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7962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41185.3
申请日:2024-04-12
IPC: B01L3/00
Abstract: 一种用于单细胞高通量生物信号和力学信号加载与高时空分辨率操控的微流控芯片及其应用方法,涉及微流控芯片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流动聚焦理论和微液滴生成理论实现高通量单细胞液滴包裹,将单细胞封装在独立、稳定的外环境中,实现生化信号的精准加载,确保了单细胞操控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同时进一步利用微液滴驻留区和微吮吸阵列,通过精准的流量/压力负反馈控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精准控制生化信号和力学信号的加载,实现高“时‑空”分辨率单细胞操控。本发明可获得一种用于单细胞高通量生物信号和力学信号加载与高时空分辨率操控的微流控芯片及其应用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479717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715886.1
申请日:2024-06-04
IPC: C03B23/047
Abstract: 一种利用熔融二氧化硅的毛细现象和膨胀系数差异锻制玻璃微针的装置及方法,涉及玻璃微针锻制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玻璃微针锻制方法利用熔融SiO2在微针内部的毛细现象及其凝固过程中与微针膨胀系数的差异对玻璃微针进行锻制,切口更加平整光洁,操作简单,可以大大提高玻璃微针的加工效率。本发明锻制的微针口径更加精密可控,可以根据需要锻制500nm‑300μm口径的玻璃微针。本发明可获得一种利用熔融二氧化硅的毛细现象和膨胀系数差异锻制玻璃微针的装置及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908983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1910313729.7
申请日:2019-04-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01L3/00
Abstract: 一种具有三维锥形结构的用于微液滴高比例分裂提取的微流控芯片,涉及一种具有三维锥形结构的微流控芯片。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的微流控芯片难以实现百倍以上高比例的微液滴分裂提取的问题。微流控芯片包括玻璃基底、PDMS完整结构和玻璃毛细管,PDMS完整结构包括PDMS通道、微液滴入口和微液滴出口,玻璃毛细管的一端为锥形结构,另一端为微液滴分裂提取出口。利用注射泵将油包水微液滴从微液滴入口注入,在负压的作用下,油包水微液滴的子液滴进入玻璃毛细管中,油包水微液滴在PDMS通道的水平通道中油包水微液滴的推动下向水平通道下游流动,子液滴与母液滴分离。本发明适用于对微液滴进行高比例分裂提取。
-
公开(公告)号:CN109289953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353918.9
申请日:2018-11-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01L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L3/502753 , B01L3/50273 , B01L2400/0418
Abstract: 微尺度颗粒分离芯片及利用该芯片分离微尺度颗粒的方法,涉及微尺度颗粒分离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填补现有技术中对于基于漩涡连续分离微流控芯片的空缺。本发明首先向微尺度颗粒分离芯片的PDMS通道内注入吐温溶液,使得PDMS通道内壁均涂覆有吐温溶液;然后向样本溶液中注入吐温溶液,然后将混合溶液注入PDMS通道内;当混合溶液达到平衡状态时,信号发生器的第一电压信号输出端和第二电压信号输出端输出电压,通过聚集区产生的诱导电荷电渗对称的微旋涡对样本溶液中的颗粒进行聚集;最后信号发生器的第三电压信号输出端输出电压,使分离区中第二悬浮电极产生的非对称旋涡对样本溶液中的颗粒进行分离,完成微尺度颗粒的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0407163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728645.X
申请日:2019-08-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81C3/00
Abstract: 一种合成复合液滴对填充的水凝胶微纤维的集成微流控芯片与应用,涉及微流控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的单乳液油滴的实心结构使得液滴填充的微纤维无法实现内部封装物的可控释放的问题。方法;将Wm1、Wm2、Wc和Wo四种流体分别从对应的入口持续注入,四种流体在圆形毛细管c右端的出口形成实心微纤维;待实心微纤维形成5min~10min后,将Wi1、Wi2、Om1和Om2分别从对应的入口持续注入,在圆形毛细管c右端的出口处,得到复合液滴对填充的水凝胶微纤维。本发明可获得一种合成复合液滴对填充的水凝胶微纤维的集成微流控芯片与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824318B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710198671.7
申请日:2017-03-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01L3/00
