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5318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258988.X
申请日:2025-03-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H02J3/46 , H02J3/00 , H02J3/38 , G06Q50/06 , G06Q10/06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火电‑电解铝多时间尺度柔性协调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一个预测周期中,获取对应第一个预测周期的电解铝负荷功率;基于历史新能源数据进行预测,得到第一新能源功率;基于电解铝负荷功率、第一新能源功率以及火电机组的成本,得到火电机组的启停状态;在第二个预测周期中,基于第一次更新后的新能源数据,得到第二个预测周期内的第二新能源功率;基于第二新能源功率、火电机组的启停状态以及电解铝负荷功率,得到火电机组中各个机组的出力;在第三个预测周期中,基于第二次更新后新能源数据,得到第三新能源功率;基于火电机组中各个机组的出力以及第三新能源功率,得到电解铝生产所需能量的控制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6914717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642092.2
申请日:2023-06-0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许烽 , 霍群海 , 黄晓明 , 陆承宇 , 周国华 , 邓华威 , 陆翌 , 王松 , 丁超 , 方芳 , 孙文文 , 陈明 , 尹靖元 , 阮黎翔 , 沈奕菲 , 曹文斌 , 朱晋 , 钱政旭 , 李心宇 , 吴文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低压直流配电网架构系统以及方法和控制器设备,属于直流配电网技术领域。现有直流配电网技术中,适用场景比较单一,影响了直流配电网供电效率以及供电可靠性,也会影响系统稳定性,不利于推广使用。本发明的一种中低压直流配电网架构系统,通过设置链式中低压直流配电网架构、两端中压直流配电网拓扑架构、环形低压直流配电网架构和网格低压直流配电网架构,并通过直流变压器或/和多端口直流变换器相连接,以实现功率互济,形成能适用于多种场景的中低压直流配电网架构系统,从而能够应对中低压用户的大量无序接入,确保了直流配电网供电效率以及供电可靠性;并且本发明能够适用多种场景,系统稳定性好,利于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92140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258990.7
申请日:2025-03-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H02J3/46 , H02J3/00 , H02J3/38 , G06Q50/06 , G06Q10/06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绿电接入电解铝系统优化调配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制铝用电负荷预测功率以及历史绿电值集合;基于所述历史绿电值集合得到预测绿电值,其中所述制铝用电负荷预测功率、所述历史绿电值集合、所述预测绿电值均为基于时段或时间点的值;基于所述预测绿电值、所述制铝用电负荷预测功以及第一模型进行优化,得到制铝用电负荷实际功率以及火电机组总出力;基于制铝用电负荷实际功率以及火电机组总出力进行优化,得到各个火电机组的出力。通过本技术,实现了对电解铝系统中各部分之间能量分配的高效优化。这种优化调度促进了绿色能源的更广泛应用,还降低了电解铝系统的运行成本,并对减少碳排放做出了积极贡献。
-
公开(公告)号:CN11882158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784899.4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G06F30/27 , G06N3/0442 , G06N3/08 , G06F111/06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直流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非隔离高压直流变压器损耗预测方法、装置及介质,旨在解决非隔离高压直流变压器损耗的计算和精准预测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一种非隔离高压直流变压器损耗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于构建的变压器损耗数学模型计算非隔离高压直流变压器的损耗值;基于所述损耗值和多目标优化算法确定预测模型的模型参数,所述模型参数至少包括:时间窗口大小、批处理大小和隐藏层单元数目;基于所述损耗值和所述模型参数训练所述预测模型,直至模型收敛,基于模型输出得到损耗预测值,采用本发明的方案可以有效提高非隔离高压直流变压器损耗预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549059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144896.1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nventor: 许烽 , 霍群海 , 黄晓明 , 陆承宇 , 邓华威 , 陆翌 , 王松 , 王文勇 , 丁超 , 方芳 , 孙文文 , 陈明 , 阮黎翔 , 沈奕菲 , 曹文斌 , 钱政旭 , 李心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组网拓扑及包含该拓扑的电力系统的运行方法。本发明的拓扑为分层拓扑结构,分为高压层‑中压层‑底压层;所述的高压层,其由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构成蜂巢状高压直流组网,相邻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间采用高压三端口直流变换器进行连接;所述的中压层,其由中压直流输电线路构成蜂巢状中压直流组网,相邻中压直流输电线路间采用中压三端口直流变换器进行连接;所述的低压层,其由供配电系统和分布式电源构成蜂巢状低压直流组网,采用低压三端口直流变换器进行连接。本发明的直流组网拓扑提升了配电网的经济性、可靠性和灵活性;上述直流组网拓扑的电力系统运行控制方法,实现了电力系统低碳经济稳态运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