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16603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91713.3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防波堤的海上风电系统,包括:防波堤、港池、第一护石、第二护石、若干海上风电机组以及电缆;所述港池设置于所述第一护石的第一侧,所述防波堤的第一侧设置于所述第一护石的第二侧,所述第二护石的第一侧设置于所述防波堤的第二侧,若干所述海上风电机组设置于所述第二护石的第二侧,每一所述海上风电机组通过所述电缆互相连接。在防波堤外沿靠海区域设置海上风电机组,充分利用了临近防波堤的相对安全海域范围,从而大大减少海上风电场所需的新增征海面积。相比同等容量的海上风电项目,本发明所涉及的海上风电系统可减少大量的征海面积,节约了宝贵的海洋资源,减少了对周边海域海上通行的影响,提高了船舶通航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950000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893205.6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厂的防洪结构,其包括堤坝及防洪围墙,所述堤坝围设于厂区周缘,所述堤坝具有顶面及与所述顶面连接的外坡面,所述外坡面设于所述厂区周缘并与厂外的路面连接;所述防洪围墙包括主墙体及固定体,所述固定体连接于所述主墙体的底端并与所述主墙体呈夹角设置,所述主墙体的底端与所述固定体共同埋设于所述顶面之下,所述主墙体的顶端凸出于所述顶面以用于拦截洪水。在堤坝占地面积一定的情况下,为了确保能够满足防洪标准要求的水位预设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加高防洪围墙的高度,则堤坝的高度可以有所降低,从而减少了堤坝的土方建设用量,并使得堤坝的外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更小,即外坡面的坡度更小,更利于行人车辆通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045337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850642.5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火防火的电缆竖井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主体支撑模块、井壁模块和封堵模块,所述主体支撑模块为矩形柱体状,所述主体支撑模块包括以型钢制成并喷涂有耐火涂料的立柱和横梁,所述立柱有竖立的四根,四根所述立柱沿矩形柱的四边位置分布,相邻的每两根立柱之间上下分布地至少连接有两根所述横梁;所述井壁模块包括以轻质耐火材料制成矩形的前壁板、第一侧壁板、第二侧壁板和后侧壁板,所述前壁板、第一侧壁板、第二侧壁板和后侧壁板分别安装在所述主体支撑模块的四周侧壁,所述封堵模块包括以膨胀性材料制成的封板,所述封板连接在同一水平位置的所述横梁之间。其模块化设计及生产,提高了产品质量,后期的维护及更换易于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16816603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0791713.3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防波堤的海上风电系统,包括:防波堤、港池、第一护石、第二护石、若干海上风电机组以及电缆;所述港池设置于所述第一护石的第一侧,所述防波堤的第一侧设置于所述第一护石的第二侧,所述第二护石的第一侧设置于所述防波堤的第二侧,若干所述海上风电机组设置于所述第二护石的第二侧,每一所述海上风电机组通过所述电缆互相连接。在防波堤外沿靠海区域设置海上风电机组,充分利用了临近防波堤的相对安全海域范围,从而大大减少海上风电场所需的新增征海面积。相比同等容量的海上风电项目,本发明所涉及的海上风电系统可减少大量的征海面积,节约了宝贵的海洋资源,减少了对周边海域海上通行的影响,提高了船舶通航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20579908U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21914574.0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厂的防洪结构,其包括堤坝及防洪围墙,所述堤坝围设于厂区周缘,所述堤坝具有顶面及与所述顶面连接的外坡面,所述外坡面设于所述厂区周缘并与厂外的路面连接;所述防洪围墙包括主墙体及固定体,所述固定体连接于所述主墙体的底端并与所述主墙体呈夹角设置,所述主墙体的底端与所述固定体共同埋设于所述顶面之下,所述主墙体的顶端凸出于所述顶面以用于拦截洪水。在堤坝占地面积一定的情况下,为了确保能够满足防洪标准要求的水位预设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加高防洪围墙的高度,则堤坝的高度可以有所降低,从而减少了堤坝的土方建设用量,并使得堤坝的外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更小,即外坡面的坡度更小,更利于行人车辆通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