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43970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010687235.8
申请日:2020-07-16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解抛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制备镍基高温合金针尖样品的电解抛光液及电解抛光方法。电解抛光液分为粗抛光电解液和精抛光电解液,二者都是由高氯酸和乙二醇丁醚组成;在粗抛光电解液中,按体积百分比计,高氯酸为8%~15%,乙二醇丁醚为92%~85%;在精抛光电解液中,按体积百分比计,高氯酸为2%~4%,乙二醇丁醚为98%~96%。电解抛光方法分为两步:第一步是粗抛,将坯料抛光至形成“颈缩”;第二步为精抛,将“颈缩”抛断,形成尖锐的针尖。本发明的电解抛光液配置简单,电解温度常温,易于操作,抛光效果显著,大幅度提高制备镍基高温合金针尖样品的效率以及进行相关三维原子探针实验的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646957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389441.7
申请日:2020-12-01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分类号: C21D1/25 , C21D6/00 , C21D9/00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22 , C22C38/24 , C22C38/26 , C23C8/02 , C23C8/1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铁素体‑马氏体钢耐铅铋腐蚀性能的预处理方法,属于核用材料的腐蚀防护技术领域。首先,对铁素体‑马氏体钢进行淬火+回火的调质热处理,随之进行表面处理,使其表面露出金属光泽,要求表面粗糙度小于1μm。其次,在室温下进行冷变形处理,累积变形量为10~40%。最后,进行高温氧化处理,氧化温度为500~650℃,氧化时间为5~50h。通过冷变形和高温氧化相结合的预处理方法,可促进铁素体‑马氏体钢表面致密性氧化膜的生成来提高耐铅铋腐蚀性能,同时变形量和高温氧化制度的合理控制又不会损伤基体的力学性能。本发明方法操作方便,成本更低,不受工件尺寸和形状的限制,便于工业化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9423586B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710756762.8
申请日:2017-08-29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的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改善7N01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时效工艺。首先对挤压态或是轧制态并经固溶处理的7N01铝合金进行自然时效处理,然后将7N01铝合金在一定温度下保温,并在保温的同时,对其施加一个拉应力。通过以上工艺,7N01铝合金的时效析出进程得以改善。本发明所适用的7N01铝合金成分为,按元素质量百分比计,锌:4.0~5.0%,镁:1.0~2.0%,铜:≤0.20%,锰:0.20~0.70%,铬:≤0.30%,锆:≤0.25%,钛:≤0.20%,钒:≤0.10%,余量为铝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在时效过程中引入一个拉应力,通过改善7N01铝合金的晶内析出相和晶界析出相形貌,显著提高7N01铝合金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475960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598114.0
申请日:2014-10-3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涉及铁镍基合金焊接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铁镍基沉淀强化奥氏体合金(J75)接头热影响区晶界液化裂纹控制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铁镍基合金接头易形成较宽贫γ′区和晶界液化裂纹的问题。采用真空电子束焊接,其工艺流程为:母材焊前处理→真空焊接室内装夹固定→焊接室抽真空→定位焊接→带电子束偏转扫描的单循环焊接→焊后修饰焊接→焊后电子束散焦扫描焊缝的工艺路线。采用本发明焊接的铁镍基合金接头,接头热影响区无贫γ′区和晶界液化裂纹形成。本发明方法焊接的铁镍基合金接头表面成形好,接头强度在980MPa以上,甚至达到1030MPa以上,与母材的强度系数可达0.9以上,接头冲击韧度αkU在980KJ/m2以上,甚至达到1020KJ/m2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305765B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310239917.2
申请日:2013-06-14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高温氧化、高强度的低活化马氏体钢,其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C:0.15-0.25%,Cr:8.0-12.0%;W:1.2-2.2%;V:0.2-0.3%;Ta:0.1-0.2%;Al:0.1-0.3%;Si:0.3-0.8%;Mn:0.3-0.7%;P≦0.01%;S≦0.005%;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本发明是在9Cr2WVTa低活化马氏体钢的基础上添加适量的Al、Si元素,合理控制C的含量,通过Al、Si及Cr的综合作用提高该类马氏体钢在高温环境下氧化膜的致密性以及与基体的附着性,从而保护基体不再进一步的氧化,提高材料的抗高温氧化性能。同时调整C含量提高该材料的强度,并保持较高的冲击韧性。本发明的低活化马氏体钢既有很好的抗高温氧化性能,同时也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278132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310287635.X
