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766684B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1711228117.5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流接地极环选取方法及系统。上述方法包括步骤:获取预设的输入条件,根据所述输入条件计算直流接地极环的最大跨步电压值以及额定电流时极环最大单位长度溢流密度;若所述最大跨步电压值在预设最大跨步电压控制值范围内,则确定预设的极环尺寸合格,根据所述极环最大单位长度溢流密度计算直流接地极环在所述输入条件下的焦炭表面最大温度、馈电棒表面最大温度和馈电棒电腐蚀余量;若所述焦炭表面最大温度不超过预设第一温度,并且所述馈电棒表面最大温度和所述馈电棒电腐蚀余量均满足设定要求,则确定预设的焦炭截面边长和馈电棒直径合格,根据预设的极环参数选取直流接地极环。本发明能够显著地确保接地极安全可靠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7766684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1228117.5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流接地极环选取方法及系统。上述方法包括步骤:获取预设的输入条件,根据所述输入条件计算直流接地极环的最大跨步电压值以及额定电流时极环最大单位长度溢流密度;若所述最大跨步电压值在预设最大跨步电压控制值范围内,则确定预设的极环尺寸合格,根据所述极环最大单位长度溢流密度计算直流接地极环在所述输入条件下的焦炭表面最大温度、馈电棒表面最大温度和馈电棒电腐蚀余量;若所述焦炭表面最大温度不超过预设第一温度,并且所述馈电棒表面最大温度和所述馈电棒电腐蚀余量均满足设定要求,则确定预设的焦炭截面边长和馈电棒直径合格,根据预设的极环参数选取直流接地极环。本发明能够显著地确保接地极安全可靠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231474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1639115.6
申请日:2022-12-20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换流站,包括沿高度方向分层设置的顶部站层和底部站层,底部站层设有阀厅和直流场,阀厅中设有第一配电装置和二极管换流阀,二极管换流阀采用四重阀结构,直流场中设有第二配电装置和平波电抗器,顶部站层设有交流场,交流场中设有第三配电装置和换流变压器,顶部站层和底部站层之间设有电缆间,电缆间中布置有电缆,第三配电装置外接交流海缆,第三配电装置通过电缆接至换流变压器,换流变压器通过电缆接至阀厅,阀厅通过电缆接至直流场,平波电抗器布置在二极管换流阀的直流极线上,直流场的第一配电装置采用电缆出线。本发明能够应用于电压达到±500kV及以上,容量达到2000MW及以上的海上直流输电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5173435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860933.2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高频振荡抑制方法、系统及介质,包括:构建包括滤波电容、谐振电容、谐振电感和阻尼电阻的C型滤波器;滤波电容的第一端与谐振电容的第一端、以及阻尼电阻的第一端连接,谐振电容的第二端与谐振电感的第一端连接,谐振电感的第二端与阻尼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并连接地;根据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参数和C型滤波器的元件连接关系,确定C型滤波器中各元件对应的参数值,将已确定各元件对应的参数值的C型滤波器中滤波电容的第二端并联在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交流母线处,实现对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高频振荡抑制。本发明通过由谐振电容和谐振电感构成的串联谐振支路,以减小流过阻尼电阻的电流和C型滤波器的功率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508507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765143.6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流背靠背换流站和交流变电站的联合系统,涉及换流站领域。该联合系统包括交流变电站、直流换流站、进站主路和站用配电装置,交流变电站与直流换流站并列布置,进站主路位于交流变电站和直流换流站之间;直流换流站包括沿进站主路的延伸方向依次布置的控制楼、阀厅、启动回路区域、联接变压器区域和GIS室;启动回路区域与联接变压器区域之间设置有检修道路,联接变压器区域与GIS室之间设置有运输道路,检修道路、运输道路分别与进站主路相通;交流变电站设有各级配电装置,换流站站用配电装置的接入端连接于交流变电站低压侧配电装置。两个站区的功能划分更合理,节省了工地和工程造价,同时也满足了便于运行维护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725978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510715.6
申请日:2022-05-11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采用C型滤波器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高频振荡抑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C型滤波器,S2.采集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参数,并根据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参数确定C型滤波器中各元件参数值;S3.按照步骤S2中确定的C型滤波器的各元件的参数值设定C型滤波器,并将C型滤波器接入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目标接入点;通过上述方法,能够有效抑制高频振荡,且在宽频率范围内均较好振荡抑制效果,避免了现有方法宽频率范围振荡效果差的问题。同时,由于所提方法在基频下发生串联谐振,避免基波电流流过电阻,因此具有基波损耗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600233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410273.5
申请日:2020-12-03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双端柔性直流系统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对称单极接线型式双端柔性直流系统仿真模型,所述MMC三相结构中每相有上下两个桥臂,上下两个桥臂呈量量对称分布,每个桥臂由N个子模块和和一个抗电器串联而成,且桥臂中的子模块的连接方式也是互相串联,所述每个半桥子模块中由两个IGBT模块、一个储能电容、两个反向二极管和一个旁路开关组成,由电路中的电流控制记录直流系统中的两端电压和电流,同时送端采用定有功功率和定交流电压的控制方式,受端采用定直流电压和定交流电压的控制方式,进行突发情况的测算,本发明中,换流器采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得出改模型具有高稳定性高安全性的使用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598978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407204.9
申请日:2020-12-03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9B2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输送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基于MMC拓扑结构用具有半桥子模块的仿真模型,包括MMC拓扑结构、换流站阀组和架空线,所述MMC拓扑结构是由三个完全相同的相单元构成的,每个所述相单元包括上桥臂和下桥臂,每个所述上桥臂和下桥臂均是子模块集合和一个电抗器串联构成,且上桥臂和下桥臂完全对称设置,所述子模块集合是由全桥子模块+半桥子模块或全桥子模块或半桥子模块+直流断路器构成的,所述架空线通过换流站阀组与MMC拓扑结构连接,本发明中,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可以有效的对MMC拓扑结构用具有半桥子模块进行较好的展示和演示,从而便于人员的理解或者学习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546365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811268531.3
申请日:2018-10-29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R4/6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深井型直流接地极的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深井型接地极的井口,其包括:排气管,其布置在深井内不同深度位置;井口排气结构,其位于所述井口的上方;其中,所述排气管将所述深井内产生的气体排至所述井口排气结构的同时,所述井口排气结构将所述气体排出井口。本发明提供的深井型接地极的井口,其既能适用于深井型电极井的结构,又能够满足井内产气排出的需要,以及能够满足利用周围环境向深井内补水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0086062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324651.9
申请日:2019-04-22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深井型接地极的电缆与馈电体的连接方法,包括:在接地极馈电体上设置多个馈电点分别与电缆连接;在每一个馈电点上通过金属抱箍件分别与馈电体、电缆焊接;金属抱箍件紧套在馈电体的馈电点上,金属抱箍件包括第一侧面开孔和电缆焊接孔,第一侧面开孔与馈电体焊接,电缆焊接孔与电缆焊接;通过浇筑铅包裹所有馈电连接点上的导体,以使在金属抱箍件和馈电点的表面形成铅封层;在铅封层表面浇筑环氧树脂进行封装,形成环氧树脂层进行保护;本发明通过金属抱箍件将电缆与馈电体焊接,并通过添加铅封层和环氧树脂进行封装,在保证连接可靠性的前提下,避免焊点受电极腐蚀性产物的影响,以及避免焊点直接参与电化学反应,实现防护功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