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29255B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1910617172.6
申请日:2019-07-10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 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弧导流式航空发动机帽罩单孔冲击换热结构,在冲击内腔侧的冲击孔板上设置有圆弧形导流板结构;整流帽罩防冰传热结构由内外两层薄壁组合而成,两层薄壁中间形成换热通道,从压气机引入的热气从冲击孔喷射经过带有圆弧形导流板的冲击孔板流动至前缘内腔区域冲击至帽罩前缘壁面,通过热气通道向前缘壁面周向流动,由热气环形出口流出。该冲击换热结构通过前凸的圆弧形导流板将帽罩前缘内腔中形成的滚转流场向前挤压,使得冲击前缘区壁面的气流的流速更高,从而提高帽罩前缘壁面区域的冲击换热性能。导流板可提高帽罩前缘壁面区域的冲击换热性能,且具有较好的加工实施性,可应用于各种航空发动机整流帽罩中。
-
公开(公告)号:CN11916352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346764.6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矢量喷管扩张段冷却结构,涉及矢量喷管技术领域,包括支撑座、活动元件、第一隔热屏和第二隔热屏,支撑座下端安装于扩张调节片上,活动元件活动安装于支撑座上端,第一隔热屏和第二隔热屏分别位于活动元件的两侧,第一隔热屏和第二隔热屏下方为冷气腔,第一隔热屏和第二隔热屏的上方为燃气腔,活动元件的第一端位于第一隔热屏的上端,活动元件的第二端位于第二隔热屏的下端,冷气腔内压强大于燃气腔内压强时,活动元件转动至使冷气腔与燃气腔连通,冷气腔内压强小于燃气腔内压强时,活动元件转动至使冷气腔与燃气腔不连通。本发明能够实现扩张段设计状态下的冷气正常出流流动,以及抑制扩张段局部非设计状态下的燃气反流。
-
公开(公告)号:CN118089958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11658359.3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材料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傅里叶光谱仪技术的黑体炉表面发射率校正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S1、在设定窄波段下,利用非接触测温传感器获取黑体炉表面的亮度温度;步骤S2、根据所测亮度温度及黑体炉的真实温度计算黑体炉相应真实温度下的发射率;步骤S3、在设定宽波段下,利用傅里叶光谱仪测量黑体炉的辐射特性曲线;步骤S4、确定所述黑体炉对应的理想灰体的辐射特性曲线;步骤S5、确定所述黑体炉在设定宽波段下的发射率。本申请的面源黑体炉发射率校正方法测量准确,扩展波段宽,有较强的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62941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47149.4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IPC: G01J5/07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材料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辐射测量的准直管。该准直管包括准直管管腔(1)及准直管管体(3),所述准直管管腔(1)具有准直管内壁(4),准直管内壁(4)上设置若干辐射捕获器(2),准直管管体(3)上具有连接所述辐射捕获器(2),并伸入准直管管体(3)的辐射捕获器腔体(6),所述准直管管体(3)还具有设置在辐射捕获器腔体(6)外围的冷却管道(5),所述冷却管道(5)的两端分别通过冷却物质进口(8)及冷却物质出口(7)连接冷却源。本申请能更有效的降低环境的影响,提高检测精度,并使传感器稳定工作在线性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10529255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617172.6
申请日:2019-07-10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 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弧导流式航空发动机帽罩单孔冲击换热结构,在冲击内腔侧的冲击孔板上设置有圆弧形导流板结构;整流帽罩防冰传热结构由内外两层薄壁组合而成,两层薄壁中间形成换热通道,从压气机引入的热气从冲击孔喷射经过带有圆弧形导流板的冲击孔板流动至前缘内腔区域冲击至帽罩前缘壁面,通过热气通道向前缘壁面周向流动,由热气环形出口流出。该冲击换热结构通过前凸的圆弧形导流板将帽罩前缘内腔中形成的滚转流场向前挤压,使得冲击前缘区壁面的气流的流速更高,从而提高帽罩前缘壁面区域的冲击换热性能。导流板可提高帽罩前缘壁面区域的冲击换热性能,且具有较好的加工实施性,可应用于各种航空发动机整流帽罩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