栈桥防雨排水系统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939548A

    公开(公告)日:2017-07-11

    申请号:CN201710155150.3

    申请日:2017-03-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栈桥防雨排水系统,包括栈桥以及设置于所述栈桥上的输送机,所述栈桥在所述输送机两侧均设置有隔离墙,所述栈桥包括所述隔离墙之间的污水区,以及所述隔离墙外侧的雨水区;还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包括罩体、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所述罩体固定于所述输送机,所述第一挡板及所述第二挡板枢接于所述罩体两侧壁、并且分别位于所述输送机两侧,所述第一挡板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挡板的自由端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隔离墙靠近污水区的两侧壁之间的距离。所述栈桥防雨排水系统通过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阻挡来自输送机侧边的雨水,同时将雨水导流至雨水区,并且通过隔离墙将雨水区与污水区隔离开,使雨水、污水分开排放。

    用于刮板捞渣机的污泥掺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822449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1910878572.2

    申请日:2019-09-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火力发电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用于刮板捞渣机的污泥掺烧系统,捞渣室位于锅炉炉膛的下方,且锅炉炉膛的底部连通于捞渣室的顶部,刮板捞渣机位于捞渣室内,锅炉炉膛燃烧产生的高温炉渣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捞渣室内以暂存并浸泡冷却,废气源在污泥处理车间抽吸污浊废气,并通过设置在捞渣室内的喷嘴喷出,以满足锅炉炉膛底部的进气需求,且喷嘴的喷气量是可控的且便于计量,同时,喷嘴喷出的废气还能够对刮板捞渣机内的液体进行冷却降温并将热量送回锅炉炉膛,以降低刮板捞渣机内的液体温度。

    污泥掺烧系统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793041B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1910878477.2

    申请日:2019-09-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污泥掺烧系统,污泥储存于污泥料仓内,给料机驱使污泥进入污泥破碎机,以将污泥加工成能够被高压气吹动的碎块或粉末,再利用称重仓对污泥进行称量,以便控制导入锅炉炉膛的污泥量,提升电厂的发电效率,第一进气阀可将气源的高压气通入称重仓,以将称重仓内的污泥吹动至输送仓,第二进气阀可将气源的高压气通入输送仓,以将输送仓内的污泥吹动至输送仓的排料端,污泥通过输送管输送至锅炉炉膛,该系统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泥与外界空气和潮湿的燃煤接触的时间,以避免污泥吸收水分而板结,还能够避免污泥散发的异味污染外界空气,且气源能够更容易地进行湿度的人工控制。

    污泥掺烧系统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793041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0878477.2

    申请日:2019-09-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污泥掺烧系统,污泥储存于污泥料仓内,给料机驱使污泥进入污泥破碎机,以将污泥加工成能够被高压气吹动的碎块或粉末,再利用称重仓对污泥进行称量,以便控制导入锅炉炉膛的污泥量,提升电厂的发电效率,第一进气阀可将气源的高压气通入称重仓,以将称重仓内的污泥吹动至输送仓,第二进气阀可将气源的高压气通入输送仓,以将输送仓内的污泥吹动至输送仓的排料端,污泥通过输送管输送至锅炉炉膛,该系统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泥与外界空气和潮湿的燃煤接触的时间,以避免污泥吸收水分而板结,还能够避免污泥散发的异味污染外界空气,且气源能够更容易地进行湿度的人工控制。

    捞渣机溢流水回用综合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62278B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710244180.1

    申请日:2017-04-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捞渣机溢流水回用综合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当第一储水池的水位到达或超过第三水位时,将所述第一储水池的水输入第一溢水池;当第二储水池的水位到达或超过第六水位时,将所述第二储水池的水输入第二溢水池;当所述第一溢水池的水位到达或超过第八水位时,将所述第一溢水池的水输入所述第一储水池及/或所述第二储水池,及/或当所述第二溢水池的水位超过第十一水位时,将所述第二溢水池的水输入所述第二储水池及/或所述第一储水池。上述捞渣机溢流水回用综合系统控制方法,实现了将所述第一溢流水回用系统与所述第二溢流水回用系统统筹考虑、综合利用,有效的减小了向废水处理站的污水排放量,降低了废水处理站处理负担。

