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收水塔的冷却系统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333766B

    公开(公告)日:2017-07-11

    申请号:CN201510759643.9

    申请日:2015-11-09

    IPC分类号: F28F25/08 F28F25/0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位收水塔的冷却系统,包括塔芯装置,塔芯装置以高位收水塔的中心轴线为圆心,且依次向外分为三个环状分布区:内区、中区及外区,塔芯装置包括填料装置及收水装置;填料装置包括多块填料片,分布于内区的相邻填料片之间的最大间距均为a1,分布于中区的相邻填料片之间的最大间距均为a2,分布于外区的相邻填料片之间的最大间距均为a3,其中,a1﹤a2或a1﹤a3;收水装置包括多块收水斜板,分布于内区的收水斜板的长度均为L1,分布于中区的收水斜板的长度均为L2,分布于外区的收水斜板之间的长度均为L3,其中,L1﹤L2或L1﹤L3。高位收水塔的冷却系统能提高高位收水塔的冷却效率,降低冷却塔出水水温。

    高位收水塔的冷却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333766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10759643.9

    申请日:2015-11-09

    IPC分类号: F28F25/08 F28F25/0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位收水塔的冷却系统,包括塔芯装置,塔芯装置以高位收水塔的中心轴线为圆心,且依次向外分为三个环状分布区:内区、中区及外区,塔芯装置包括填料装置及收水装置;填料装置包括多块填料片,分布于内区的相邻填料片之间的最大间距均为a1,分布于中区的相邻填料片之间的最大间距均为a2,分布于外区的相邻填料片之间的最大间距均为a3,其中,a1﹤a2或a1﹤a3;收水装置包括多块收水斜板,分布于内区的收水斜板的长度均为L1,分布于中区的收水斜板的长度均为L2,分布于外区的收水斜板之间的长度均为L3,其中,L1﹤L2或L1﹤L3。高位收水塔的冷却系统能提高高位收水塔的冷却效率,降低冷却塔出水水温。

    回转式平流沉淀池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26369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40465.9

    申请日:2015-05-12

    IPC分类号: B01D21/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转式平流沉淀池,包括池体、第一隔墙、第二隔墙以及进水槽。第一隔墙、第二隔墙位于池体内,第一隔墙两端分别与池体侧壁连接。第二隔墙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隔墙中部相连,第二隔墙的另一端与所述池体侧壁相连。第一隔墙设置有第一预留孔,第一预留孔将第二沉淀区与清水区连通。第二隔墙设置有第二预留孔,第二预留孔将第一沉淀区与第二沉淀区连通。进水槽位于第一沉淀区一侧,进水槽设有配水孔,配水孔将第一沉淀区与进水槽连通。本发明池体分为沉淀区与清水区,沉淀区分为第一沉淀区与第二沉淀区,污水流动过第一沉淀区与第二沉淀区时方向回转,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平流沉淀池而言,沉淀效果更好,而且池体总平面布置简单、合理。

    一种原水处理系统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285496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155281.3

    申请日:2020-03-06

    IPC分类号: C02F9/0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水处理系统。该原水处理系统包括三层建筑物,三层建筑物的下层内安装有原水池、污泥池、原水提升泵及污泥输送泵,三层建筑物的上层内安装有絮凝反应池及沉淀池;原水提升泵连接在原水池与絮凝反应池之间、用于将原水池中的水输送至絮凝反应池内;污泥池与絮凝反应池及沉淀池连接、用于接收絮凝反应池及沉淀池中的污泥,污泥输送泵与污泥池连接。本发明的原水处理系统将原水池、絮凝反应池、沉淀池、污泥池、原水提升机整合为一座综合处理的三层建筑物,最大限度地减少建设用地,该构筑物占地面积仅为常规布置方案的40%。本发明的原水处理系统中的三层建筑物采用地上式布置,无负挖土方工程,施工周期短、受外部因素干扰少。

    电厂海水直流冷却系统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729178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121075.X