Abstract: 一种基于诱导电荷电渗和介电泳的微尺度颗粒分离芯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它涉及一种基于诱导电荷电渗和介电泳的微尺度颗粒分离芯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的基于介电泳连续性颗粒分离方法中颗粒聚集过程需要复杂地流体操控和不紧凑的外接设备,无法直接与其它微流控芯片进行集成等问题。芯片:基于诱导电荷电渗和介电泳的微尺度颗粒分离芯片由PDMS盖片和ITO玻璃基底组成;所述PDMS盖片键合在ITO玻璃基底上,在PDMS盖片上印刷有通道。制备方法:一、电极的加工;二、通道模具的加工;三、PDMS盖片加工;四、芯片的制备。基于诱导电荷电渗和介电泳的微尺度颗粒分离芯片用于微尺度颗粒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0407163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1910728645.X
申请日:2019-08-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81C3/00
Abstract: 一种合成复合液滴对填充的水凝胶微纤维的集成微流控芯片与应用,涉及微流控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的单乳液油滴的实心结构使得液滴填充的微纤维无法实现内部封装物的可控释放的问题。方法;将Wm1、Wm2、Wc和Wo四种流体分别从对应的入口持续注入,四种流体在圆形毛细管c右端的出口形成实心微纤维;待实心微纤维形成5min~10min后,将Wi1、Wi2、Om1和Om2分别从对应的入口持续注入,在圆形毛细管c右端的出口处,得到复合液滴对填充的水凝胶微纤维。本发明可获得一种合成复合液滴对填充的水凝胶微纤维的集成微流控芯片与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647557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910147829.7
申请日:2019-02-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01L3/00
Abstract: 一种基于诱导电荷电渗微旋涡的直接颗粒分离芯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和分离方法,涉及微/纳尺度的颗粒分离技术。颗粒分离芯片包括带有电极结构的玻璃基底和置于玻璃基底上的带有通道结构的PDMS盖片,入口通道位于悬浮电极的正上方,混合颗粒经由入口全部引导至悬浮电极表面,在第一激发电极、第二激发电极构成的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在悬浮电极表面产生诱导电荷电渗微旋涡,悬浮电极表面上混合颗粒在微旋涡的作用下分离后分别流至第一分叉通道、第二分叉通道、第三分叉通道。本发明是填补了现有技术中对于利用旋涡实现颗粒的连续直接分离的空缺,实现混合颗粒的分离。可应用于化学样本的准备,均匀尺寸氧化石墨烯的提取、氧化石墨烯的分选、环境检测、细胞提取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824318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198671.7
申请日:2017-03-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01L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L3/502707 , B01L3/502761 , B01L2400/0421
Abstract: 一种基于诱导电荷电渗和介电泳的微尺度颗粒分离芯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它涉及一种基于诱导电荷电渗和介电泳的微尺度颗粒分离芯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的基于介电泳连续性颗粒分离方法中颗粒聚集过程需要复杂地流体操控和不紧凑的外接设备,无法直接与其它微流控芯片进行集成等问题。芯片:基于诱导电荷电渗和介电泳的微尺度颗粒分离芯片由PDMS盖片和ITO玻璃基底组成;所述PDMS盖片键合在ITO玻璃基底上,在PDMS盖片上印刷有通道。制备方法:一、电极的加工;二、通道模具的加工;三、PDMS盖片加工;四、芯片的制备。基于诱导电荷电渗和介电泳的微尺度颗粒分离芯片用于微尺度颗粒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09647557B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1910147829.7
申请日:2019-02-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01L3/00
Abstract: 一种基于诱导电荷电渗微旋涡的直接颗粒分离芯片及其应用和分离方法,涉及微/纳尺度的颗粒分离技术。颗粒分离芯片包括带有电极结构的玻璃基底和置于玻璃基底上的带有通道结构的PDMS盖片,入口通道位于悬浮电极的正上方,混合颗粒经由入口全部引导至悬浮电极表面,在第一激发电极、第二激发电极构成的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在悬浮电极表面产生诱导电荷电渗微旋涡,悬浮电极表面上混合颗粒在微旋涡的作用下分离后分别流至第一分叉通道、第二分叉通道、第三分叉通道。本发明是填补了现有技术中对于利用旋涡实现颗粒的连续直接分离的空缺,实现混合颗粒的分离。可应用于化学样本的准备,均匀尺寸氧化石墨烯的提取、氧化石墨烯的分选、环境检测、细胞提取等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