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6690915U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621479244.3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宝鸡保德利电气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宝鸡器材有限公司
IPC: B60M1/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铰链式锻造定位立柱,包括定位管(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抱箍(2)和上抱箍(3),上抱箍(2)和下抱箍(3)通过铰接杆(4)合页铰链连接,通过连接螺栓(6)固定连接,在所述的下抱箍(2)上的连接孔(5)边缘设有防止连接螺栓(6)一端旋转的卡槽(9),在所述的下抱箍(2)上还设有插入定位管(1)内的连接柱(2-3),在所述的连接柱(2-3)上设有固定孔(2-31),在所述的定位管(1)上设有与固定孔(2-31)配合的安装孔(1-1),在所述的安装孔(1-1)和固定孔(2-31)内设有将定位管(1)和连接柱(2-3)连接固定在一起的连接件(7),简化结构,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421915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435313.5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白裔峰 , 蒋先国 , 罗健 , 邓洪 , 崔校玉 , 王国梁 , 古晓东 , 周敏 , 李波 , 何常红 , 韩凌青 , 许鸿谦 , 李国胜 , 魏博 , 李洪生 , 杨凡 , 李少鹏 , 张琦 , 郭琦沛 , 王圣昆 , 晋壮壮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速铁路接触网不同位置反射系数的获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弓网耦合振动系统模型,所述模型中端点A和B代表接触线振动变形部分的两个端点,且接触线上这两点以外部分振动变形可以忽略,因此假设这两点为支撑点,在模型中实现位移约束,并获取某个时刻的受电弓和接触线位置关系;根据接触网的约束条件求解弓网耦合振动系统模型,获得受电弓抬升力造成的振动和吊弦拉力造成的振动;根据获得的受电弓抬升力造成的振动和吊弦拉力造成的振动,计算受电弓所在位置的反射系数;本发明能考虑接触网不同吊弦布置方式以及受电弓移动到接触网不同位置对反射系数的影响,以指导接触网的设计,提高行车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6358537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082083.2
申请日:2023-02-06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福铂斯(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古晓东 , 何常红 , 罗健 , 邓洪 , 陈伟 , 李洪生 , 郭雅婕 , 李波 , 魏建忠 , 李少鹏 , 魏博 , 周晓靖 , 周俊 , 杨宝民 , 张煜 , 李业强 , 李方安 , 李国胜 , 杨才 , 刘津 , 刘赓然 , 唐守乾 , 晋壮壮 , 张云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NSS的铁路接触网立杆状态感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状态感知组件安装;S2:北斗卫星监测;S3:获取初始数据和实时数据;S4:运算获取GNSS结果数据;S5:运算数据储存。该基于GNSS的铁路接触网立杆状态感知方法,第一GNSS接收机和第二GNSS接收机分别解析第一GNSS天线和第二GNSS天线传输来的卫星信号,通过状态监测平台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运算处理,从而通过GNSS来获得间隔性接触网立杆状态数据,并且状态监测平台通过姿态感知单元实时感知接触网立杆的方位、摆动幅度、振动参数和接触网立杆现场的实时运行姿态及外观,使得间隔性的状态感知和实时性的状态感知相结合来确保接触网立杆状态感知的精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74438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749080.X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河北卓建智电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B60M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隧道吊柱底座,包括底板、摆臂、连接板;所述底板的一端与所述摆臂的一端铰链连接,使得所述底板和摆臂之间角度可调,所述连接板一端与所述摆臂另一端铰链连接,所述底板的另一端安装滑动轴,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通过滑动块安装在滑动轴上,且滑动块沿滑动轴可轴向移动;本发明和传统吊柱底座相比,不仅可以实现传统吊柱的功能,在安装、制作过程中不需要针对不同隧道断面进行特殊加工,节约人力、物力成本,同时由于其可调节性,可以极大减少由于人为带来的施工误差,安装精度更高;该发明适用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客货混跑铁路、专用线等各级铁路,技术经济性能高,具有产业化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215330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506532.1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罗健 , 何常红 , 韩凌青 , 古晓东 , 王国梁 , 李佳骏 , 陈伟 , 张琦 , 李少鹏 , 王圣昆 , 赵琨 , 邓洪 , 李波 , 郭雅婕 , 周敏 , 宋敏 , 李业强 , 魏博 , 韩柱先 , 周晓靖 , 李洪生 , 李方安
