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7022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682879.8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波束二维比幅测向方法,首先根据波束组合的观测区域及各波束方向图,提取所有波束组合中每个波束的初始方向图数据,再分别插值拟合得到有效方向图数据;计算所有频点对应的方位维、俯仰维初始幅度差一维向量,将俯仰维幅度差调整到相同长度的一维向量,得到有效比幅测向表;根据接收信号脉冲频率和波束组合号,查找有效比幅测向表中相应的测向查表数据段;根据接收信号的幅度测量值,确定方位维测向波束,计算测量幅度差,与有效比幅测向表中相应的数据进行比较,得到方位角测向结果;根据测量幅度值最大的波束,确定俯仰维测向波束,利用方位向测向结果引导得到俯仰维查表数据段,最终得到俯仰角测向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632724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217703.0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
IPC: H04B17/309 , G01S7/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加权高斯性检验的抗干扰信道化检测方法,属于电子侦察领域,首先对雷达信号进行预处理,生成升序信号积累包络序列;利用高斯分布的矩估计表达式,计算信号积累包络序列的均值估计值及方差估计值;构建包络概率密度序列及参考高斯分布的概率密度序列,计算巴氏距离值;构建包络累积分布序列及参考高斯分布的累积分布序列,计算K‑S距离值;设定加权因子,计算检验统计量;将检验统计量与判决门限比较,得到干扰屏蔽码,屏蔽干扰信号占用信道,对未屏蔽信道进行信号检测,得到检测VP。本发明可以实现干扰信号占用频段的有效判定及屏蔽,大大降低电子侦察设备的数据处理压力,提升辐射源信号分选及定位跟踪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12601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01604.2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涉仪三维解模糊测向方法,属于电子监测领域。该方法为:首先选取两条短基线,分别计算两条短基线的模糊数范围;其次遍历两条短基线的模糊数范围内的所有模糊数组合,计算得到方位‑俯仰假设集;然后构造代价函数,根据设置的门限值筛选出方位‑俯仰假设集中代价函数小于门限值的假设,得到方位‑俯仰有效集;再根据方位‑俯仰有效集计算两条最长基线的平面度误差修正值,得到修正后的无模糊相位差假设集合;构造代价函数,计算修正后的方位‑俯仰假设集合对应的代价函数值,找出使代价函数最小的估计结果,最终得到方位‑俯仰估计。
-
公开(公告)号:CN118604746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1080680.2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段处理和小波变换的雷达调制识别与参数估计方法,首先,利用粗估计的载频对流水输入的中频数据进行下变频以及低通滤波抽取,得到零中频信号,对零中频信号估计脉冲到达时刻TOA,从TOA开始,分段对零中频信号进行频率估计,直到信号结束。与此同时,对零中频信号进行四种不同类型的小波变换,通过比较四种小波变换幅值大小判断相位跳变与否,并记录相位跳变信息。当信号结束后,对分段测频结果进行线性拟合得到拟合斜率,并计算线性拟合方差。根据拟合斜率、拟合方差以及相位跳变信息识别信号类型估计调频斜率、带宽、信号载频、码元宽度等参数。最后将调制类型及参数实时输出补充至常规脉冲描述字信息中。
-
公开(公告)号:CN11715544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058038.X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
IPC: H04B7/08 , H04W72/0453 , H04W72/044 , H04W72/541 , H04K3/00 , G01S7/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空时联合处理的宽带信号多域参数同时测量方法,属于电子侦察领域,首先对雷达信号进行AD采样、多相滤波后,得到滤波数据;对滤波数据分别进行时域及空域FFT变换,得到空域聚焦的频谱序列;针对空域聚焦的频谱序列存在方向偏差的问题进行方向修正,得到空时二维频谱矩阵;对空时二维频谱矩阵进行空域投影,通过门限设置及峰值筛选,得到到达角测量值;利用到达角测量值提取特定到达角序列,通过门限设计及峰值筛选,得到中心频率及带宽测量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11098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368558.0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FPGA的自适应单脉冲测向方法,通过对监视频段的电磁信号进行信号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频率与相位测量;根据干涉仪天线布局,构造成三维视线向量,完成短基线解模糊;根据短基线解模糊结果引导长基线解模糊,求得真实模糊数值,得到精确真实视线向量,并转换到基线坐标系中的角度值,完成最终的测向结果输出。