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843125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710962153.8
申请日:2017-10-16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28C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能源站循环冷却水系统,包括第一循环冷却供水系统,第一循环冷却供水系统包括冷却塔组、与冷却塔组管路连通的循环水泵组、及与循环水泵组和冷却塔组均管路连通且相互并联布置的辅机设备和凝汽器;及第二循环冷却供水系统,第二循环冷却供水系统包括冷却塔组、与冷却塔组管路连通的循环水泵组、及与循环水泵组和冷却塔组均管路连通且与辅机设备和凝汽器并联布置的制冷机组。如此不仅能够通过对两个循环冷却供水系统地整合设置形成资源共享,以满足各自冷却需要的前提下,大大减少同类设备投运数量,降低前期投资及后期运维成本,减少占用空间,同时可提高屋面可利用面积,确保屋面景观。
-
公开(公告)号:CN105019956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413305.X
申请日:2015-07-14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余热利用系统,其结构特点在于:在燃机发电机组的空气输入端设置表面式热交换器,在余热锅炉的尾部设有热水换热器;所述燃机发电机组的烟气输出端连接余热锅炉的气体输入端,余热锅炉的蒸汽输出端连接汽轮发电机组的蒸汽输入端;汽轮发电机组的冷凝水输出端连接余热锅炉的给水输入端;热水换热器的高温热水输出端连接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高温热水输入端,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低温热水输出端连接热水换热器的低温热水输入端,形成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余热利用回路和形成冷冻水回路。本发明具有降低燃气轮机进气温度、增大空气的密度、提高进气的质量和流量、使燃气轮机的出力增大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990306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409018.1
申请日:2015-07-13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68 , Y02E50/12 , Y02P60/147 , Y02T10/166 , Y02T10/32 , F25B29/00 , A01G9/24 , C12M1/107 , F02B43/10 , F02B2043/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生物质发电的联供系统,包括能量收集装置、厌氧发酵装置、燃气发电系统,所述能量收集装置输出端与所述厌氧发酵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厌氧发酵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燃气发电系统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燃气发电系统通过热电转换将产生的电能输出给所述能量收集装置。所述养殖场中产生的粪便和废水排入到所述厌氧发酵装置中进行自然发酵,如此可以大大减少动物粪便和废水的排放,减少污染,促进空气质量和水质的改善。发酵之后产生的大量沼气进入所述燃气发电系统中,通过热电转换反应后产生的电力接入所述养殖场中,可以满足养殖场内部的用电需求,而不需要外部供电,既可以实现废物利用、变废为宝,又节省了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105401985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0844412.8
申请日:2015-11-27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C6/00 , F01D15/10 , F01K23/106 , F02C6/18 , F05D2220/72 , F05D2220/74 , F05D2220/75 , F05D2220/76 , F17C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能源站气化LNG的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气化装置、燃气轮机、余热锅炉、蒸汽轮机及凝汽器,气化装置的输气口与燃气轮机的进气口连接,燃气轮机的排烟口与余热锅炉连接,余热锅炉的排汽口与蒸汽轮机的进汽口连接,蒸汽轮机的排汽口与凝汽器的进汽口连接,凝汽器的凝结水出口与余热锅炉的凝结水入口连接,凝汽器的进水口与供水管连接,凝汽器的出水口与回水管连接,回水管分成两路,其中一路与气化装置的进水口连接,另一路与蓄水池连接,蓄水池与大气联通,气化装置的出水口与供水管连接。该系统及方法不仅具有能源利用率高、电厂经济性好的优点,且能避免可燃气体被带入蒸汽循环热力系统的问题,降低人身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6869538B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710166133.X
申请日:2017-03-20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4H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分布式能源站布置结构,包括主厂房,主厂房包括相互临接的辅助厂房和汽机房,辅助厂房布置于汽机房的一侧;蒸汽轮发电机组,蒸汽轮发电机组设置于汽机房内;余热利用装置,余热利用装置紧邻布设于汽机房远离辅助厂房的一侧,且余热利用装置与蒸汽轮发电机组管路连接;及燃气轮发电机组,燃气轮发电机组布设于余热利用装置的进气端、且燃气轮发电机组与余热利用装置管路连接。如此可以避免余热利用装置(锅炉)、燃气机与主厂房之间的蒸汽、给水、冷却水等管道横跨辅助厂房,从而减少管道和线缆长度和管道压降程度,降低建造投资,提升经济性;此外还可以减少占用辅助厂房的空间,提高辅助厂房的空间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370327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854426.8
