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41912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328089.3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同军 , 王万齐 , 解亚龙 , 杨威 , 鲍榴 , 刘延宏 , 王江 , 陈亮 , 索宁 , 刘红峰 , 卢文龙 , 贺晓玲 , 梁策 , 郭歌 , 钱进 , 王志华 , 尹逊霄 , 李慧 , 张敬涵 , 陈雪娇 , 李祯怡 , 郭芳 , 李飞 , 智鹏 , 白平 , 牛宏睿 , 白龙彪 , 王荣波 , 刘红良 , 郭晓翠 , 耿重阳 , 李胜华 , 史瑞昌 , 秦琳 , 江若飞 , 郭鹏飞
IPC: E01B35/0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块式无砟轨道复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在无砟轨道待复测区域对复测标架进行调校,并对数据采集终端的曲线要素、道床板及轨枕编号等参数设定,利用全站仪对所述复测标架的棱镜中心进行测量,以获取所述任一待测轨枕的实际三维坐标和轨枕的偏差值,并向信息管理平台发送偏差数据和警报信息。复测系统由全站仪、复测标架、数据采集终端和信息管理平台组成,可分析轨枕偏差数据,发现施工质量问题。该复测方法及系统可反映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精度,可完成无砟轨道施工精度检查的全覆盖,且可操作性强,效率高,规避了长轨铺设后的道床施工重大质量问题,提高了轨道施工数字化、信息化和精益化管理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9855684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130121.0
申请日:2019-02-21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万齐 , 王志华 , 王辉麟 , 解亚龙 , 卢文龙 , 梁策 , 杨玲玲 , 肖彦峰 , 江若飞 , 范文娜 , 刘红良 , 王科伟 , 王惠峰 , 鲁玉龙 , 郭晓翠 , 刘红峰 , 刘伟 , 智鹏 , 鲍榴 , 杨威 , 杨兴磊 , 张敬涵 , 陈雪娇 , 丁刘全 , 陈杰 , 牛宏睿 , 王超 , 王荣波 , 刘闯 , 张莹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应力应变监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监测点的应力应变信息;将所述应力应变信息通过NB-IoT网络,经由NB-IoT基站发送至外网服务器。由于通过NB-IoT网络将信息采集模块获取的应力应变信息发送至外网服务器,从而具有较低的成本和较低的功耗。由于NB-IoT网络覆盖区域广,从而数据传输过程稳定,不宜丢失数据,进而实现了低成本、低功耗、信号传输稳定的应力应变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0864664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1911088638.4
申请日:2019-11-08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同军 , 王万齐 , 王辉麟 , 解亚龙 , 梁策 , 鲍榴 , 白龙彪 , 刘红峰 , 卢文龙 , 郭歌 , 杨威 , 王荣波 , 贺晓玲 , 陈杰 , 智鹏 , 王坤 , 刘学兵 , 王学强 , 郭晓翠 , 李祯怡 , 陈雪娇 , 郭芳 , 吴明杰 , 牛宏睿 , 王超 , 钱进 , 王志华 , 刘伟 , 刘红良 , 徐晓磊 , 王鹏华 , 张莹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工况的沉降测量频次优化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对当前测点进行沉降观测,获取所述当前测点的变形速率,并获取所述当前测点所在的区段中其他测点的变形速率;根据所述当前测点的工况,从预设规程表中查找所述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根据所述当前测点的变形速率和所述当前测点所在的区段中其他测点的变形速率,对所述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进行优化。本发明提高了沉降变形观测工作质量和管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074954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328050.1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智鹏 , 王万齐 , 解亚龙 , 郭祥 , 杨威 , 刘延宏 , 刘红峰 , 王江 , 索宁 , 刘伟 , 钟宜顺 , 梁策 , 孟飞 , 鲍榴 , 郭晓翠 , 史瑞昌 , 白龙彪 , 郭歌 , 刘北胜 , 王荣波 , 武丰杰 , 王志华 , 李慧 , 宋树宝 , 郭芳 , 