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9458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573743.8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8/23 , G06F18/2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虚拟电厂架构优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虚拟电厂的分层架构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包括:构建虚拟电厂的初始控制架构,第三层级上的多个第三节点用于表征第一类用户和第二类用户;基于枢纽拓扑连接关系和第二节点的经济价值数据对第二节点进行关键枢纽辨识,以确定用于表征关键聚合商平台的枢纽节点;进行系统解耦辨识,以确定解耦节点,将与解耦节点连接的多个第三节点作为用于表征第一类用户的自治节点;在维持枢纽节点和自治节点不变的情况下,对待调整节点进行优化,得到虚拟电厂的目标控制架构;待调整节点为初始控制架构中除枢纽节点和自治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实现了虚拟电厂在进行用户资源调度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833204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619052.8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源网荷储一体化的定容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设定预设规模值和预设时刻值;获取光伏单位功率成本值、风电单位功率成本值和储能单位容量成本值;重复执行仿真计算操作,直至当前仿真规模值与预设规模值相同;在重复执行仿真计算操作过程中计算得到目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目标可再生能源消纳率以及目标投资成本值,并根据目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目标可再生能源消纳率和目标投资成本值计算得到每一仿真规模值对应的目标容量。本发明可以计算得到不同规模值对应的目标储能的投资成本值和目标储能的容量值,最终可以通过对储能的规模的精细化定容从而确定较为合理的风电和光伏的规模,提高储能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378539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1910681555.X
申请日:2019-07-26
Applicant: 广州市供电局有限公司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层多能耦合燃气分布式综合能源规划部署方法,包括:根据园区的用户用能特性对园区内耗能数据进行分析,根据能耗分析数据对园区内用户的能源数据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别的能源进行配置方案比较,得到能源配置方案;通过算法对所述能源配置方案进行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选择计算结果更优的配置方案优化设计;获取用户对配置方案的互动信息并进行分析处理,并进行园区分布式能源的优化;本发明通过对园区内耗能数据进行分析,对配置方案进行计算优化,并根据用户的互动信息作进一步优化,全方位对配置方案进行优化,实现能源部署方案的精细度提高,并避免遗漏相关机组优化的方案和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3013904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110308692.6
申请日:2021-03-23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储能容量配置的优化方法及装置。该方法通过分析每个自然日的风力出电特性,根据风电处理特性执行相应的储能运行优化策略并模拟运行预设的时长后筛选满足预设边界条件的方案,并对各个方案进行性能评估,从而获得最优的海上风电储能容量配置的优化方案,最后根据该优化方案进行配置。该装置包括数据获取模块、条件设置模块、分析判断模块、模拟运行模块以及选择配置模块。该方法及装置能够为海上风力发电区域配置能量密度大、布局灵活的电化学储能,基于更加精细的风电出力特性研究,对电化学储能进行科学、合理地定容、优化,增强风电出力‑负荷匹配性,从而提升了海上风电储能容量配置的准确性、实用性和自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805363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1810660674.2
申请日:2018-06-25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冷热电联供系统定容方法及装置。其中,上述的冷热电联供系统定容方法,包括:获取供能对象群中各用户全年的冷负荷数据、热负荷数据和电负荷数据,根据冷负荷数据、热负荷数据和电负荷数据,获得供能对象群的各个时刻的冷负荷数据、热负荷数据和电负荷数据,根据供能对象群的类型、供能对象群的各个时刻的冷负荷数据、热负荷数据和电负荷数据对冷热电联供系统定容。以整个供能对象群为研究单位,通过对供能对象群中各用户的冷负荷数据、热负荷数据和电负荷数据的获取,以及综合考虑供能对象群的类型,对冷热电联供系统进行精确定容,定容精度更高,根据定容结果建立的冷热电联供系统的机组利用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390438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910681569.1
