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51787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04547.6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学设备振动抑制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相位抵消振动抑制的微振动多制冷机系统及设计方法,解决了光学设备中红外探测器制冷机的振动抑制比较复杂、振动耦合控制难、振动抑制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基于相位抵消技术,通过设计制冷机隔振机构,以及控制制冷机的上电功率和上电时间差,从而调整制冷机产生振动力的相位和幅值,使其产生的振动力相互抵消,进而达到抑制振动的目的,振动抑制的成本低,控制难度小,实现简单,同时适用于多制冷机工作的情景,灵活度高;同时,制冷机可以根据光学载荷空间布局随意摆放,在满足空间需要的同时,有效降低振动影响,适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5773612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211504548.0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冷机隔振系统,具体涉及空间光学设备多制冷机的组合隔振系统及设计方法,解决了现有隔振系统隔振效率低、空间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空间光学设备多制冷机的组合隔振系统及设计方法根据空间和隔振效率需求,可灵活选择采用串联、并联或串联与并联组合等固定方式将多台制冷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隔振,可选择多种隔振方案及隔振结构,灵活度高;同时,隔振效率高,极大限度地节省了横向空间,优化了空间布局,降低了单级隔振的难度,实现精准化隔振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5751787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211504547.6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学设备振动抑制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相位抵消振动抑制的微振动多制冷机系统及设计方法,解决了光学设备中红外探测器制冷机的振动抑制比较复杂、振动耦合控制难、振动抑制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基于相位抵消技术,通过设计制冷机隔振机构,以及控制制冷机的上电功率和上电时间差,从而调整制冷机产生振动力的相位和幅值,使其产生的振动力相互抵消,进而达到抑制振动的目的,振动抑制的成本低,控制难度小,实现简单,同时适用于多制冷机工作的情景,灵活度高;同时,制冷机可以根据光学载荷空间布局随意摆放,在满足空间需要的同时,有效降低振动影响,适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5773612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504548.0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冷机隔振系统,具体涉及空间光学设备多制冷机的组合隔振系统及设计方法,解决了现有隔振系统隔振效率低、空间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空间光学设备多制冷机的组合隔振系统及设计方法根据空间和隔振效率需求,可灵活选择采用串联、并联或串联与并联组合等固定方式将多台制冷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隔振,可选择多种隔振方案及隔振结构,灵活度高;同时,隔振效率高,极大限度地节省了横向空间,优化了空间布局,降低了单级隔振的难度,实现精准化隔振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5343824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1000040.7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IPC: G02B7/1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粘接应力的反射镜组件装配方法,以解决现有反射镜组件因胶接产生热应力和固化收缩应力,导致反射镜面形精度差,反射镜组件指标不合格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包括:1、进行初始参数设计;2、获得胶层固化收缩应力的相关参数;3、选择粘接剂;4、确定所需的粘接面积;5、获取无热化胶层厚度h;6、建立反射镜组件的有限元模型,对嵌套件刚度的结构参数和反射镜局部刚度的结构参数进行迭代优化,获得优化的嵌套件刚度的结构参数和反射镜局部刚度的结构参数;7、加工反射镜组件并镀膜,组装反射镜组件。
-
公开(公告)号:CN111076813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911407472.8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真空紫外光机系统装调方法及装置,旨在克服真空紫外光机系统反复进出真空罐导致的耗时、低效等缺点。本发明首先通过将紫外星点目标根据等效物距作离焦处理,从而无需真空腔体,即在大气环境中即可完成对真空紫外光机系统的装调工作(装调效果等效于在真空腔室内对真空紫外光学系统装调);再通过特定的控制算法,配合精密步进电机的移动进行迭代计算,以精密步进电机的位移量确定出所需修切垫圈的尺寸,从而实现自动化装调(修正探测器焦面位置),便捷高效、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1076813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407472.8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真空紫外光机系统装调方法及装置,旨在克服真空紫外光机系统反复进出真空罐导致的耗时、低效等缺点。本发明首先通过将紫外星点目标根据等效物距作离焦处理,从而无需真空腔体,即在大气环境中即可完成对真空紫外光机系统的装调工作(装调效果等效于在真空腔室内对真空紫外光学系统装调);再通过特定的控制算法,配合精密步进电机的移动进行迭代计算,以精密步进电机的位移量确定出所需修切垫圈的尺寸,从而实现自动化装调(修正探测器焦面位置),便捷高效、准确。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