靳辰琨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BIM的深基坑工程安全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位于移动端的第一监测子系统,位于PC端的第二监测子系统;其中,第一监测子系统用于对深基坑工程的监测项目的监测数据进行采集并上传给第二监测子系统,根据监测数据生成预警信息,以及根据监测数据和监测数据的分析结果生成报表并向用户展示;第二监测子系统接收对深基坑工程的监测项目的监测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根据监测数据生成预警信息,以及根据监测数据和监测数据的分析结果生成报表并向用户展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深基坑安全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对深基坑安全隐患点的全面监测、自动监测与分析,能有效提高效率、保证数据的真实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717213A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910959474.1
申请日:2019-10-10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同军 , 王万齐 , 史瑞昌 , 秦琳 , 乔立贤 , 王蓉蓉 , 刘伟 , 沈东升 , 刘延宏 , 王江 , 索宁 , 李慧 , 王辉麟 , 解亚龙 , 卢文龙 , 郭歌 , 智鹏 , 王志华 , 梁策 , 贺晓玲 , 杨兴磊 , 牛宏睿 , 鲁玉龙 , 呼腊梅 , 郭芳
IPC: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铁路桥梁BIM施工模型快速生成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分别计算出横曲线和竖曲线后,利用里程作为参数,对横曲线添加高程,拉高整条横曲线,得到基线;提取高铁桥梁构件的特征参数,在同一坐标系下,对高铁桥梁构件进行参数化设计,得到高铁桥梁构件模型;根据建立的高铁桥梁构件模型间的装配矩阵实现桥梁装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铁路桥梁BIM施工模型快速生成方法及装置,通过根据横曲线和竖曲线拟合得到基线,实现了参数化准确创建基线;通过建立相邻高铁桥梁构件模型间的装配矩阵,明晰了高铁桥梁构件相互作用规则;通过在基线的基础上,利用装配矩阵实现桥梁装配,提高了铁路桥梁BIM施工模型创建的准确性和快速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717213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1910959474.1
申请日:2019-10-10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同军 , 王万齐 , 史瑞昌 , 秦琳 , 乔立贤 , 王蓉蓉 , 刘伟 , 沈东升 , 刘延宏 , 王江 , 索宁 , 李慧 , 王辉麟 , 解亚龙 , 卢文龙 , 郭歌 , 智鹏 , 王志华 , 梁策 , 贺晓玲 , 杨兴磊 , 牛宏睿 , 鲁玉龙 , 呼腊梅 , 郭芳
IPC: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铁路桥梁BIM施工模型快速生成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分别计算出横曲线和竖曲线后,利用里程作为参数,对横曲线添加高程,拉高整条横曲线,得到基线;提取高铁桥梁构件的特征参数,在同一坐标系下,对高铁桥梁构件进行参数化设计,得到高铁桥梁构件模型;根据建立的高铁桥梁构件模型间的装配矩阵实现桥梁装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铁路桥梁BIM施工模型快速生成方法及装置,通过根据横曲线和竖曲线拟合得到基线,实现了参数化准确创建基线;通过建立相邻高铁桥梁构件模型间的装配矩阵,明晰了高铁桥梁构件相互作用规则;通过在基线的基础上,利用装配矩阵实现桥梁装配,提高了铁路桥梁BIM施工模型创建的准确性和快速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041913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328107.8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同军 , 王万齐 , 解亚龙 , 杨威 , 鲍榴 , 刘延宏 , 王江 , 陈亮 , 刘红峰 , 卢文龙 , 贺晓玲 , 梁策 , 郭歌 , 钱进 , 王志华 , 尹逊霄 , 李慧 , 张敬涵 , 陈雪娇 , 李祯怡 , 郭芳 , 李飞 , 智鹏 , 白平 , 牛宏睿 , 白龙彪 , 王荣波 , 刘红良 , 耿重阳 , 李胜华 , 史瑞昌 , 秦琳 , 江若飞 , 郭鹏飞 , 靳辰琨
