方的履带行走机构;垃圾传送小车包括料斗和设置于料斗下方的轮式行走机构。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在垃圾转运过程中不妨碍清淤过程的正常进行,显著提升清淤效率;同时,喇叭口式设计也使铲斗方便铲除清淤设备两侧的垃圾,实现无死角清淤;链条式输送机构改变了以往抽吸式作业方式,有效避免了大块垃圾对传统清淤系统的堵塞;此外,旋转门的安装有效避免了料斗内的堆料问题,减少了倾倒次数,进一步提升效率。

    一种管道排涝系统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748918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42819.4

    申请日:2022-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排涝系统,还包括自控柜、第一过滤装置以及两个超声波液位计,两个所述超声波液位计分别设置在所述排水管道内以及所述防倒灌井内,分别用于检测所述排水管道内以及所述防倒灌井内液位,所述自控柜设置在所述防倒灌井外,用于接收两个所述超声波液位计检测信息以及控制所述管道闸门装置的开启和关闭,所述第一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防倒灌井内用于过滤所述排水管道水流中的垃圾。本发明有助于解决传统管道排涝时,闸门都需要先观察实际工况,然后通知人工进行启闭,存在响应慢,不便捷的缺点,且传统的排涝过程中,不具备垃圾过滤的功能,水速缓慢排水时容易造成堵塞的问题。

    水下作业机器人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455038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120764.9

    申请日:2022-02-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下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水下作业机器人,包括底盘,底盘的行走机构上设有应急转动机构,应急转动机构包括左换向阀和右换向阀,行走机构的行走马达包括左行走马达和右行走马达,左行走马达上设有左行走马达旁通A口和左行走马达旁通B口,左行走马达旁通A口经左换向阀与左行走马达旁通B口连接,右行走马达上设有右行走马达旁通A口和右行走马达旁通B口,右行走马达旁通A口经右换向阀与右行走马达旁通B口连接,底盘上设有线缆承重连接机构,底盘上设有可抬起可放下的储料筐,本发明机器故障时行走马达可由锁定状态变成被动转动状态、履带与地面摩擦小、线缆受力小、拖曳省时省力、储料筐可装满、清淤效率高。

    不堆料水下清淤机器人料斗

    公开(公告)号:CN114457865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230991.7

    申请日:2022-0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堆料水下清淤机器人料斗,包括具有一容纳腔的料斗、设置于容纳腔的内周壁并与料斗转动连接的门板、设置于容纳腔的底端并与门板转动连接的刮板、用于驱动门板转动的摆臂机构、以及设置于料斗的下方并与料斗呈分离式设置的底盘;底盘与料斗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推动机构的安装腔,推动机构的驱动端与摆臂机构的一端活动连接,门板的外周壁设置有与之滑动连接的推板,摆臂机构的另一端与推板铰接。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在料斗内淤泥堆积时,通过推动机构与摆臂机构的配合作用,使得料斗的前端升起,并通过门板与刮板推动淤泥向料斗后端滑动,解决了淤泥堆积的问题,充分利用料斗容积,减少料斗更换次数,提高了清淤效率。

    不堆料水下清淤机器人料斗

    公开(公告)号:CN114457865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0230991.7

    申请日:2022-0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堆料水下清淤机器人料斗,包括具有一容纳腔的料斗、设置于容纳腔的内周壁并与料斗转动连接的门板、设置于容纳腔的底端并与门板转动连接的刮板、用于驱动门板转动的摆臂机构、以及设置于料斗的下方并与料斗呈分离式设置的底盘;底盘与料斗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推动机构的安装腔,推动机构的驱动端与摆臂机构的一端活动连接,门板的外周壁设置有与之滑动连接的推板,摆臂机构的另一端与推板铰接。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在料斗内淤泥堆积时,通过推动机构与摆臂机构的配合作用,使得料斗的前端升起,并通过门板与刮板推动淤泥向料斗后端滑动,解决了淤泥堆积的问题,充分利用料斗容积,减少料斗更换次数,提高了清淤效率。

    水下作业机器人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455038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0120764.9

    申请日:2022-02-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下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水下作业机器人,包括底盘,底盘的行走机构上设有应急转动机构,应急转动机构包括左换向阀和右换向阀,行走机构的行走马达包括左行走马达和右行走马达,左行走马达上设有左行走马达旁通A口和左行走马达旁通B口,左行走马达旁通A口经左换向阀与左行走马达旁通B口连接,右行走马达上设有右行走马达旁通A口和右行走马达旁通B口,右行走马达旁通A口经右换向阀与右行走马达旁通B口连接,底盘上设有线缆承重连接机构,底盘上设有可抬起可放下的储料筐,本发明机器故障时行走马达可由锁定状态变成被动转动状态、履带与地面摩擦小、线缆受力小、拖曳省时省力、储料筐可装满、清淤效率高。

    高效水下清淤机器人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382131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210233144.6

    申请日:2022-0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水下清淤机器人,包括设置在清淤设备后方独立运行的垃圾传送小车;清淤设备包括机体、设置于机体前端可全方位灵活摆动的淤泥清理机构、贯穿机体且前端呈喇叭口、末端设有旋转门的链条输送机构、以及设置于机体下方的履带行走机构;垃圾传送小车包括料斗和设置于料斗下方的轮式行走机构。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在垃圾转运过程中不妨碍清淤过程的正常进行,显著提升清淤效率;同时,喇叭口式设计也使铲斗方便铲除清淤设备两侧的垃圾,实现无死角清淤;链条式输送机构改变了以往抽吸式作业方式,有效避免了大块垃圾对传统清淤系统的堵塞;此外,旋转门的安装有效避免了料斗内的堆料问题,减少了倾倒次数,进一步提升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