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管杆件趾端距离调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44236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30807.6

    申请日:2024-10-3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圆管杆件趾端距离调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通过获取空间点组,根据空间点组确定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将第一杆件依据空间点组进行分组排序后,确定第一杆件的测量趾端距离,其中测量趾端距离包括第一趾端距离以及第二趾端距;将测量趾端距离与预设距离阈值进行对比,当测量趾端距离不等于预设距离阈值时,对第一杆件进行调整,直至测量趾端距离与预设距离阈值相等。通过空间点组区分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后,计算测量趾端距离,从而能够通过测量趾端距离与预设而距离阈值进行对比,并调整至符合要求,自动根据杆件识别模型中的弦杆和撑杆,不需要手动做对象标识,实现CAE导管架结构建模的自动化,提高建模效率。

    一种钢柱螺栓节点处的加固装置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24830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583759.5

    申请日:2018-06-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柱螺栓节点处的加固装置,该装置包括两块截面成“U”字形的加固钢板,左右对称焊接在钢柱翼缘的拼接处,钢柱为工字型钢,加固钢板和钢柱形成一封闭形箱体。可在箱形体内浇筑纤维混凝土,以及在箱体内靠近工字型钢的区域设置钢筋。本发明克服了螺栓拼接节点螺栓侧凹凸不平无法焊接钢板进行加固的缺陷,同时保证节点处具有良好的耗能性能,满足承载力要求,简化节点施工。本发明根据大量数据和曲线特性,建立一种纤维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方程。根据纤维混凝土和钢材的应力-应变曲线,利用纤维截面法,来校核是否满足加固要求,该方法具有准确性高、计算简单的优点。

    碳纤维复合钢管混凝土柱及其建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94562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748372.2

    申请日:2014-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复合钢管混凝土柱及其建造方法,该混凝土柱包括混凝土柱本体,在所述混凝土柱本体端部包覆有碳纤维布形成碳纤维布约束区,在所述混凝土柱本体的外部还包覆有钢管形成钢管约束区,所述碳纤维布约束区与所述钢管约束区相邻。位于混凝土柱本体端部的碳纤维布约束区对混凝土柱提供环向约束力,碳纤维布具有良好的抗拉、抗剪和抗震加固作用,但其不能受压,阻断了轴力传递到钢管约束区,从而能够抑制压力对钢管的作用。混凝土柱本体部分及钢管约束区可在浇筑时完成,再通过粘贴碳纤维布形成碳纤维布约束区能够适应不同的形状,能够适应钢管混凝土柱节点结构复杂、施工困难等缺点。

    基于在线工程计算交互页面的路径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93987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833324.3

    申请日:2024-12-1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在线工程计算交互页面的路径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方法包括获取通过在线工程计算交互页面生成的包括处理参数和第一相对路径的在线处理请求,第一相对路径包括目标相对路径和在线工程计算交互页面对应的第二相对路径;若第一相对路径在目标工程项目的目录中未有对应的相对文件路径,根据第一相对路径进行针对第二相对路径对应的相对目录路径的路径格式化处理以得到目标相对文件路径;将基于处理参数处理得到的处理结果,存储至目标相对文件路径指向的位置。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使得通过在线工程计算交互页面进行的工程分析流程更接近本地软件的运行形式,有利于提高工程人员使用计算机辅助工程Web应用时的体验。

    桩基础监测设备和监测系统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69964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507534.2

    申请日:2023-05-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桩基础监测设备和监测系统。该桩基础监测设备包括连接组件、监测平台以及闪光激光雷达,连接组件用于连接桩基础,监测平台与连接组件连接,闪光激光雷达密封设于监测平台内,并用于朝向桩基础发射激光。该桩基础监测设备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桩基础和监测平台,并在监测平台内设置闪光激光雷达,闪光激光雷达能够发射激光至桩基础上,而创建其辐射范围内的3D点云数据,并一次性形成三维影像,进而能够固定对一个桩基础的某一区域的附着生物进行长期监测,其形成的三维影像能达到足够高(毫米级)的分辨率,使得附着生物清晰可辨。而且,其监测画面不受海底浮游生物和悬浮物(浊度)的影响,可近距离监测桩基础上的附着生物。

    地基验算方法及装置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166540B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711447764.5

    申请日:2017-1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基验算方法及装置,属于地基设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建物的荷载、基础面积信息以及所述岩层的强度特征,根据所述岩层的强度特征确定所述岩层的基底压力扩散角;根据所述待建物的荷载、基础面积信息以及所述基底压力扩散角确定所述待建物的基础对所述下卧土层的应力值;获取计算确定的所述地基对应的沉降变形量,判断所述应力值和所述沉降变形量是否均满足设定要求,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所述地基的验算结果。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无规范可循情况下独立基础的简化设计问题,实现了在无规范可循情况下实现对地基的验算,通过简单的方式实现基础设计,使基础设计满足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