IPC: E01B35/0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复测标架的使用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所述轨道复测标架放置于待测轨枕的承轨面上,使得所述轨道复测标架的定位面与所述承轨面贴合,且所述轨道复测标架避开所述待测轨枕的扣件;对所述张紧机构和所述定位机构进行调整,使得所述棱镜中心与所述定位面之间的高度在第一预设范围之内;将所述棱镜中心与所述待测轨枕的承轨槽中心之间的偏差调整到第二预设范围之内;对所述待测轨枕的中点进行测量,获取轨道安装到所述承轨槽的轨道中心位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轨道复测标架的使用方法,可以直接将测量标架直接放置于安装有扣件系统的承轨槽上,不仅满足复测精度要求,还能够节约拆装扣件成本,提高复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864664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11088638.4
申请日:2019-11-08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同军 , 王万齐 , 王辉麟 , 解亚龙 , 梁策 , 鲍榴 , 白龙彪 , 刘红峰 , 卢文龙 , 郭歌 , 杨威 , 王荣波 , 贺晓玲 , 陈杰 , 智鹏 , 王坤 , 刘学兵 , 王学强 , 郭晓翠 , 李祯怡 , 陈雪娇 , 郭芳 , 吴明杰 , 牛宏睿 , 王超 , 钱进 , 王志华 , 刘伟 , 刘红良 , 徐晓磊 , 王鹏华 , 张莹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工况的沉降测量频次优化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对当前测点进行沉降观测,获取所述当前测点的变形速率,并获取所述当前测点所在的区段中其他测点的变形速率;根据所述当前测点的工况,从预设规程表中查找所述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根据所述当前测点的变形速率和所述当前测点所在的区段中其他测点的变形速率,对所述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进行优化。本发明提高了沉降变形观测工作质量和管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241231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1911415175.8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同军 , 沈东升 , 王万齐 , 牛宏睿 , 卢文龙 , 解亚龙 , 郭歌 , 贺晓玲 , 张玉龙 , 刘博 , 刘涌川 , 吕向茹 , 鲍榴 , 刘北胜 , 程丽丽 , 郝蕊 , 范文娜 , 王可飞 , 乔方博 , 高强 , 钱进 , 尹逊霄 , 陈杰 , 王超 , 智鹏 , 王志华 , 杨兴磊
IPC: G06F16/31 , G06F40/186 , G06Q50/08 , H04L67/06 , H04L67/01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铁路建设项目文档总线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数据层、应用层、接入层、物理层、支撑层,其中,所述数据层与所述应用层连接,用于保存接收到的文档数据和知识数据;所述应用层与所述数据层和所述接入层连接,用于对文档数据和知识数据进行管理;接入层与所述应用层连接,用于接入各类用户及移交文档数据和知识数据对应的电子文档;所述物理层用于为所述铁路建设项目文档总线系统提供系统运行对应的物理环境;所述支撑层用于为所述文档数据和知识数据的保存、管理及移交提供对应的互联网技术支撑。采用本系统能够降低文档流转过程中的时间、人力等成本,大大促进办公效率,并且提高了降低了后续文档利用和共享的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765544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1911182850.7
申请日:2019-11-27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同军 , 王万齐 , 解亚龙 , 鲍榴 , 刘红峰 , 李祯怡 , 刘延宏 , 王江 , 索宁 , 卢文龙 , 梁策 , 郭歌 , 杨威 , 晁棉镖 , 刘红良 , 陈雪娇 , 白龙彪 , 耿重阳 , 吴明杰 , 贺晓玲 , 钱进 , 牛宏睿 , 王超 , 王志华 , 尹逊霄 , 智鹏 , 李慧 , 陈杰 , 靳辰琨 , 杨兴磊 , 白平 , 徐晓磊 , 郭芳
IPC: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铁路施工里程与设计里程表达转化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铁路设计里程的起始里程点、各设计里程节点以及终止里程点,构建铁路设计里程形象进度图;确定第i个施工里程断链点在铁路设计里程形象进度图上的区间位置;根据第i个施工里程断链点的断链里程与设计里程,获取里程偏移量,i≥1;结合里程偏移量,在铁路设计里程形象进度图上标注第i个施工里程断链点,获取铁路连续里程形象进度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铁路施工里程与设计里程表达转化方法及系统实现了铁路施工里程与设计里程算法的形象进度图化显示及定位,为施工管理提供了便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