申请日:2013-07-1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抗高温氧化性能的方法,使其满足服役条件的要求。该方法是通过在低活化钢表面形成由纳米晶组成的表层来提高材料的抗高温氧化性能。特别是在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高温回火后进行表面机械碾压处理(SMGT),能够细化晶粒,增加晶界的比例,提高元素扩散速率,从而快速形成保护性氧化膜,最终起到抗氧化的作用。该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材料的抗高温氧化性能,从而解决使用温度较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273271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216235.X
申请日:2013-05-31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分类号: B23P15/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高强高导铜铬锆合金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强高导铜铬锆合金长导线的制备工艺。本发明通过对铜铬锆合金棒(线)材闪光对接焊后进行连续挤压处理细化焊缝及基体晶粒,之后进行冷变形及时效处理。该工艺能同时提高铜铬锆合金基体和焊缝的力学性能,并且使得焊缝力学性能及电学性能接近基体,解决铜铬锆合金焊接后性能降低的问题,进而制备性能优良的铜铬锆合金长导线。本发明所适用的条件为高强高导铜铬锆合金,用于连接的铜铬锆合金棒(线)材的直径范围为10-40mm。
-
公开(公告)号:CN11885418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311731507.X
申请日:2023-12-15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分类号: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48 , C22C38/58 , C22C38/34 , C22C38/00 , C22C33/04 , C21D8/00 , C21D1/18
摘要: 本发明属于核用耐热耐辐照耐腐蚀结构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液态铅铋腐蚀的高硅控锰型铁素体/马氏体钢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该高硅控锰型铁素体/马氏体钢化学成分为:0.16%≤C≤0.22%,0.9%≤Si≤1.8%,Mn≤0.2%,10.5%≤Cr≤12.5%,0.5%≤Ni≤1.8%,0.5%≤Mo≤1.0%,0.5%≤W≤1.0%,0.1%≤Nb≤0.4%,0.1%≤V≤0.4%,0.02%≤N≤0.05%,余量为铁。该材料通过降低钝化层中富Mn氧化物的比例提升了其耐LBE腐蚀性能。针对降Mn后耐热钢易出现δ铁素体增多问题,设计采用“预变形+较低温度均匀化+热成型”的工艺进行制备,通过形变储能结合较低温度均匀化,在改善合金偏析的同时减少非平衡相变形成的δ铁素体。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制备工艺,可显著降低高硅控锰型铁素体/马氏体钢中δ铁素体含量,获得兼具优异耐铅铋腐蚀性能和良好力学性能的铁素体/马氏体钢。
-
公开(公告)号:CN117431612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210822735.7
申请日:2022-07-12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分类号: C25F3/24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解抛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制备表面渗碳的钢铁材料针尖样品的电解抛光液及电解抛光方法。电解抛光液分为粗抛光电解液和精抛光电解液,其中:粗抛光电解液由高氯酸和冰乙酸组成,按体积百分比计,高氯酸为25%~40%,冰乙酸为75%~60%;精抛光电解液由高氯酸和乙二醇丁醚组成,按体积百分比计,高氯酸为5%~10%,乙二醇丁醚为95%~90%。电解抛光步骤具体为:首先使用粗抛光电解液,将坯料抛光至形成“颈缩”状,然后使用精抛光电解液进一步将“颈缩”抛断,最终形成尖锐的针尖。本发明的电解抛光液配置简单,电解温度常温,易于操作,抛光效果显著,大幅度提高制备表面渗碳体钢铁材料针尖样品的效率以及进行相关三维原子探针实验的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480952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11269892.7
申请日:2020-11-13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涉及低碳马氏体不锈钢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强高韧的含Cu低碳马氏体不锈钢及其热处理工艺。含Cu低碳马氏体不锈钢的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C≦0.06%,Cr:12~14%;Ni:3~5%;Mo:0.4~0.7%;Cu:1~2%;Si:0.3~0.6%;Mn≦1%;P≦0.04%;S≦0.03%;其余为Fe。其热处理工艺包括正火和二次回火,首先在1000~1050℃之间正火后空冷至室温得到马氏体组织,然后在640~680℃进行一次回火后,接着在580~620℃进行二次回火。热处理后材料的组织为回火马氏体、纳米级富Cu析出相和少量的逆转变奥氏体。本发明的高强高韧的含Cu低碳马氏体不锈钢通过Cu的添加以及相应的热处理工艺,改善了低碳马氏体不锈钢强度偏低的缺点,使材料同时具有较好的强度及冲击韧性,达到良好的强韧匹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