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4713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673706.X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瞬时高效的储热式相变换热器,首次提出了微细通道换热管和内外侧歧管连接成的弧形换热器模块。换热模块与内外侧集流环相连,且通过环形阵列换热模块均匀分布在内外侧集流环上,形成一个圆鼓形换热器结构。该瞬时高效的储热式相变换热器利用了微细通道换热管和弧形换热模块结构,使得管内流体产生二次环流,增加了换热模块的换热能力;同时弧形的换热模块结构实现了在有限的换热空间内布置更多的微细通道换热管,增加了换热器的有效换热面积。利用该相变储热式相变换热器可以实现每秒储热4120J,解决了大功率设备巨大热量瞬时存储和排散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7771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201607.6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
IPC: H05K7/20 ,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两相流冷却技术的并联多支路流量分配方法,是基于结构设计而非依靠流量调节单元、监测单元、阻力调节单元等附件来实现流量精确分配的设计方法。本发明的实现主要通过三个步骤来实现,其中包括:并联支路冷板流道结构参数的设计与验证、流量分配结构的仿真设计和集液腔结构的设计。本发明无需依赖电磁阀、恒流阀等附件即可实现两相流量的精确分配,不仅有利于装备的高集成度设计,而且可以实现流动沸腾换热的高稳定性,并且可充分减少两相冷却系统中接口的数量,进而大幅度降低氟利昂等冷却工质的泄漏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766388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42820.6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
IPC: F28F13/18 , F28F3/02 , H01L23/427 , H05K7/20 , H01Q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载平台用多热源流动沸腾换热冷板,冷板由冷板盖板和冷板底板通过真空钎焊等方式焊接成型,冷板的两端设有冷却介质进液口和冷却介质出液口,冷板内部设有流道,流道包括多段并联式微通道组,并联式微通道组之间存在连通区域,其中冷却介质入口处设置有渐缩形的进液缓冲池,冷却介质出口处设置有渐扩形的出液缓冲池,进液缓冲池截面尺寸沿冷却介质流动方向逐步变小,出液缓冲池截面尺寸沿冷却介质流动方向逐步增大。本发明适用于空间受限的多热源同时散热的场景;流道内部设置有缓冲池和连通区域,可充分降低流动沸腾换热的不稳定性,流道内部为矩形肋片,易于加工成型并且流阻小,非常适合工程应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