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40147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810237697.2
申请日:2018-03-22
Applicant: 佛山市顺德区中山大学研究院 , 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 , 中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端部生长有氧化锌纳米线的氧化锌纳米管阵列,氧化锌纳米管为中空结构,氧化锌纳米管端部管壁生长有氧化锌纳米线。相比于现有的氧化锌纳米管/棒阵列,本发明的纳米管端部生长有许多纳米线,增加纳米材料表面的液/气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材料在光催化降低反应中的降解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氧化锌纳米材料的自清洁能力,从而满足特殊环境长时间工作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550424A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810241317.2
申请日:2018-03-22
Applicant: 佛山市顺德区中山大学研究院 , 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 , 中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电薄膜,通过采用金属氧化物溶胶将金属纳米线网格的结点包覆,使得金属纳米线之间的连接更加密切,减小导电薄膜的片电阻;本发明的一种提升导电薄膜导电性的方法,第一次先利用微波对导电薄膜进行处理,使金属纳米线之间结电阻大的结点熔接起来,降低导电薄膜的片电阻;第二次是将金属氧化物溶胶涂布在微波处理后的导电薄膜上,借助导电薄膜退火时金属氧化物与衬底发生粘附作用,使得金属纳米线未熔接的地方搭接得更加紧密,此外金属氧化物还可以作为导电薄膜的电子传传输层,结电阻较大的地方可以通过氧化物半导体层传输电子,从而减小导电薄膜片电阻,通过两次处理使得导电薄膜的片电阻降低,提高了导电薄膜的导电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640147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237697.2
申请日:2018-03-22
Applicant: 佛山市顺德区中山大学研究院 , 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 , 中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端部生长有氧化锌纳米线的氧化锌纳米管阵列,氧化锌纳米管为中空结构,氧化锌纳米管端部管壁生长有氧化锌纳米线。相比于现有的氧化锌纳米管/棒阵列,本发明的纳米管端部生长有许多纳米线,增加纳米材料表面的液/气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材料在光催化降低反应中的降解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氧化锌纳米材料的自清洁能力,从而满足特殊环境长时间工作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578888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120628.3
申请日:2018-02-07
Applicant: 佛山市顺德区中山大学研究院 , 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 , 中山大学
IPC: A61M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皮输送活性益生菌的可溶性微针阵列贴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可溶性益生菌微针由微针基底与可溶性微针针体组成,其中可溶性微针针体由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微针针体内包含有低聚异麦芽糖作为壁材的益生菌冻干粉。申请人首次将益生菌和微针技术结合起来,首创益生菌微针。所述微针针体利用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可以和皮肤融为一体,不会造成创伤。益生菌利用低聚异麦芽糖作为壁材制备成冻干粉的状态,此时益生菌处于有活性且未复苏的状态。而在将微针阵列插入皮肤后,微针针体会被表皮层和真皮上层的组织间液溶解,释放活性有益菌到表皮及真皮组织并进行扩散,并通过益生菌自身的新陈代谢产生有机酸、乳酸等物质。
-
公开(公告)号:CN11971735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123706.5
申请日:2025-01-26
Applicant: 中山大学
IPC: G02F1/167 , G02F1/1675 , G02F1/167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荧光电泳墨水及显示器件,涉及电泳显示技术领域;荧光电泳墨水包括电泳介质以及分散于电泳介质中的第一电泳粒子、第二电泳粒子和第三电泳粒子;第一电泳粒子具有第一电荷极性,第二电泳粒子具有第二电荷极性,第三电泳粒子具有第一电荷极性或第二电荷极性;第一电泳粒子在可见光照射下呈现第一颜色,第二电泳粒子在可见光照射下呈现第二颜色;第三电泳粒子在可见光照射下呈现无色透明态或半透明态,在预设波长的非可见光照射下呈现第三颜色的荧光发光。本发明提升了荧光电泳显示的显示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709027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210344172.5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中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网格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导电基底上涂布溶胶,得溶胶层;S2.在密闭条件中,于25~35℃下对溶胶层进行干燥处理使得溶胶层形成裂纹;然后再将形成了裂纹的溶胶层于50~70℃下进行保温处理,得到具有裂纹的金属网格模板;S3.对金属网格模板进行电镀处理,使金属沉积在裂纹中,得金属网格;S4.将金属网格转移到透明柔性基底上,即得金属网格透明导电薄膜。该制备方法的成本低,效率高,且制备得到的金属网格透明导电薄膜的光电性能和机械性能良好,满足柔性光电器件的使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496663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310599147.6
申请日:2023-05-25
Applicant: 中山大学
IPC: C09D11/52 , C09D11/033 , C09D11/037 , G02F1/167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电子显示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快速响应的电子墨水及制备方法和高刷新率的电泳显示器件;本申请提供的电子墨水中电泳粒子为同时连接酸性和碱性混合基团的改性电泳粒子,电子墨水中改性电泳粒子连接的一种官能团促进另一种官能团与反胶束的质子转移过程来提升粒子的荷电能力,改善了电子墨水的响应速度,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墨水的响应速度不够高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408655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110793074.5
申请日:2021-07-13
Applicant: 中山大学
IPC: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 , G09G3/34 , G09G3/3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色序型显示器控制方法及装置,包括:对输入的单帧图像,基于所述单帧图像的图像特征以及色序型显示器的刷新率,确定与其匹配的驱动算法;采用所述驱动算法计算得到所述单帧图像在各个场中的理想背光分布;根据所述理想背光分布,结合所述色序型显示器的光扩散特性,计算出所述单帧图像在各个场中的模拟背光分布和透射率;根据所述模拟背光分布和透射率,计算出各个场的图像。本申请针对每一帧图像,根据图像内容中所包含的具体图像特征,一一为其确定相匹配的驱动算法,以抑制图像在色序型显示器中所产生的色分离现象,降低了图像的色分离程度,使得每一帧图像在色序型显示器中均能获得较好的色分离抑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721244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210427919.3
申请日:2022-04-22
Applicant: 中山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具有低功耗、透视、替换功能的电子纸保护装置,该装置至少包括:保护壳体、电子纸层和驱动模块;电子纸层通过电性连接件与驱动模块连接,电子纸层通过机械连接件与保护壳体可拆卸连接,电子纸层位于保护壳体上表面,保护壳体内设有与被保护显示设备相匹配的容纳腔。该装置采用电子纸层与保护壳体可拆卸连接,便于被损坏的电子纸层进行更换,降低维修成本,解决了现有智能腕表显示器的表面日常使用过程中的碰撞、剐蹭容易导致外观损坏,更换价格昂贵的技术问题;通过将不需要耗电来维持图像的可透视、可显示的电子纸层盖于被保护显示设备的上方既能有效保护的显示设备的表面不被刮花、碰撞又能低功耗地增强显示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496663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599147.6
申请日:2023-05-25
Applicant: 中山大学
IPC: C09D11/52 , C09D11/033 , C09D11/037 , G02F1/167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电子显示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快速响应的电子墨水及制备方法和高刷新率的电泳显示器件;本申请提供的电子墨水中电泳粒子为同时连接酸性和碱性混合基团的改性电泳粒子,电子墨水中改性电泳粒子连接的一种官能团促进另一种官能团与反胶束的质子转移过程来提升粒子的荷电能力,改善了电子墨水的响应速度,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墨水的响应速度不够高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