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1551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311423792.9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M1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核心机地面试验轴承腔封严的供气系统及调节方法,其包括第一引气管路、第二引气管路和支板供气腔,所述第一引气管路的一端部与机匣的安装座连通,从压气机的中间级引气,所述第一引气管路的另一端部与所述支板供气腔连通,用于将高温引气引入所述支板供气腔;所述第二引气管路与所述支板供气腔连通,用于将台架常温供气引入所述支板供气腔,所述高温引气和所述台架常温供气在所述支板供气腔内混合形成轴承腔封严供气,所述轴承腔封严供气经过支板内的管路进入压气机盘心。本发明可以实现供气温度的可调节,实现核心机地面试验下,压气机热状态与整机匹配一致,而无需台架设备具备加温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635796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011489419.X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引气冷却系统及航空发动机。其中,航空发动机引气冷却系统包括:第一涡轮;燃烧室,设于第一涡轮的上游,燃烧室其包括内机匣和外机匣,内机匣设于外机匣的内部;压气机,设于燃烧室的上游,压气机包括转子,转子的末段伸入内机匣的内部;封严组件,设于转子的末段与内机匣之间;其中,封严组件、压气机、转子的末段与内机匣围成空腔;以及第一连接件,设于空腔,且连接压气机与封严组件,以将空腔分隔为第一腔和第二腔;第一连接件设有第一孔;其中,第一腔被配置为从压气机引气,第一腔内的部分气体通过第一孔进入第二腔,以冷却转子的末段。本发明可降低压气机后轴颈的热负荷。
-
公开(公告)号:CN114961871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0205831.2
申请日:2021-02-24
Applicant: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涡轮以及航空发动机,涉及航空发动机领域,用以改善涡轮的封严效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涡轮包括转子叶片以及静子叶片。转子叶片具有第一缘板。静子叶片具有第二缘板,第二缘板和第一缘板在涡轮的轴向方向搭接,且两者在涡轮的径向方向上存在间隙。其中,第二缘板远离第一缘板的一侧设置有内凹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涡轮,具有转子叶片和静子叶片,转子叶片的第一缘板和静子叶片的第二缘板形成用于封严的通道。第二缘板设置有内凹部,以增加通道处的冷气流通面积,改善因导叶前缘滞止等因素导致的轮缘封严出口气流周向不均匀性导致的燃气入侵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4439551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011194773.X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航空发动机包括:压气机;涡轮,与压气机同轴设置,并沿气流方向位于压气机的下游;集气腔(6),沿涡轮的周向延伸,集气腔(6)包括进气口和向涡轮内部的叶片(5)输送冷却气体的多个排气口,排气口沿涡轮的周向布置;引气管(1),包括与压气机连通的进口端和与集气腔(6)的进气口连通的出口端(2);以及均压板(7),设在集气腔(6)中并将集气腔(6)分割成沿涡轮的径向布置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与进气口连通,第二腔室与排气口连通,均压板(7)上设置有连通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均压孔(8),改善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涡轮内的叶片受到冷却气流不均匀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961871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110205831.2
申请日:2021-02-24
Applicant: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涡轮以及航空发动机,涉及航空发动机领域,用以改善涡轮的封严效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涡轮包括转子叶片以及静子叶片。转子叶片具有第一缘板。静子叶片具有第二缘板,第二缘板和第一缘板在涡轮的轴向方向搭接,且两者在涡轮的径向方向上存在间隙。其中,第二缘板远离第一缘板的一侧设置有内凹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涡轮,具有转子叶片和静子叶片,转子叶片的第一缘板和静子叶片的第二缘板形成用于封严的通道。第二缘板设置有内凹部,以增加通道处的冷气流通面积,改善因导叶前缘滞止等因素导致的轮缘封严出口气流周向不均匀性导致的燃气入侵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2347570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1910720678.X
申请日:2019-08-06
Applicant: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16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空气系统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盘腔中影响空气系统轴向力的可调整结构;将所述可调整结构调整至多种设定情况,并计算在所述多种设定情况下所述空气系统轴向力分别在慢车状态和最大气动负荷状态的数值;根据所述空气系统轴向力的计算数值,计算空气系统轴向力的可调整范围;以及在所述空气系统轴向力的可调整范围内,基于设定的调整因数,确定空气系统设计方案。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空气系统设计方法能够预估空气系统轴向力向轴向力增大或减小方向调整的能力,从而输出空气系统轴向力具备一定调整能力的空气系统方案,增强发动机设计方案在转子轴向力设计过程中抗风险的储备。
-
公开(公告)号:CN114635796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011489419.X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引气冷却系统及航空发动机。其中,航空发动机引气冷却系统包括:第一涡轮;燃烧室,设于第一涡轮的上游,燃烧室其包括内机匣和外机匣,内机匣设于外机匣的内部;压气机,设于燃烧室的上游,压气机包括转子,转子的末段伸入内机匣的内部;封严组件,设于转子的末段与内机匣之间;其中,封严组件、压气机、转子的末段与内机匣围成空腔;以及第一连接件,设于空腔,且连接压气机与封严组件,以将空腔分隔为第一腔和第二腔;第一连接件设有第一孔;其中,第一腔被配置为从压气机引气,第一腔内的部分气体通过第一孔进入第二腔,以冷却转子的末段。本发明可降低压气机后轴颈的热负荷。
-
公开(公告)号:CN114439551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011194773.X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航空发动机包括:压气机;涡轮,与压气机同轴设置,并沿气流方向位于压气机的下游;集气腔(6),沿涡轮的周向延伸,集气腔(6)包括进气口和向涡轮内部的叶片(5)输送冷却气体的多个排气口,排气口沿涡轮的周向布置;引气管(1),包括与压气机连通的进口端和与集气腔(6)的进气口连通的出口端(2);以及均压板(7),设在集气腔(6)中并将集气腔(6)分割成沿涡轮的径向布置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与进气口连通,第二腔室与排气口连通,均压板(7)上设置有连通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均压孔(8),改善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涡轮内的叶片受到冷却气流不均匀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198153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10980193.7
申请日:2020-09-17
Applicant: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涡轮叶片冷却系统及航空发动机。其中,涡轮叶片冷却系统包括:涡轮机匣;多个涡轮叶片,设置于涡轮机匣内,并沿着涡轮机匣的周向分布;集气腔,设置于涡轮机匣内,且被构造为环形,沿着多个涡轮叶片的外周向设置,集气腔内的冷却气体被配置为流向涡轮叶片;引气管,与集气腔连通,且被配置为向集气腔内引入冷却气体;以及导流机构,设于集气腔内,且连接引气管的出口端,导流机构被配置为引导冷却气体流动,使冷却气体具有沿集气腔且围绕集气腔的中轴线做旋转流动的分量。本发明通过导流机构将引气管喷出的气流的径向流动导向为周向运动,消除了气流径向流动对正对的涡轮叶片造成的冲击,提高了涡轮叶片冷却的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1659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311190783.X
申请日:2023-09-14
Applicant: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IPC: F01D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善航空发动机转子瞬态热变形的方法,所述改善航空发动机转子瞬态热变形的方法包括:在发动机的转子组件上,靠近气体侧覆盖至少两处热障涂层,每一处的所述热障涂层的厚度不一致。本发明通过在特定转子组件结构上覆盖非均匀厚度的热障涂层,对于起动、过渡、停机等阶段,减少转子组件两侧由于温度梯度产生的热变形,并且此方法简单易行,可应用于包括但不局限于涡轮工作叶片的挡板封严结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