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62995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211698429.3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IPC: H01F6/04 , H01F41/04 , G01R33/3815 , G01R33/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超导线圈的带预冷管路的导冷装置及其装配方法,该装置包括上侧导冷板、下侧导冷板、周向导冷件、导冷固定件、导冷带和制冷机;上侧导冷板用于向超导线圈的上端面传递冷量;上侧导冷板内部设有用于流通冷媒的第一管路;下侧导冷板用于向超导线圈的下端面传递冷量;下侧导冷板内部设有用于流通冷媒的第二管路;周向导冷件用于向超导线圈的外侧壁传递冷量;导冷固定件用于实现上侧导冷板、下侧导冷板和周向导冷件的固定连接和传递冷量;导冷带与导冷固定件软连接,用于向导冷固定件传递冷量;制冷机用于对导冷带进行制冷。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液氦浸泡超导线圈导致的成本过高、安装难度大和存在泄漏风险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262994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211697209.9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超导线圈的导冷装置及其装配方法,该装置包括上侧导冷板、下侧导冷板、周向导冷件、导冷固定件、导冷带和制冷机;上侧导冷板设置于超导线圈的上端面,用于向超导线圈的上端面传递冷量;下侧导冷板设置于超导线圈的下端面,用于向超导线圈的下端面传递冷量;周向导冷件套设在超导线圈的外侧壁,用于向超导线圈的外侧壁传递冷量;导冷固定件用于实现上侧导冷板、下侧导冷板和周向导冷件的固定连接;还用于向上侧导冷板、下侧导冷板和周向导冷件传递冷量;导冷带与导冷固定件软连接,用于向导冷固定件传递冷量;制冷机用于对导冷带进行制冷。本发明能够解决液氦浸泡超导线圈导致的成本过高、安装难度大和存在泄漏风险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25851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211698428.9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液氦温区温度测量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温度传感器根据接收的激励电流产生模拟电压信号;将模拟电压信号转换为数字电压信号;基于数字电压信号得到温度传感器的当前电阻值;获取与当前电阻值对应的温度值;判断当前电阻值对应的温度值是否大于10K;在当前电阻值对应的温度值大于10K的情况下,将当前电阻值对应的温度值作为温度传感器的输出温度值;在当前电阻值对应的温度值小于或等于10K的情况下,对当前电阻值进行补偿,并将补偿后的电阻值对应的温度值作为温度传感器的输出温度值。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测量方法需要特制检测电路来产生微安级别的电流,提高了检测成本,同时带来较大检测误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76557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210232856.6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IPC: B23K15/00 , B23K10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合金电子束焊接热源模型的构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10、建立铝合金电子束焊接结构的三维有限元网格模型;S20、在三维有限元网格模型的基础上建立铝合金电子束焊接结构的三维组合初始热源模型;S30、获取铝合金电子束焊接结构的焊接温度场;S40、判断铝合金电子束焊接结构的焊接温度场与实际焊缝形貌是否相符,若是,转至S50,否则,转至S60;S50、将铝合金电子束焊接结构的三维组合初始热源模型作为铝合金电子束焊接结构的最终热源模型;S60、根据不相符因素对三维组合初始热源模型中的对应参数进行调整,并转至S20。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无法获取准确模拟铝合金电子束焊缝形貌的热源模型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25851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211697298.7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IPC: G01K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低温液氦温区的温度传感器的标定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待标定温度传感器与标准温度传感器串联连接;使用激励电流同时对待标定温度传感器和标准温度传感器进行激励;得到20K~300K的各个温度下对应的待标定温度传感器的电阻和标准温度传感器的电阻;得到待标定温度传感器在20K~300K温度范围内的温度电阻曲线图;得到待标定温度传感器的温度电阻函数表达式;得到4K~20K的各个温度下对应的待标定温度传感器的电阻;得到与每个电阻一一对应的温度,从而得到待标定温度传感器在4K~20K温度范围内的温度电阻曲线图;以完成对待标定温度传感器的标定。