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32639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1144574.8
申请日:2020-10-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集的基于机器学习的动态定价方法,采用LSTM模型作为动态定价模型,包括:A1、获取销售方提供的数据集的历史交易信息以及对所述历史交易信息从多个彼此不同的价值衡量维度提取数据集交易时状态数据的自定义配置参数;A2、根据所述自定义配置参数从历史交易信息中提取状态数据按照动态定价模型的输入需求配置为所需的训练数据,所述训练数据中设定时间区内的定价、状态数据与收益按照对应关系进行配置;A3、用训练数据训练所述动态定价模型学习根据定价和多个彼此不同的价值衡量维度对应的状态数据预测收益的能力以提供建议定价,本发明的动态定价模型能根据数据集的不同的价值衡量维度合理地为销售方提供建议定价。
-
公开(公告)号:CN105681277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511001081.8
申请日:2015-12-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63/10 , H04L5/14 , H04W28/06 , H04W28/14 , H04W74/0816 , H04W74/085 , H04W84/1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全双工无线局域网中节点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节点通过异步方式建立双工通信,所述节点包括接入节点与用户节点,其中若所述节点中的节点B向节点A发送数据包P,所述节点A接收所述数据包P的头部后,检测所述节点A是否存在需要发送给所述节点B的数据包S,若有则所述节点A将所述数据包S发送给所述节点B,建立双工通信,反之亦然;步骤2,为每个节点建立传输意图表,存储每个节点的传输意图,在所述节点进行介质访问之前,首先检测对端节点在所述传输意图表是否存在传输意图,若存在,则所述节点优先接入信道,与所述对端节点建立双工通信。本发明的节点可以更多抓住双工机会,建立双工通信,从而有效提升节点的吞吐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340338B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0810118070.1
申请日:2008-08-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移动互联网的业务流管理方法,在兼容标准移动IP协议的前提下,允许移动节点在家乡代理和主家乡地址外,同时存在多个分布式家乡代理服务器DHP和分布式家乡地址DHoA,实现以业务流为粒度的位置管理和传输路径控制。MN可为不同业务流动态选择DHP,为每个业务流服务的DHP在对应的对端通信节点附近选择,从而有效缩短移动节点和对端通信节点通信当中的端到端时延。MN在移动过程中实现以业务流为粒度的切换和传输路径控制。DHP的引入使得MN对HA的依赖性大为降低,不仅减少了家乡网络的拥塞和HA的负载,也减少了家乡网络和HA上可能的失败和故障对MN的影响,同时也便于CN所在的网络域对业务流进行监视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633111B
公开(公告)日:2010-04-28
申请号:CN200510004248.6
申请日:2005-01-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网络流量监测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高速网络业务流分类方法。该方法特别针对基于业务流的网络流量监测与分析,适合没有初始规则库的业务流监测需要,可以根据业务流定义规则以及实际网络流量自动探测新的业务流,并对业务流进行分类、更新与老化。方法采用三阶段查找方法,第一阶段采用Hash方法,尽量分散流记录的分布;第二阶段提供两种方式避免哈希冲突,一种是线性链表,另一种是查找树;最后一个阶段是线性查找与记录更新。实验结果显示单个数据包查找不成功后插入新流记录和查找成功并更新流记录信息的平均处理时间分别为1.8μs和1.3μs。
-
公开(公告)号:CN1529480B
公开(公告)日:2010-04-14
申请号:CN200310100719.4
