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384819B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410407832.5
申请日:2014-08-15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IPC: B23P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托板螺母安装方法,特别涉及多个托板螺母环形分布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托板螺母尺寸设计一种支撑板,通过螺栓和压紧螺母将托板螺母夹紧在目标工件表面,然后采用扩口工具进行扩口。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对于结构较为复杂的目标工件,由于空间狭小,不能够直接对单个托板螺母进行固定安装。采用上述安装固定方法,可以简单可靠地固定托板螺母,且不伤害托板螺母扩口端或者螺纹,可以明显地确保安装可靠性和提高安装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089809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46105.9
申请日:2016-06-21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子叶片驱动装置,涉及涡轮发动机技术领域。所述静子叶片驱动装置,用于调节叶片的安装角度,所述静子叶片驱动装置包含支架摇臂;所述支架为环形结构,固定安装在机匣上,所述支架的内部设置有油腔,所述油腔为一圆弧段,所述油腔内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将所述油腔分为第一油腔及第二油腔,所述第一油腔设置有第一油嘴,所述第二油腔上设置有第二油嘴;所述活塞的一端伸出所述油腔与所述摇臂的一端连接,所述摇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叶片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叶片的驱动摇臂在支架上的油腔内按照预定轨迹运动,摇臂通过活塞带动,活塞通过第一油腔与第二油腔内的压力差驱动,摇臂不受外界阻力,摇臂在转动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06089809B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610446105.9
申请日:2016-06-21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子叶片驱动装置,涉及涡轮发动机技术领域。所述静子叶片驱动装置,用于调节叶片的安装角度,所述静子叶片驱动装置包含支架摇臂;所述支架为环形结构,固定安装在机匣上,所述支架的内部设置有油腔,所述油腔为一圆弧段,所述油腔内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将所述油腔分为第一油腔及第二油腔,所述第一油腔设置有第一油嘴,所述第二油腔上设置有第二油嘴;所述活塞的一端伸出所述油腔与所述摇臂的一端连接,所述摇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叶片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叶片的驱动摇臂在支架上的油腔内按照预定轨迹运动,摇臂通过活塞带动,活塞通过第一油腔与第二油腔内的压力差驱动,摇臂不受外界阻力,摇臂在转动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05128353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510401623.4
申请日:2015-07-09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体固化式复材静子叶片成型模具,包括上模模块、下模模块、上模金属条(8)和下模金属条(7),上模模块包括上模主模块(3)和上模副模块(4),下模模块包括下模主模块(1)和下模副模块(2),上模主模块(3)、上模副模块(4)、下模主模块(1)和下模副模块(2)上均加工有型腔,上模主模块(3)与下模主模块(1)合模构成加工叶片主体的型腔,上模副模块(4)与下模副模块(2)合模构成加工叶片尾缘的型腔。还公布了采用该模具的静子叶片尾缘包覆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实现尾缘包覆以及所有铺层的整体固化,在改善尾缘可靠性的同时,能够加强叶片完整性,且不会对叶片造成高温伤害。
-
公开(公告)号:CN106121738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457563.2
申请日:2016-06-21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IPC: F01D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D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涡轮发动机静子叶片调节机构,涉及涡轮发动机技术领域。所述涡轮发动机静子叶片调节机构包含蜗杆轴、异型蜗轮、蜗轮转轴、连杆、联动环及叶片摇臂;所述蜗杆轴用于驱动所述异形涡轮;所述异型蜗轮包含一扇形平板,所述扇形平板的外圆设置有传动齿,在所述扇形平板上与所述传动齿相对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炳,连接炳上靠近所述扇形板的一侧设置有销孔,所述涡轮转轴的一端安装在所述销孔内,另一端与机匣固定;所述连接柄远离所述扇形板的一端通过连杆连接所述联动环;所述联动环通过叶片摇臂连接所述叶片。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涡轮蜗杆传动比大、结构紧凑,蜗杆可以带动不同形状的异型蜗轮、可以驱动不同级叶片获得不同的转动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05128353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401623.4