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低温温度标定方法的成本较高且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417813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111670296.4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IPC: H01R4/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流引线接头结构及其焊接方法,该结构包括电流引线、固定部件、超导线材和焊料;电流引线的第一端设有沿自身轴线方向的凹槽;固定部件为与凹槽相适配的U型板状结构,固定部件倒扣在凹槽上,以形成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超导线材的第一段为去除包裹层的超导裸线,第二段为未去除包裹层的超导母线,超导裸线设置在管状结构内,超导母线设置在管状结构外;焊料铺设在管状结构内,且完全浸没超导裸线,通过加热并冷却焊料,使超导裸线、电流引线的第一端和焊料融为一体,以实现对超导线材和电流引线的焊接。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流引线接头结构的焊点接触电阻大,存在局部热点隐患,且拆装困难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17650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110307090.9
申请日:2021-03-23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导线材焊接封装结构、封装阵列以及封装方法,该封装结构包括焊管、第一超导线材、第二超导线材和焊料;焊管包括焊管本体、第一封头和第二封头,第一封头、第二封头和焊管本体的轴线均重合;第一超导线材和第二超导线材并列设置且贯穿焊管,第一超导线材的第一超导裸线与第二超导线材的第二超导裸线缠绕设置,缠绕后的第一超导裸线和第二超导裸线位于焊管本体内且位于焊管本体的轴线上;焊料灌注于焊管基底、第一封头基底和第二封头基底内并浸没缠绕后的第一超导裸线和第二超导裸线。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焊点接触电阻大、局部热点隐患、焊点尺寸长而不易弯折、封装绝缘困难及维修拆解困难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17646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110307370.X
申请日:2021-03-23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导线材对向焊接封装结构及方法,该结构包括焊管、第一超导线材、第二超导线材和焊料;焊管包括焊管本体、第一封头和第二封头,焊管本体的第一端与第一封头相连,第二端与第二封头相连,焊管本体包括焊管基底和盖设在焊管基底上的焊管封盖,焊管基底沿径向方向高度大于焊管封盖高度,第一封头的轴线、第二封头的轴线和焊管本体的轴线均重合;第一超导线材的第一超导裸线与第二超导线材的第二超导裸线缠绕设置;焊料灌注于焊管基底内并浸没缠绕后的第一超导裸线和第二超导裸线,用于焊接第一超导线材和第二超导线材。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焊点接触电阻大、局部热点隐患、焊点不牢固、封装固定复杂及维修拆解困难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258468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211707945.8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IPC: G01F2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同时检测液氮液位与液氦液位的液位计及其测量方法,该液位计包括N个热敏电阻、激励电流生成模块、N个电压测量模块和液位识别模块;N个所述热敏电阻由上到下依次排布,并分别并联连接;所述激励电流生成模块用于生成激励电流,并将激励电流提供给N个所述热敏电阻;N个所述电压测量模块与N个所述热敏电阻一一对应,用于测量对应热敏电阻的电压,并输出至所述液位识别模块;所述液位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激励电流和N个所述热敏电阻的电压得到N个所述热敏电阻的电阻态,从而实现液氮液位或液氦液位的测量。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液位计无法同时检测液氮液位与液氦液位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07823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110307007.8
申请日:2021-03-23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超高速磁悬浮列车轨道的润滑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钳形固定组件、海绵组件、进液管、阀门组件、润滑油储罐、控制单元、地面驱动装置和连接支架;海绵组件包裹轨道的上表面和两个侧面;钳形固定组件用于固定海绵组件;进液管的一端与润滑油储罐相连,另一端设置于海绵组件的上方;连接支架用于连接钳形固定组件和地面驱动装置;阀门组件用于将当前温度下的润滑油的粘度发送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用于向地面驱动装置发送前进速度指令,向阀门组件发送注液速度指令;阀门组件用于实现对润滑油流速的控制;地面驱动装置用于实现海绵组件对轨道的润滑。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轨道润滑方法效率低下且润滑效果无法保障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