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稳定性框架预埋结构件、高稳定性支撑框架及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58827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010327379.2

    申请日:2020-04-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空间光学遥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稳定性框架预埋结构件、高稳定性支撑框架及安装方法。解决传统碳纤维支撑框架稳定性较差,支撑结构局部刚度不足等问题,预埋结构件包括上连接座、套筒及下连接座;上连接座及下连接座的材料均为钛合金,套筒的材料为碳纤维材料;上连接座与下连接座分别固定在套筒的两端;上连接座及下连接座上开设注胶孔。支撑框架包括框架本体,框架本体上开设贯穿顶部与底部的预埋孔,套筒穿过预埋孔位于框架本体的空腔内;上连接座与下连接座搭接在框架本体的顶部与底部,通过向注胶孔内注胶,使框架预埋结构件固定在支撑框架上。通过在支撑框中镶嵌框架预埋结构件,提高支撑框架及整体桁架结构的刚度及稳定性。

    一种共模信号去除方法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585530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010279809.8

    申请日:2020-04-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共模信号去除方法,解决现有高共模抑制比方法难以减去共模信号,导致无法得到准确期望信号的问题。该共模信号去除方法包括,步骤一、采用同一基准电压和同一时钟,同步采集两路期望信号和共模信号,得到两路混合信号,分别记住A路信号和B路信号;步骤二、分别对A路信号和B路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步骤三、对FFT变换后的B路信号进行幅值移位和相位移位;幅值移位是将B路信号上的每一个点扩大或者缩小到原来的VA/VB倍;相位移位是将B路信号左移n个点或者右移n个点;步骤四、当B路信号的幅值移位和相位移位完成后,对FFT变换后的A路信号和步骤三处理后的B路信号做减法得到期望信号。

    一种光谱曲线受干扰程度的定性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09637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531146.4

    申请日:2020-06-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谱曲线干扰的分析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光谱曲线受干扰程度的定性分析方法,针对利用光谱成像技术获取目标光谱曲线时会受到干扰问题,通过对光谱曲线受干扰前后的定性分析,以达到干扰因素的消除以及干扰程度的主动控制。本发明通过计算原始光谱曲线与受干扰后光谱曲线的皮尔森相关系数,与不同干扰程度的阈值进行比较,评估光谱曲线受干扰的整体趋势;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计算波动曲线各点与拟合直线残差的标准差,与不同波动程度的阈值进行比较,评估光谱曲线受干扰程度的局部波动,采用两次分析的结果,对光谱曲线受干扰程度进行定性分析,获得干扰源强度与干扰程度的对应关系,实现可控干扰。

    高稳定性框架预埋结构件、高稳定性支撑框架及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58827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327379.2

    申请日:2020-04-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空间光学遥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稳定性框架预埋结构件、高稳定性支撑框架及安装方法。解决传统碳纤维支撑框架稳定性较差,支撑结构局部刚度不足等问题,预埋结构件包括上连接座、套筒及下连接座;上连接座及下连接座的材料均为钛合金,套筒的材料为碳纤维材料;上连接座与下连接座分别固定在套筒的两端;上连接座及下连接座上开设注胶孔。支撑框架包括框架本体,框架本体上开设贯穿顶部与底部的预埋孔,套筒穿过预埋孔位于框架本体的空腔内;上连接座与下连接座搭接在框架本体的顶部与底部,通过向注胶孔内注胶,使框架预埋结构件固定在支撑框架上。通过在支撑框中镶嵌框架预埋结构件,提高支撑框架及整体桁架结构的刚度及稳定性。

    一种R‑C折反式系统光机装调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53494B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510776913.7

    申请日:2015-11-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R‑C折反式系统的光机装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计次镜玻璃背面面形,并在次镜背面镀制反射膜,使次镜背面球心像与次镜玻璃反射面的球心像重合,确定主镜球心像及次镜背面球心像理论位置;2)利用主镜确定干涉仪基准,再采用干涉法,使干涉仪前焦点与次镜背面球心像的理论位置重合;3)将次镜安装在次镜框中;4)将次镜框装入系统,采用干涉法,使次镜背面球心像实际位置与干涉仪前焦点重合,完成次镜装调。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R‑C折反式光学系统的装调过程复杂,难度大、精度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改变次镜背面面形并使之与反射面球心像重合的方法,极大地降低了R‑C折反系统主、次镜,特别是次镜装调的难度。

    一种对称式柔性支撑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3532642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010300947.X

    申请日:2020-04-16

    Abstract: 为克服传统动镜支撑机构寿命短、耦合位移大、位移输出端面易倾斜、运动行程小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称式柔性支撑机构,包括四个动臂、两个固定体和一个运动体。四个动臂结构尺寸相同,均通过其中部的两个连接体与运动体相连,通过其两端部的补偿体与两个固定体相连,并且四个动臂在空间内关于运动体中心对称设置,且相邻两个动臂之间相隔90度;单个动臂上的连接体和补偿体均为柔性铰链,利用柔性铰链实现运动传递,具有无隙传动、无摩擦等优点,有效保证了机构的运动精度;单个动臂内形成双平行四边形嵌套,能有效增大动镜运动的行程且具有补偿功能,有利于提高成像光谱仪的光谱分辨率;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寿命长的优点。

    一种星载集成化摆镜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255757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011138889.1

    申请日:2020-1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星载集成化摆镜系统,解决现有星载摆镜系统体积大、无法进行主动热控实施以及反射摆镜抖动造成图像模糊的问题。本发明系统包括箱体、轴系组件、负载V镜组件、电机热控壳和遮光罩,可用于可见及短波红外光谱仪,具备扩大成像可视范围和引入定标光路两个功能。该系统采用蜗轮蜗杆间接驱动,通过精密的轴系转动实现双光谱成像仪的摆扫及在轨定标,具备力学或者发射状态下负载可以锁止、成像图像不抖动等特点。箱体的作用在于通过轴系组件承载负载V镜组件以及遮光罩。轴系组件的作用在于驱动负载V镜组件摆动并保证其处于要求的指向。

    一种基于静态实体大量程液体折射率测量仪及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55877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72115.9

    申请日:2022-12-08

    Abstract: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针对液体折射率的测量方法,存在测量精度不高,所需光学元件的成本较高,测量计算过程的公式复杂且误差较大,测量范围有限,适用范围有限等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静态实体大量程液体折射率测量仪及测量方法。该测量仪包括光源以及沿光路依次设置的前置光学准直系统、静态干涉仪系统、样品池、傅里叶变换物镜、面阵探测器;光源出射光经前置光学准直系统压缩准直后垂直入射至静态干涉仪系统,形成两束带有横向剪切量的平行光束;分束后的反射光入射至样品池,与透射光一起入射至傅里叶变换物镜,而后聚焦到面阵探测器的焦面上形成干涉条纹,在样品池中加注被测液体引起干涉条纹偏移,通过偏移量实现大量程液体折射率的测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