申请日:2003-10-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领域,一种IPV6报文穿透IPV4NATs方法是一种IPV4和IPV6共存时期的网络协议转换技术,该方法主要解决以下问题:为位于一个或多个IPV4 NATs后面的IPV6/IPV4双协议主机提供通用IPV6地址配置、支持IPV6/IPV4双协议主机之间、IPV6/IPV4双协议主机和IPV6主机之间的IPV6报文通信。为了穿透IPV4NATs,IPV6报文被封装在IPV4-UDP(IPV4-UDP,IPV4 User DatagramProtocol,IPV4用户数据报协议)报文中。方法的特点:1:分配的IPV6地址为通用IPV6地址,不需要在IPV6地址中包含捕获的主机外部IPV4地址和外部端日参数,也不需要向IANA申请特定的前缀。2:通过WEB方式获取IPV6接入路由器的IPV4地址。3:支持IPV6报文穿透各种类型IPV4 NATs。
-
公开(公告)号:CN100493049C
公开(公告)日:2009-05-27
申请号:CN200510070100.2
申请日:2005-05-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IPv4/IPv6网络地址转换和协议翻译中的SIP应用层网关的实现方法,该方法包括:首先在NAT-PT系统的地址映射表中为IPv6域内的边界SIP代理(Proxy)服务器建立一条静态映射条目;NAT-PT系统识别SIP协议的数据包,将数据包送到SIP应用层网关上处理;SIP应用层网关对SIP协议的数据包的处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对SIP消息头部字段的翻译处理;第二,对SDP消息体内容的翻译处理;最后,SIP应用层网关将翻译处理后的SIP数据包发送出去。本方法可以在多种网络拓扑环境中实现,保证了IPv4网络内的SIP用户终端和IPv6网络内的SIP用户终端进行通信。
-
公开(公告)号:CN100479391C
公开(公告)日:2009-04-15
申请号:CN200310104718.7
申请日:2003-10-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网络测试与监控技术领域的分布式网络主动测试结果存储方法。分布于网络各处的测试探针运行时,动态建立树状结构存储测试结果。该结构的每一个叶子节点对应一种性能指标,分别定义实现了性能指标结果存储的统一的属性和方法,具体测试结果保存在叶子节点的子节点中并动态刷新,出现新的性能指标可通过增加新的叶子节点来扩展该树状存储结构,对测试结果的读取和设置使用SNMP网络管理协议完成。与基于文件存储方法比较,测试结果的分布式树状结构存储降低了测试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提高了测试探针的可靠性,并与已有网络管理系统相兼容。方法可应用于大规模高速网络的测试监控系统,并可无缝集成到基于SNMP的网络管理系统中。
-
公开(公告)号:CN100459610C
公开(公告)日:2009-02-04
申请号:CN03159743.2
申请日:2003-09-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网络技术,在移动IPv6网络中利用主机名、终端移动漫游技术和动态域名分配方法,让用户终端根据自身的主机名和归属网络服务提供商的域名获得动态域名解析服务,从而在终端间可直接利用域名实现端到端的访问,提供对终端用户的动态域名服务。访问可以是基于IPv6地址的访问,也可以是基于域名的访问。由于IPv6地址长度是128位,所以让用户记住这么长的地址很不方便。本发明提出一种利用终端主机名、终端移动漫游技术和动态域名分配方法,让用户终端根据自身的主机和归属网络服务提供商的域名获得动态域名解析服务,从而在终端间可直接利用域名实现端到端的访问。
-
公开(公告)号:CN101262454A
公开(公告)日:2008-09-10
申请号:CN200810104585.6
申请日:2008-04-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互联网络上的数字媒体内容进行发布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发布内容组织成内容资源包,向认证服务器提交内容发布请求报文;执行认证服务器根据内容发布请求报文选择资源服务器;返回被选中资源服务器信息和连接许可证给发布者;执行发布者使用连接许可证将内容资源包传递到被选中资源服务器。本方法提供了可靠且高效的内容发布方法,实现了系统负载动态平衡机制,降低了资源部署开销。
-
公开(公告)号:CN101198128A
公开(公告)日:2008-06-11
申请号:CN200710304652.4
申请日:2007-12-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模设备及其业务流切换方法。本发明针对多业务流在多个接口同时活跃的多模设备上进行会话传输的情况,综合考虑了网络环境参数、设备自身状况、业务流的服务质量需求以及用户的喜好,根据不用的切换场景采用不同的决策算法,为每一条业务流选择最优的网络接口进行会话传输。本发明解决了多接口设备上多业务流的切换决策问题,能够建立多业务流与多个接口之间合理的映射关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