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2578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661675.6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06F30/10 , G06F119/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机构磨损寿命评价方法,包括:步骤S1、建立空间机构的三维仿真模型,并利用三维仿真模型进行空间机构在标准运动状态以及重力环境下的力学仿真得到仿真结果;步骤S2、基于仿真结果确定空间机构上多个连接节点的受力状态,并基于受力状态预测连接节点在标准运动状态以及重力环境下的磨损情况;步骤S3、基于多个连接节点的磨损情况对空间机构整体的磨损寿命进行评价并得到评价结果。通过本发明,能够实现快速对任意一种空间机构进行基于特定运动状态或者运动状态组合下的连接节点的剩余使用次数的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013878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986710.5
申请日:2023-08-07
Applicant: 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
IPC: H02N2/1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轴承的振动俘能装置,涉及压电俘能及可再生环保新能源领域。该装置包括:轴承、俘能器外环、俘能器内环、主轴和压电梁组件;所述轴承的内壁和所述俘能器内环分别套设在所述主轴上;所述俘能器内环的外壁上还设置有第一电磁组件;所述俘能器外环包括外环基座和外环支臂,所述外环基座套设在所述轴承的外壁;所述压电梁组件与所述外环支臂连接,且延伸至所述第一电磁组件之间;其中,在所述轴承沿预设方向旋转时,通过所述压电梁组件的宽频振动来采集电能。本申请的方案,该装置能够与轴承同步转动,使压电梁组件同步振动,实现宽频振动俘能,提高了振动俘能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222204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1911101405.3
申请日:2019-11-12
Applicant: 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9/02 , G06F119/0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天机电产品性能与可靠性联合仿真设计方法,可以全面覆盖产品实际运行工况,充分暴露薄弱环节,性能设计与可靠性设计有效结合,建立可靠性指标与关键性能设计参数之间的量化关系,有效的指导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从根源上提高产品的可靠性设计水平等问题;该方法可为产品可靠性设计分析融入常规设计提供技术途径和方法支撑,以实现产品性能与可靠性联合设计技术的重大突破,提升重大基础能力,有效降低成本,缩短研制周期,提高效率,为研制出高可靠性、高精度和强性能的航天机电产品提供高水平的技术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15096587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684176.8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
IPC: G01M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天用关节轴承动态寿命试验机,属于航空航天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固定盘、第二固定盘以及周向设置在二者之间的若干固定管;第一固定盘和第二固定盘之间同轴连接有固定轴;固定轴用于对关节轴承的内圈进行固定;固定管靠近第一固定盘同轴线的一侧均设有扭动电机;扭动电机的动力端均连接夹持件;夹持件用于夹持关节轴承外圈;夹持件上设有用于测试关节轴承外圈和内圈的检测单元,通过对关节轴承外圈的抗扭力、关节轴承外圈边缘的抗变形力以及关节轴承内圈边缘的抗推力进行测试,能够测试关节轴承的使用寿命从而达到现有技术中试验机无法达到的技术效果,弥补了在关节轴承抗扭力、抗变形力以及抗推力这一领域的技术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0646770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0774442.4
申请日:2019-08-21
Applicant: 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雷达微波产品的可靠性试验验证系统,通过将温湿度应力试验子系统、振动应力试验子系统与微波暗室有机连接,搭建了具有温度、湿度、振动等应力模拟能力的综合环境试验,解决了现有试验系统无法全面测试雷达微波产品的功能和性能指标,导致产品的可靠性验证不充分的问题,为提升雷达微波产品可靠性水平,满足贴近实战化考核新要求,提供了试验验证手段,从而缩短了产品的研制周期,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90149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311402418.0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
IPC: G01M13/045 , G06F18/2131 , G06F18/10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轴承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加速度传感器每个预设时间采集的多个轴承全部生命周期过程的多组振动信号;采用小波软硬阈值折衷法对多组所述振动信号进行处理,得到不同数据采集时间与所述振动信号的第一对应关系;建立所述振动信号为输入所述轴承的剩余寿命为输出的第一模型;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对所述第一模型进行训练,得到预测模型;根据所述预测模型对目标轴承的剩余寿命进行预测。本发明实施例的轴承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将轴承整个生命周期的数据作为训练数据,能够对各个阶段的轴承进行剩余寿命预测,提高了轴承剩余寿命预测的准确性,提高了轴承寿命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63420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53550.9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Q50/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化模型的航天电子产品的可靠性指标计算系统,包括:产品数字化模块,用于通过基于物联网的大数据平台获取同种航天电子产品的故障信息,并基于故障模式与产品组件之间的对应关系构建航天电子产品的故障数字化模型;概率分析模块,用于对故障数字化模型进行分析,确定每个电子元件各自的故障概率并生成元件故障概率序列;计算分析模块,用于根据元件故障概率序列计算航天电子产品的可靠性指标。本发明充分考虑了元器件在不同功能或封装电路中交叉存在的情况的同时,通过元器件的隶属情况来尽量简化了计算的数量级,并能够快速针对不同功能层面、封装电路层面得出一个相对于功能层面、封装电路层面的可靠性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1757465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91011.7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应力下设备的可靠性数字化解耦分析方法,包括:确定设备在测试环境当中的多项应力数据,并基于预设的应力耦合效应关系表格利用应力耦合项以及其对应的应力耦合系数构建多应力加速模型;基于加速试验的完全试验样本,构建复合应力下设备失效的对数似然函数,并将对数似然函数代入多应力加速模型,获得复合应力下完全试验数据样本的极大似然函数以及其对应的加速因子;基于设备在复合应力下的目标使用时长以及加速因子对设备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确定设备在复合应力下的可靠性。通过本发明,实现了对复合应力环境下设备的可靠性解耦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5344959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858872.6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7/10 , G06F119/02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应力共模的航天机电产品可靠性数字化验证方法,该技术方法有效解决产品设计的可靠性薄弱环节难以被早发现、多发现的问题;有效包络产品复合应力剖面,能够复现地面难以模拟的验证条件;满足产品功能性能和可靠性分析评价要求,有效覆盖产品的典型失效模式;有效的弥补产品子样少,地面及实际运行数据相对缺乏的劣势,可提高可靠性分析验证精度;并且在设计阶段进行方案寻优,解决传统可靠性工作相对性能设计工作滞后的现状;应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有效节省可靠性试验验证的时间和成本,大大提高可靠性验证的时效性,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本发明对航天机电产品的可靠性验证提供重要的参考,并可以推广应用于其他机电产品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07781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668616.0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
IPC: G01M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天轴承密封性检测装置,属于航天轴承技术领域,包括支座、沿竖向从上至下依次与所述支座滑动配合的上压板、隔板和下底板,所述隔板上设置有用于对轴承的周向进行限位的外侧限位圈和中心限位柱,所述外侧限位圈和中心限位柱之间间隔形成位于隔板两侧的两个安装槽,所述隔板上开设有连通同一组上下两个安装槽的通孔,所述上压板上连接有第一气压接头,所述下底板上连接有第二气压接头,将轴承压紧在安装槽内,所述隔板形成用于对轴承端面进行密封的轴承挡圈,将第一气压接头连接至气压输送装置,检测第一气压接头和第二气压接头上的压力差。本发明装置可以用于对并列设置轴承组的密封性进行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和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