申请日:2015-11-27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C6/00 , F01D15/10 , F01K23/106 , F02C6/18 , F05D2220/72 , F05D2220/74 , F05D2220/75 , F05D2220/76 , F17C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分布式能源站LNG气化的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气化装置、燃气轮机、余热锅炉、热水换热器、蒸汽轮机及凝汽器,所述气化装置的输气口与燃气轮机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燃气轮机的排烟口与余热锅炉连接,所述余热锅炉的排汽口与蒸汽轮机的进汽口连接,所述蒸汽轮机的排汽口与凝汽器的进汽口连接,所述凝汽器的凝结水出口与余热锅炉的凝结水入口连接,所述热水换热器设置在余热锅炉的尾部,所述热水换热器的出水口与气化装置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气化装置的出水口与热水换热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系统及方法不仅具有能源利用率高的优点,而且不会出现可燃气体被带入蒸汽轮机为主的蒸汽循环热力系统的问题,降低人身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5020937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292630.5
申请日:2015-05-29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医院的分布式能源供给系统,包括市电输入端、燃气发电设备、余热锅炉和溴化锂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市电输入端和燃气发电设备的电力输出端连接电力负载供电端,形成市电和燃气发电设备互补式供电结构;燃气发电设备的高温烟气输出端通过余热锅炉连通医用蒸汽输出端和溴化锂空调机组的输入端,溴化锂空调机组输出端连通制冷/采暖负荷供给端,构成制冷/采暖负荷的供能结构;溴化锂空调机组的排水端连通生活热水输出端;形成分布式能源供给结构。本发明能够满足医院的电力、蒸汽、采暖、制冷和生活热水五种能源需求;具有能源利用合理、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和运行成本低等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878962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292595.7
申请日:2015-05-29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独立楼宇型分布式能源站结构,包括建筑结构和布置在建筑结构内的分布式能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结构毗邻供能对象设置,该建筑结构为二层或多层构造,所述分布式能源设备包括发电设备、余热利用设备、调峰设备和冷却设备,在建筑结构的各层地板中有固定连接分布式电源设备的底座,所述底座具有减振缓冲结构或纯固定式连接结构并分布在建筑结构的各层地板上,按照防噪、保温及散热方便的原则,将发电设备、余热利用设备、调峰设备和冷却设备固定连接在建筑结构的底座上,并毗邻连通供能对象,形成独立楼宇型多层分布式能源站结构。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分布式能源站结构容易造成对供能对象设备的干扰或浪费土地资源的问题,具有占地小、节省土地资源和减少土地使用费等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843125B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710962153.8
申请日:2017-10-16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28C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能源站循环冷却水系统,包括第一循环冷却供水系统,第一循环冷却供水系统包括冷却塔组、与冷却塔组管路连通的循环水泵组、及与循环水泵组和冷却塔组均管路连通且相互并联布置的辅机设备和凝汽器;及第二循环冷却供水系统,第二循环冷却供水系统包括冷却塔组、与冷却塔组管路连通的循环水泵组、及与循环水泵组和冷却塔组均管路连通且与辅机设备和凝汽器并联布置的制冷机组。如此不仅能够通过对两个循环冷却供水系统地整合设置形成资源共享,以满足各自冷却需要的前提下,大大减少同类设备投运数量,降低前期投资及后期运维成本,减少占用空间,同时可提高屋面可利用面积,确保屋面景观。
-
公开(公告)号:CN109818553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162785.5
申请日:2019-03-05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板的安装结构,包括连接杆及至少两根固定杆。固定杆的一端固定于连接杆上,以使至少两根固定杆与连接杆能够围成一安装平台。判断通信铁塔朝向太阳的方位且不被通信铁塔遮挡的位置,将固定杆的另一端安装于通信铁塔上,以使安装平台位于通信铁塔朝向太阳的一侧。光伏板能够设置于安装平台上,因此能够使得设置在安装平台上的光伏板有效朝向太阳设置且不被遮挡,使得光伏板能够充分的利用太阳能为通信铁塔供电。上述光伏板的安装结构,仅仅采用两种杆件,即固定杆与连接杆即可实现光伏板的安装平台的搭建,不仅结构简单,且可现场根据通信铁塔的设置方位进行安装,安装过程方便,适应性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