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82878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169668.9
申请日:2024-08-24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 重庆市涪陵页岩气环保研发与技术服务中心 , 重庆重交再生资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弃混凝土复合油基灰渣‑磷石膏基空心砖的增材制造方法,采用激光辅助增材制造与断层激光扫描连接砖体成型联合使用,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成型,强度高、结构可控,显著提升了产品的性能和制造灵活性。本发明制备的空心砖的抗压强度可以达到14.6MPa,密实度大、吸水性小,符合空心砖的质量标准。且本发明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制造复杂结构的空心砖,使其具有多功能化,适用于复杂结构和多功能化的产品开发。本发明以固废为原料,成本低,环保节能,工艺简便,易于推广使用。本发明为社会和环境带来突出效益,同时实现了油基钻屑灰渣等废弃物的高效资源利用,变废为宝,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95509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16167.7
申请日:2024-07-27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 重庆市涪陵页岩气环保研发与技术服务中心
IPC: C04B33/132 , C04B33/32 , C04B38/06 , C04B38/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废弃混凝土再生粉和油基钻屑灰渣低温制备发泡陶瓷的方法,以聚氨酯海绵为模板,通过优化发泡剂和硼酸钠的组合、引入低熔点固废材料,加之二次烧结制度的搭建和多温段烧结制度的建立,能够在约600℃低温条件下制备得到发泡陶瓷产品,实现发泡陶瓷的低温烧结。本发明具有生产过程节能环保减排的特征,又兼具强度高、导热率低、耐腐蚀、防水、可加工性好等优点,可集装饰性和保温性于一身,可以广泛应用了建筑墙体的保温装饰板。同时也有效解决油基钻屑灰渣等固废的综合利用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可实现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6735743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0671854.1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及食品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时检测有机固体样品中全氟化合物种类和总量的方法。该方法为:①采用湿式氧化将有机固体样品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以消除基质效应,而全氟化合物凭借其高稳定性而得以保留,再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全氟化合物的种类。②采用超临界水氧化将有机固体样品中的所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其中的全氟化合物中的氟原子被全部转化为F‑,再通过离子色谱测定F‑,进而反推全氟化合物总量。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检测方法面临的前处理繁杂、全氟化合物分离难、检测不全等问题,成功实现了复杂有机固体样品中全氟化合物的种类及总量的有效检测,对全氟化合物的污染管控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3877917B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410158904.7
申请日:2014-04-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内部边界流的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承压外管、开有若干分布孔的分布管和多孔内管;分布管介于承压外管和多孔内管之间,采用可拆卸的密封件密封管与管之间两端的环隙;多孔内管的内部为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区;承压外管上开有边界流体的进料口。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反应液预热至374~550℃从多孔内管的一端进入反应区;(2)边界流体以常温~374℃从承压外管上的进料口进入,依次穿过分布管和多孔内管进入反应区;(3)边界流体和反应物料在反应区混合、反应,最后从多孔管的另一端排出。本发明有效解决了边界流体分布不均,设备结构复杂、改进繁琐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238075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220888.9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陈忠
IPC: B29C3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资源与环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类芬顿氧化法进行高硫煤矸石脱硫的方法与系统。该方法包括:将块状的高硫煤矸石原料依次通过机械破碎和湿法球磨,获得高硫煤矸石细微粉体;然后以双氧水溶液为清洗剂,采用多级逆流清洗法将煤矸石中的硫氧化溶出转移至液相中而得以脱除。本发明以煤矸石中黄铁矿为催化剂,通过类芬顿氧化法将煤矸石中绝大部分硫元素氧化脱除,本方法脱硫过程绿色环保,处理后的煤矸石粉可以用于生产高附加值建材,经济效益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573819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010483037.X