本发明能够针对不同频段,自适应调整测向算法,提高测向精度;通过短基线粗测引导长基线精测,降低算法复杂度,提高运算速度;通过多级复合分解处理,利用FPGA高速并行处理能力,采用“并串‑串并”转换结合方式,实现全吞吐单脉冲实时测向,有效提高测向的速度与实时性,适用于工程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604746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080680.2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段处理和小波变换的雷达调制识别与参数估计方法,首先,利用粗估计的载频对流水输入的中频数据进行下变频以及低通滤波抽取,得到零中频信号,对零中频信号估计脉冲到达时刻TOA,从TOA开始,分段对零中频信号进行频率估计,直到信号结束。与此同时,对零中频信号进行四种不同类型的小波变换,通过比较四种小波变换幅值大小判断相位跳变与否,并记录相位跳变信息。当信号结束后,对分段测频结果进行线性拟合得到拟合斜率,并计算线性拟合方差。根据拟合斜率、拟合方差以及相位跳变信息识别信号类型估计调频斜率、带宽、信号载频、码元宽度等参数。最后将调制类型及参数实时输出补充至常规脉冲描述字信息中。
-
公开(公告)号:CN117110980B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68558.0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FPGA的自适应单脉冲测向方法,通过对监视频段的电磁信号进行信号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频率与相位测量;根据干涉仪天线布局,构造成三维视线向量,完成短基线解模糊;根据短基线解模糊结果引导长基线解模糊,求得真实模糊数值,得到精确真实视线向量,并转换到基线坐标系中的角度值,完成最终的测向结果输出。本发明能够针对不同频段,自适应调整测向算法,提高测向精度;通过短基线粗测引导长基线精测,降低算法复杂度,提高运算速度;通过多级复合分解处理,利用FPGA高速并行处理能力,采用“并串‑串并”转换结合方式,实现全吞吐单脉冲实时测向,有效提高测向的速度与实时性,适用于工程应用。(56)对比文件朱晓丹.“基于单天线的模式滤波测角方法”《.航天电子对抗》.2018,第34卷(第6期),11-17.石荣“.单脉冲雷达测向与电子侦察测向的模型统一性分析”《.火控雷达技术》.2018,第47卷(第4期),28-33.李兴华.“干涉仪解模糊技术研究”《.现代防御技术》.2008,第36卷(第3期),92-97.居易“.基于多基线相位干涉仪的测向算法研究”《.舰船电子对抗》.2018,第41卷(第3期),96-99.金斌“.基于二维角度测量数据的目标关联方法研究”《.现代防御技术》.2022,第50卷(第5期),68-77.马定坤.“频域解模糊干涉仪测向方法”《.空间电子技术》.2022,第19卷(第2期),69-73.王桂宝.“十字阵虚拟基线二维测向算法”.《现代雷达》.2016,第38卷(第5期),26-29.李冬“.旋转基线相位干涉仪测向精度提高方法”《.电讯技术》.2022,第62卷(第7期),936-941.王玉林.“一种具有检错和容错能力的测向算法”《.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20,第36卷(第6期),1-5.
-
公开(公告)号:CN11717167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060176.1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
IPC: G06F18/2431 , G01S13/88 , G06F18/214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复数神经网络的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首先采集雷达中频脉冲信号数据,并截取脉冲数据上升沿和下降沿采样点数据,构成雷达辐射源个体识别样本集;将雷达辐射源个体识别样本集归一化处理,并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构建复数神经网络,再采用训练集训练复数神经网络模型,利用改进的交叉熵损失函数计算分类损失,经过反向传播更新复数神经网络模型权值,当训练轮次达到预设次数或分类损失值低于预设值,训练完成,得到雷达辐射源个体识别模型;最后将测试集输入已训练的个体识别模型,输出识别标签和识别概率,将识别概率最大的标签作为识别结果。本发明有效提高了辐射源个体识别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508788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217882.8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稳健噪底估计的信道化检测方法,属于电子侦察领域,对雷达信号进行滤波、检测、合成处理,输出检测结果。步骤如下:首先对雷达信号依次进行AD采样、多相滤波后,得到滤波数据;根据信号积累包络序列,构建包络概率密度曲线,寻找序列极值点位置,根据序列极值点位置计算序列的噪声比例,并得到每个信道的噪声积累包络序列;利用噪声积累包络序列,根据高斯分布的累积分布函数表达式,计算噪底均值估计值及噪底方差估计值;利用仿真实验确定可靠虚警概率,计算检测门限;通过将信号积累包络与检测门限作比较,得到检测VP。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