申请日:2015-07-09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体固化式复材静子叶片成型模具,包括上模模块、下模模块、上模金属条(8)和下模金属条(7),上模模块包括上模主模块(3)和上模副模块(4),下模模块包括下模主模块(1)和下模副模块(2),上模主模块(3)、上模副模块(4)、下模主模块(1)和下模副模块(2)上均加工有型腔,上模主模块(3)与下模主模块(1)合模构成加工叶片主体的型腔,上模副模块(4)与下模副模块(2)合模构成加工叶片尾缘的型腔。还公布了采用该模具的静子叶片尾缘包覆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实现尾缘包覆以及所有铺层的整体固化,在改善尾缘可靠性的同时,能够加强叶片完整性,且不会对叶片造成高温伤害。
-
公开(公告)号:CN104384819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407832.5
申请日:2014-08-15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IPC: B23P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P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托板螺母安装方法,特别涉及多个托板螺母环形分布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托板螺母尺寸设计一种支撑板,通过螺栓和压紧螺母将托板螺母夹紧在目标工件表面,然后采用扩口工具进行扩口。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对于结构较为复杂的目标工件,由于空间狭小,不能够直接对单个托板螺母进行固定安装。采用上述安装固定方法,可以简单可靠地固定托板螺母,且不伤害托板螺母扩口端或者螺纹,可以明显地确保安装可靠性和提高安装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909557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457598.6
申请日:2016-06-21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9/30 , F02K3/04 , F04D29/083 , F04D29/6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扇转子叶片安装结构,涉及轮风扇发动机技术领域。所述风扇转子叶片安装结构,转子叶片安装在风扇轮盘(4)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转子叶片安装结构包含异型流路板(1)、叶片(2);所述异型流路板(1)与所述风扇轮盘(4)固定连接,用于限制所述叶片(2)在所述风扇轮盘(4)周向的振动;所述叶片(2)通过榫头与所述风扇轮盘(4)固定连接;所述异型流路板(1)与所述叶片(2)在所述风扇轮盘(4)的周向交替布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叶片不带缘板,两个相邻的叶片之间设置有异型流路板,异型流路板代替现有叶片上的缘板对叶片进行定位,防止叶片在风扇轮盘周向的振动,降低了叶片根部的应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127669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593612.0
申请日:2015-09-17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栓的安装方法、螺栓及承力构件组合件,属于飞机发动机承力构件设计领域。其目的在于将螺栓预安装在承力构件上,以便后续承力构件与目标工件的连接。该螺栓安装方法主要包括将螺栓的螺栓头侧边设置成至少具有一直边;将螺栓穿过承力构件,使螺栓的螺栓头贴紧所述承力构件;在螺栓头远离所述承力构件的一侧安装固定件,使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承力构件共同夹紧所述螺栓头,所述固定件向靠近所述承力构件的方向伸出一台阶,所述台阶与所述螺栓头的直边间隙配合;将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承力构件固定连接。通过上述安装方式,可以使螺栓紧固在承力构件上而不会松动及转动,提高了安装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485056B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510995771.3
申请日:2015-12-25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气机静子叶片安装结构,涉及压气机技术领域。所述压气机静子叶片安装结构,包含外流道板(1)、内流道板(2)及叶片(3),其中,所述叶片(3)的一端与所述外流道板(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属内流道板(2)固定连接,在同一组相对应的外流道板(1)与内流道板(2)之间至少设置有两个叶片(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压气机静子安装结构中相对应的外流道板与内流道板之间设置有多个叶片,减少了外流道板与内流道板的数量,进而减少了相邻外流道板与外流道板之间的总间隙以及相邻内流道板与内流道板之间的间隙,减少了气流的损失,提高了压气机的工作效率,同时缩短了装配时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