申请日:2020-06-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IPC: C02F1/72 , C02F1/74 , C02F11/06 , C02F103/32 , C02F10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盐有机废弃物超临界水热处理的防堵剂及设备防堵的方法,所述防堵剂为非水溶性无机固体细微颗粒,替代水热设备或/和其管线壁面作为晶核的作用,所述方法是向有机废弃物中加入防堵剂和添加剂,将其调制成为均匀悬浮液或浆体;其次通过高压泵将其增压至反应所需压力,再与超临界水和氧化剂混合后达到反应所需温度,进入反应器;在反应器内,有机物发生降解反应,与此同时盐结晶于防堵剂表面,并形成颗粒混合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至底部,形成盐水浆体从下出料口排出,不含盐的气液产物从上出料口排出。本发明充分利用无机盐的结晶和溶解特性,并对其进行有效调控,避免无机盐在管线及反应器内的结垢,进而达到预防设备堵塞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1573819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83037.X
申请日:2020-06-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IPC: C02F1/72 , C02F1/74 , C02F11/06 , C02F103/32 , C02F10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盐有机废弃物超临界水热处理的防堵剂及设备防堵的方法,所述防堵剂为非水溶性无机固体细微颗粒,替代水热设备或/和其管线壁面作为晶核的作用,所述方法是向有机废弃物中加入防堵剂和添加剂,将其调制成为均匀悬浮液或浆体;其次通过高压泵将其增压至反应所需压力,再与超临界水和氧化剂混合后达到反应所需温度,进入反应器;在反应器内,有机物发生降解反应,与此同时盐结晶于防堵剂表面,并形成颗粒混合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至底部,形成盐水浆体从下出料口排出,不含盐的气液产物从上出料口排出。本发明充分利用无机盐的结晶和溶解特性,并对其进行有效调控,避免无机盐在管线及反应器内的结垢,进而达到预防设备堵塞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6513421B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611042865.X
申请日:2016-11-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 重庆矿产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水氧化处理油气田油基钻屑的节能降耗方法,包括油基钻屑热浸洗和有机废水超临界水氧化两大部分。首先利用超临界水氧化有机废水产生的余热高温流体在浸洗釜内将油基钻屑中的有机物洗脱并转移至水中,形成有机废水;有机废水经增压、预热后,与氧化剂混合进入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将有机污染物彻底氧化降解;固液产物从反应器排渣口排出,气液产物从反应器上出料口经缓冲罐进入浸洗釜,开始下一循环。本发明不引入额外能耗,将处理对象由油基钻屑转变成为有机废水,降低了超临界水氧化处理难度,减少了设备因油基钻屑中固体颗粒的存在而导致的设备磨损,节省了用于冷却高温流体所需的冷却水,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06734055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42986.4
申请日:2016-11-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 重庆矿产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9B3/00 , B09B3/0025 , B09B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基钻屑的就地处理方法,属于化工环保技术领域。本方法将油基钻屑研磨、增压、预热后,与水、氧化剂混合进入反应器;利用超临界水氧化的高效清洁特点将油基钻屑中有机物彻底氧化降解成水、二氧化碳等无机物;反应后的固体产物和气液产物在反应器内即得到分离,并分别从上、下出料口排出;排出的产物可直接排放至环境中或根据需要加以资源化利用。基于本方法开发的移动式紧凑设备,可根据需要运输至钻井现场,实现对各类油气田油基钻屑的就地处理,从源头上消除油基钻屑的环境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106513421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042865.X
申请日:2016-11-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 重庆矿产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水氧化处理油气田油基钻屑的节能降耗方法,包括油基钻屑热浸洗和有机废水超临界水氧化两大部分。首先利用超临界水氧化有机废水产生的余热高温流体在浸洗釜内将油基钻屑中的有机物洗脱并转移至水中,形成有机废水;有机废水经增压、预热后,与氧化剂混合进入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将有机污染物彻底氧化降解;固液产物从反应器排渣口排出,气液产物从反应器上出料口经缓冲罐进入浸洗釜,开始下一循环。本发明不引入额外能耗,将处理对象由油基钻屑转变成为有机废水,降低了超临界水氧化处理难度,减少了设备因油基钻屑中固体颗粒的存在而导致的设备磨损,节省了用于冷却高温流体所需的冷却水,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