    申请日:2015-03-19

    IPC分类号: F25D1/02 F25D17/02

    CPC分类号: F25D1/02 F25D17/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厂海水直流冷却系统,包括设有进水口的进水渠、设有排水口的排水渠、循环水泵、掺混水泵、换热装置和管道,进水渠、循环水泵、换热装置和排水渠依次通过管道连接形成主冷却系统,进水渠、掺混水泵和排水渠依次通过管道连接形成掺混冷却系统,掺混水泵和排水渠之间连接有第一阀门。本发明通过设置主冷却系统和掺混冷系统,经掺混冷却系统直接输送的原海水和主冷却系统输出的温排水在排水渠进行掺混,从而降低温排水排入大海的温度。本发明无需设置冷却塔即可降低温排水进入大海的温度,减少电厂温排水的热污染,且大大减少厂区用地面积,降低初期投资和节省能耗,提高经济效益。

    一种用于高位集水设备的泵房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9023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094102.5

    申请日:2022-09-07

    摘要: 本发明涉及泵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高位集水设备的泵房,高位集水设备包括成排间隔布置的多个冷却塔,相邻两排所述冷却塔相背布置,且其进风口相对布置;各所述冷却塔内从上至下均依次设有风筒、风机、收水器、配水系统、淋水填料、集水斜板,相邻两排所述冷却塔之间的间隔内设置有集水槽;用于高位集水设备的泵房设置在地面以下,所述泵房包括进水前池、地下式泵室以及设置于地下式泵室的水泵,所述进水前池包括设置在集水槽下部的第一水池和设置在冷却塔下部的第二水池,所述第一水池与集水槽上下连通,所述第一水池与第二水池连通,所述水泵的吸水口与所述第一水池的远离第二水池的一侧连通。本发明节省厂区用地面积,缓解系统水流紊态。

    一种强制通风冷却的直流取排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108745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54491.3

    申请日:2021-11-30

    摘要: 本发明涉及发电设备冷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强制通风冷却的直流取排水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取水装置、供水装置、热交换装置、冷却塔和排水装置,其中,取水装置的取水口连接至水源,所述排水装置的排水口连接至水源,所述冷却塔为机械通风式冷却塔。本发明自天然水体取水作为冷却介质,并将温排水排至天然水体中,通过设置冷却塔,并将冷却塔设置为机械通风式冷却塔,使得经热交换装置进行热交换处理后的升温后的温排水,进入机械通风式冷却塔进行进一步冷却降温,经冷却塔排出的温排水可以降低冷却水水温,将再次冷却后的温排水排入水源,使得排放的温排水可以满足环保要求,有效避免温排水对水体产生热污染,有利于保护水生物生态环境。

    电厂海水直流冷却系统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729178B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510121075.X

    申请日:2015-03-19

    IPC分类号: F25D1/02 F25D17/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厂海水直流冷却系统,包括设有进水口的进水渠、设有排水口的排水渠、循环水泵、掺混水泵、换热装置和管道,进水渠、循环水泵、换热装置和排水渠依次通过管道连接形成主冷却系统,进水渠、掺混水泵和排水渠依次通过管道连接形成掺混冷却系统,掺混水泵和排水渠之间连接有第一阀门。本发明通过设置主冷却系统和掺混冷系统,经掺混冷却系统直接输送的原海水和主冷却系统输出的温排水在排水渠进行掺混,从而降低温排水排入大海的温度。本发明无需设置冷却塔即可降低温排水进入大海的温度,减少电厂温排水的热污染,且大大减少厂区用地面积,降低初期投资和节省能耗,提高经济效益。

    一种循环供水系统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150728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111447280.7

    申请日:2021-11-30

    IPC分类号: E03B1/02 E03B7/00 E03B7/07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厂循环水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循环供水系统,包括第一连通装置、第二连通装置和至少两组运行机组,各组运行机组均包括依次连接的循环泵组、循环水供水干管、凝汽器组、循环水排水干管、冷却塔和集水池,每两组运行机组之间均设置有第一连通装置和第二连通装置,第一连通装置的一端连接在其中一组运行机组的循环水排水干管和冷却塔之间,另一端连接在另一组运行机组的循环水排水干管和冷却塔之间;第二连通装置的一端连接在其中一组运行机组的集水池的出口管道上,另一端连接在另一组运行机组的集水池的出口管道上。本发明中,不同运行机组的冷却塔可以互为备用,从而提高循环供水系统调节的灵活性,并提高系统的安全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