申请日:2019-07-26
Applicant: 广州市供电局有限公司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综合能源分布控制的园区用户的储能设计定容方法,包括:获取园区各类用户的能源数据并进行用能分析;利用整个园区的电力及热力全年逐时输出曲线;对园区用户的行为特性数据进行分析,并选择能源及储存替代方案;对园区目标及政策机制进行分析,得到边界分析以及技术经济比较参数;根据输出曲线的数据、储存替代方案和边界分析以及技术经济比较参数进行定容计算;本发明通过对园区内各类用户的能源数据进行特性分析,结合能源储存替代方案和边界限制条件,确定用户侧储能定容全局最优方案,从经济效益、技术先进评估等多方面对影响储能定容方案的因素进行分析,实现得到在全局中达到储能效益和效率最优的储能定容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0378539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681555.X
申请日:2019-07-26
Applicant: 广州市供电局有限公司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层多能耦合燃气分布式综合能源规划部署方法,包括:根据园区的用户用能特性对园区内耗能数据进行分析,根据能耗分析数据对园区内用户的能源数据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别的能源进行配置方案比较,得到能源配置方案;通过算法对所述能源配置方案进行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选择计算结果更优的配置方案优化设计;获取用户对配置方案的互动信息并进行分析处理,并进行园区分布式能源的优化;本发明通过对园区内耗能数据进行分析,对配置方案进行计算优化,并根据用户的互动信息作进一步优化,全方位对配置方案进行优化,实现能源部署方案的精细度提高,并避免遗漏相关机组优化的方案和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0284971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504828.3
申请日:2019-06-12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然气发电设备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天然气发电系统包括第一气流通道、设置在第一气流通道上的燃气轮机、与燃气轮机传动连接的第一发电机、设置在燃气轮机上游的第一气流通道上的第一降气压器,以及废热回收装置;废热回收装置包括第一水流循环通道、第一热交换器,以及第二热交换器;燃气轮机的排烟通道通过第一热交换器与第一水流循环通道进行热交换,第一降气压器与燃气轮机之间的第一气流通道通过第二热交换器与第一水流循环通道进行热交换。第二热交换器能够提升第一气流通道内经过第一降气压器降压后的气体温度;充分利用了燃气轮机产生的余热,减少了能源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05401985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0844412.8
申请日:2015-11-27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C6/00 , F01D15/10 , F01K23/106 , F02C6/18 , F05D2220/72 , F05D2220/74 , F05D2220/75 , F05D2220/76 , F17C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能源站气化LNG的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气化装置、燃气轮机、余热锅炉、蒸汽轮机及凝汽器,气化装置的输气口与燃气轮机的进气口连接,燃气轮机的排烟口与余热锅炉连接,余热锅炉的排汽口与蒸汽轮机的进汽口连接,蒸汽轮机的排汽口与凝汽器的进汽口连接,凝汽器的凝结水出口与余热锅炉的凝结水入口连接,凝汽器的进水口与供水管连接,凝汽器的出水口与回水管连接,回水管分成两路,其中一路与气化装置的进水口连接,另一路与蓄水池连接,蓄水池与大气联通,气化装置的出水口与供水管连接。该系统及方法不仅具有能源利用率高、电厂经济性好的优点,且能避免可燃气体被带入蒸汽循环热力系统的问题,降低人身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5936235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653450.1
申请日:2022-12-21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10/0875 , G06Q50/06 , G06F16/215 , G06F16/25 , G06F9/54 , G06N20/00 , G06N3/006 , G06N3/126 , G06N5/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智慧能源调度的人工智能支撑系统,平台技术架构模块和平台业务模块;所述平台技术架构模块,用于搭建智慧能源调度人工智能支撑系统的操作界面;实时发送模块调用指令至所述平台业务模块,接收并保存所述平台业务模块根据所述模块调用指令所响应的调用任务;所述平台业务模块,用于从所述平台技术架构模块接收并响应所述模块调用指令,根据所述模块调用指令执行相应的调用任务,所述调用任务包括与所述模块调用指令相对应的多能源调度优化项目和多能源调度优化方案,所述多能源包括冷、热、电和气;调用所述能源调度模块、所述智能服务模块和所述设备模型库对冷、热、电和气多能源协同的能源调度进行优化管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