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1471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45087.X
申请日:2023-08-17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30/018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排放流的碳信息计算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中央服务器、若干辅助服务器及分散布置在电力系统不同位置的若干碳表;所述碳表,用于采集当前碳表用于计算碳信息所需的碳表数据;所述中央服务器,用于根据各碳表在电力系统中的位置及碳表的电流方向确定若干供电支路;建立各供电支路与各辅助服务器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每一所述辅助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确定对应的待计算供电支路;获取待计算供电支路中各碳表的碳表数据,并根据所述碳表数据计算待计算供电支路的碳信息。通过实施本发明能提高碳信息的计算速度,降低中央服务器的计算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996913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0150290.1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电网能源管理设备及其方法,具体涉及电力管理技术领域,在能源储存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储存电池,且储存电池的上方安装有与能源储存外壳固定连接的支撑框板,其中支撑框板的内部安装有校对联动切断机构;联动切断机构包括安装在支撑框板内部的联动断开螺杆。本发明利用校对联动切断机构通过电流电压检测仪对连接端子进行检测供电的电流电压数值,当断路器未断开时,通过联动断开螺杆使通断端子与充电端子之间断开,确保连接端子对储存电池充电时能够自动针对异常电流电压实现智能联动断开,能源管理安全性大幅度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807596B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111112821.0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化工程造价的管理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基于历史工程的工程造价在历史工程周期的真实数据构建造价周期预测模型,并利用造价周期预测模型预测出所述现有工程的工程造价在未来工程周期的预测数据;步骤S2、判定所述未来工程周期的规划数据合理与否;步骤S3、将不合理的所述未来工程周期的规划数据进行调整。本发明可判断出初始的工程造价规划的合理性,并完成不合理的工程造价的重新规划,最终实现对工程造价根据工程进度进行阶段性调整,提高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可为企业提供最佳的工程造价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5023124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809077.8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新能源数据采集服务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前侧转动安装有箱门,所述箱体的一侧均匀设置有三组散热组件;所述三组散热组件分别包括安装在箱门一侧的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内部对称安装有风扇,所述安装框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与风扇配合使用的防尘网。本发明通过设有自动侧开机构,不仅可以在检修服务器时,在打开箱门的同时自动将侧门打开,更加便于维修人员对箱体内部进行观察和检修,能有效提高侧门开启的便捷性和检修维养的便捷性,而且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通过结构间的配合,灵活的选择是否需要在箱门打开的同时将侧门打开,有效提高了自动侧开机构的使用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03133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809083.3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智慧能源管控系统的终端数据采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开口处盖放有顶盖,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底板,且壳体的底面利用两个凸块与底板顶面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前侧部的活动杆内侧端带动连接杆在限定板在活动槽内部活动的过程中,前侧部的连接杆利用斜板带动前侧部的第二支架移动,第二支架跟随前部的连接杆同步移动时,第二支架内侧底部的齿条与圆柱块内侧的齿轮啮合从而使得整个圆柱块转动,圆柱块在前侧部齿条与齿轮的啮合配合下顺时针转动,圆柱块利用转杆带动散热扇在壳体内部的顺时针转动,利用两个散热扇顺时针转动的效果方便将壳体内部的热气通过散热槽排出,从而提高整个壳体的散热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077438B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410284273.3
申请日:2014-06-23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网大规模拓扑结构构建方法与系统,读取已存的电网拓扑关联矩阵表,获取稀疏矩阵,再利用MapReduce对稀疏矩阵处理,获得电网拓扑节点分析结果,计算电网电网拓扑岛连接关系,获得电网拓扑网络结果,最后根据电网拓扑网络结果构建电网大规模拓扑结构。整个过程中,采用严谨的处理计算和处理过程,确保构建准确,利用MapReduce扩展性的优点,简化矩阵计算复杂度,优化计算终止条件,保证大规模稀疏矩阵计算的快捷性,快速计算大范围电网的拓扑结构,以便准确的分析大电网的拓扑节点和电网拓扑岛,最终高效、精准构建电网大规模拓扑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3869192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101469.4
申请日:2014-03-18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一种智能电网线损检测方法和系统,获取智能电网的监测数据,根据监测装置的编号对监测值进行分类,得到若干个监测集。根据监测值的采样时间,利用时间协调机制提取各监测集中对应设定时间段内的监测值,根据各监测集中对应设定时间段内的监测值及预设的时空模型,计算并输出各监测集对应的线损值。将对应监测集中所有监测值对应采样周期的最小公倍数作为设定时间段的时长提取监测值,利用提取的同一设定时间段内的监测值同步计算线损,确保计算准确度。获取智能电网的监测数据并进行相关处理后计算线损,可真实的反应实际线损情况,与传统的智能电网线损检测方法相比,提高了计算准确度,降低了检测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9989267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068063.9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胡健坤 , 吉小恒 , 冯国平 , 王海吉 , 卢雪莹 , 李冠轩 , 梁芯瑜 , 付强 , 吴永琴 , 李正戈 , 郑日迅 , 黄立冬 , 胡顺荣 , 杜烨 , 方家良 , 袁水长
IPC: G06F18/25 , G06F18/2433 , G06F18/241 , G06F18/22 , G06N5/022 , G06N5/04 , G06F18/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云计算的多源数据融合方法及系统,具体涉及多源数据融合技术领域,通过获取多源数据的实时信息,利用健康评估模型生成健康评分及标签,标记数据状态与异常类别;对健康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和语义增强处理,生成结构化数据;基于知识图谱推理技术提取逻辑关系生成融合规则,并结合健康标签、数据源置信度及语义特征计算规则权重与置信度;通过语义一致性指数裁定冲突数据的融合结果,若融合结果不符合预期,则根据验证模型加载历史数据和规则,计算验证评分,与阈值比较后触发优化流程,优化健康评估模型参数、语义嵌入模型及融合规则逻辑,提高融合准确性与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723257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210309881.X
申请日:2022-03-25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行业数字化的业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通过对获取到的待评估电力业务的基础数据进行业务场景分类,并根据获得的业务场景类型,进行数字化能力体系和解决方案结构的匹配,从而自动生成电力业务的数字化解决方案,通过神经网络对业务场景进行分类,能够提高业务场景类型的识别效率,加快数字化解决方案的生成,提高了电力业务解决方案文档的生成效率。而本发明通过提供待评估电力业务的解决方案模板,实现了电力业务解决方案文档生成的数字化,从而根据获得的解决方案模板,更好地帮助工作人员进行电力业务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电力业务解决方案文档的生成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023124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0809077.8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新能源数据采集服务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前侧转动安装有箱门,所述箱体的一侧均匀设置有三组散热组件;所述三组散热组件分别包括安装在箱门一侧的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内部对称安装有风扇,所述安装框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与风扇配合使用的防尘网。本发明通过设有自动侧开机构,不仅可以在检修服务器时,在打开箱门的同时自动将侧门打开,更加便于维修人员对箱体内部进行观察和检修,能有效提高侧门开启的便捷性和检修维养的便捷性,而且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通过结构间的配合,灵活的选择是否需要在箱门打开的同时将侧门打开,有效提高了自动侧开机构的使用灵活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