IPC: B60M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螺栓结构的滑动式线岔,所述线岔包括直股接触结构和斜股接触结构;所述直股接触结构包括左夹板、右夹板,所述左夹板、右夹板通过拼接可在直股接触线上实现滑动;所述斜股接触结构包括下夹板、上夹板,所述下夹板、上夹板通过拼接可在斜股接触线上实现滑动;所述下夹板的底部与所述直股接触结构插装连接,可实现所述线岔的直股接触结构与斜股接触结构之间的连接,从而对直股接触线与斜股接触线在上、下方向上实现限位;本发明属于轻量化结构,降低了线岔装置重量,降低线岔体积所占空间;采用无螺栓结构,简化加工工艺、降低生产制造成本;适用于任何型号道岔;避免线岔与线材磨损,具有较好的耐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06078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1118639.0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法施达(天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蒋先国 , 何常红 , 刘平原 , 韩凌青 , 罗健 , 多俊军 , 邓洪 , 方怡 , 田红芬 , 宋新江 , 郑军 , 刘军财 , 亢佳增 , 赵志伟 , 郭晓霏 , 陈伟 , 李少鹏 , 魏博 , 李洪生 , 李佳俊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铁路锚固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基于云数据分析的铁路锚固检测及预警方法、系统及设备,旨在解决现有锚固检测及预警不全面,无法实现数据追溯且监测分析结果准确性不高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检测锚固件检测拉力值、安装扭力值,实时轴向力、几何形变角度、温度及运行中的剪切力;通过云端数据处理平台进行数据预处理及归一化;结合锚固件可追溯检测数据生成当前时刻锚固质量预判结果;结合锚固件历史数据生成锚固质量延伸曲线;将锚固质量延伸曲线与预生成锚固件质量曲线的变化趋势进行相似度匹配,获得锚固件潜在风险信息。本发明预判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高,有效保证了工程质量,降低了工程的故障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357848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282967.2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福铂斯(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古晓东 , 何常红 , 罗健 , 邓洪 , 陈伟 , 李洪生 , 郭雅婕 , 李波 , 魏建忠 , 李少鹏 , 魏博 , 周晓靖 , 周俊 , 杨宝民 , 张煜 , 李业强 , 李方安 , 李国胜 , 杨才 , 刘津 , 刘赓然 , 唐守乾 , 晋壮壮 , 张云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接触网立杆形变监测设备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杆与主机,所述固定杆的外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中间安装有圆形凸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铁路接触网立杆形变监测设备的固定装置,可以通过推动顶杆,顶杆在推动过程中,使得两端的卡杆通过伸缩杆内部的活动弹簧的复位作用,将卡杆对接到顶杆表面的斜面槽中,此时卡杆一端的卡齿就会与齿盘相分离,没有卡齿与齿盘的限位作用,就可以使得支撑杆沿着圆形凸块表面的圆形凹槽进行旋转,从而可以起到调节整个主机的位置,使得主机可以更好的固定杆进行多角度监测,这就是该铁路接触网立杆形变监测设备的固定装置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215330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506532.1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罗健 , 何常红 , 韩凌青 , 古晓东 , 王国梁 , 李佳骏 , 陈伟 , 张琦 , 李少鹏 , 王圣昆 , 赵琨 , 邓洪 , 李波 , 郭雅婕 , 周敏 , 宋敏 , 李业强 , 魏博 , 韩柱先 , 周晓靖 , 李洪生 , 李方安
IPC: B60M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螺栓结构的滑动式线岔,所述线岔包括直股接触结构和斜股接触结构;所述直股接触结构包括左夹板、右夹板,所述左夹板、右夹板通过拼接可在直股接触线上实现滑动;所述斜股接触结构包括下夹板、上夹板,所述下夹板、上夹板通过拼接可在斜股接触线上实现滑动;所述下夹板的底部与所述直股接触结构插装连接,可实现所述线岔的直股接触结构与斜股接触结构之间的连接,从而对直股接触线与斜股接触线在上、下方向上实现限位;本发明属于轻量化结构,降低了线岔装置重量,降低线岔体积所占空间;采用无螺栓结构,简化加工工艺、降低生产制造成本;适用于任何型号道岔;避免线岔与线材磨损,具有较好的耐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06078B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118639.0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法施达(天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蒋先国 , 何常红 , 刘平原 , 韩凌青 , 罗健 , 多俊军 , 邓洪 , 方怡 , 田红芬 , 宋新江 , 郑军 , 刘军财 , 亢佳增 , 赵志伟 , 郭晓霏 , 陈伟 , 李少鹏 , 魏博 , 李洪生 , 李佳俊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铁路锚固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基于云数据分析的铁路锚固检测及预警方法、系统及设备,旨在解决现有锚固检测及预警不全面,无法实现数据追溯且监测分析结果准确性不高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检测锚固件检测拉力值、安装扭力值,实时轴向力、几何形变角度、温度及运行中的剪切力;通过云端数据处理平台进行数据预处理及归一化;结合锚固件可追溯检测数据生成当前时刻锚固质量预判结果;结合锚固件历史数据生成锚固质量延伸曲线;将锚固质量延伸曲线与预生成锚固件质量曲线的变化趋势进行相似度匹配,获得锚固件潜在风险信息。本发明预判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高,有效保证了工程质量,降低了工程的故障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274845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210002156.8
申请日:2022-01-04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河北铁泰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气化铁路新型柔性旋转移动接触网,包括移动段接触网、固定接触网、门架、第一坠砣结构、第二坠砣结构、弹簧补偿装置、提拉电机以及电磁抱闸装置,所述第一坠砣结构的重量作用在承力索和/或接触线的一端;所述第二坠砣结构的重量作用在承力索和/或接触线的另一端;所述提拉电机设置在移动段接触网的一端,所述提拉电机用于提升或者降低第一坠砣结构的高度;控制移动接触网中的承力索和/或接触线移动到铁轨上方或者铁轨一侧边;所述电磁抱闸装置设置在门架上,当所述移动段接触网转动到铁路侧边时,电磁抱闸装置吸合住离门架最近处的转动腕臂;所述弹簧补偿装置中的弹簧用于将承力索的拉动力转为推力进一步推动腕臂转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