    溢流水回用综合系统控制方法及溢流水回用综合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062278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244180.1

    申请日:2017-04-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J1/00 C02F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溢流水回用综合系统的控制方法,当第一储水池的水位到达或超过第三水位时,将所述第一储水池的水输入第一溢水池;当第二储水池的水位到达或超过第六水位时,将所述第二储水池的水输入第二溢水池;当所述第一溢水池的水位到达或超过第八水位时,将所述第一溢水池的水输入所述第一储水池及/或所述第二储水池,及/或当所述第二溢水池的水位超过第十一水位时,将所述第二溢水池的水输入所述第二储水池及/或所述第一储水池。上述溢流水回用综合系统控制方法,实现了将所述第一溢流水回用系统与所述第二溢流水回用系统统筹考虑、综合利用,有效的减小了向废水处理站的污水排放量,降低了废水处理站处理负担。

    一种集束型灰库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482427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701134.6

    申请日:2021-06-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束型灰库,涉及灰库领域。集束型灰库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布置的灰库层、设备层和卸灰层,灰库层包括灰库外墙和分隔墙,灰库外墙围合构成容纳空间,容纳空间的水平截面为方形,分隔墙设置在容纳空间中以分隔形成至少两个灰库;至少两个灰库包括粗灰库和细灰库,粗灰库与细灰库的容积比例介于2:1至5:1之间;或者,至少两个灰库包括原灰库、粗灰库和细灰库,原灰库和粗灰库的容积之和与细灰库的容积比例介于2:1至5:1之间。无需在独立两个灰库之间预留间隙,可充分使用场地建设灰库,相邻两个灰库之间共用一个分隔墙,减小了灰库的建筑材料用量,整个集束型灰库兼顾占地面积小、灰库总容量大和节省建筑材料等优点。

    一种灰库气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27224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910260306.3

    申请日:2019-04-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灰库气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包括除尘器、灰库、第一储气设备、加热器、用于提供压缩空气的供气设备以及用于接收飞灰的储灰装置,所述供气设备、所述储灰装置和所述除尘器依次顺序相连通,所述除尘器的排灰口与所述灰库相连通,所述除尘器的排气口、所述供气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一储气设备的进气口相连通,以向所述第一储气设备内部通入压缩空气,所述第一储气设备的出气口处设置有所述加热器,且所述加热器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灰库相连通。该灰库气化系统能够回收有压力的乏气,并对其进行利用,避免直接将乏气直接排放所造成的能源浪费,有效的简化系统结构,并降低投资成本。

    用于刮板捞渣机的污泥掺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822449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0878572.2

    申请日:2019-09-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火力发电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用于刮板捞渣机的污泥掺烧系统,捞渣室位于锅炉炉膛的下方,且锅炉炉膛的底部连通于捞渣室的顶部,刮板捞渣机位于捞渣室内,锅炉炉膛燃烧产生的高温炉渣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捞渣室内以暂存并浸泡冷却,废气源在污泥处理车间抽吸污浊废气,并通过设置在捞渣室内的喷嘴喷出,以满足锅炉炉膛底部的进气需求,且喷嘴的喷气量是可控的且便于计量,同时,喷嘴喷出的废气还能够对刮板捞渣机内的液体进行冷却降温并将热量送回锅炉炉膛,以降低刮板捞渣机内的液体温度。

    捞渣机冷却水自平衡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042606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493933.3

    申请日:2015-0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捞渣机冷却水自平衡方法,捞渣机上方设有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设有可调节开度的第一进水阀,捞渣机设有溢流口,捞渣机下方设有与所述溢流口连通的渣水调节池,所述渣水调节池与捞渣机之间设有第一输送管道;所述捞渣机冷却水自平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统计捞渣机的冷却水消耗量,根据消耗量计算捞渣机的补水量;根据补水量设定第一进水阀的开度,使正常运行时捞渣机的补水量与消耗量平衡,并且捞渣机内水位维持在溢流口处;打开第一进水阀;渣水调节池收集捞渣机溢流的渣水,并通过第一输送管道将渣水输送回捞渣机进行渣水循环。本发明有效地防止捞渣机内水位降低,增强了捞渣机的抗冲击能力,提高其使用寿命和安全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