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49059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144896.1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nventor: 许烽 , 霍群海 , 黄晓明 , 陆承宇 , 邓华威 , 陆翌 , 王松 , 王文勇 , 丁超 , 方芳 , 孙文文 , 陈明 , 阮黎翔 , 沈奕菲 , 曹文斌 , 钱政旭 , 李心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组网拓扑及包含该拓扑的电力系统的运行方法。本发明的拓扑为分层拓扑结构,分为高压层‑中压层‑底压层;所述的高压层,其由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构成蜂巢状高压直流组网,相邻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间采用高压三端口直流变换器进行连接;所述的中压层,其由中压直流输电线路构成蜂巢状中压直流组网,相邻中压直流输电线路间采用中压三端口直流变换器进行连接;所述的低压层,其由供配电系统和分布式电源构成蜂巢状低压直流组网,采用低压三端口直流变换器进行连接。本发明的直流组网拓扑提升了配电网的经济性、可靠性和灵活性;上述直流组网拓扑的电力系统运行控制方法,实现了电力系统低碳经济稳态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8306298B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810045735.4
申请日:2018-01-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2J3/06
Abstract: 一种柔性多状态开关接入配电网的设计方法,通过模拟多场景潮流计算分析分布式电源接入后配电网节点电压越限和线路负荷重载等配电网薄弱位置,据此确定柔性多状态开关接入位置;建立以经济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的柔性多状态开关接入配电网系统优化模型,目标函数包含柔性多状态开关初始投资的年折算成本和系统运行损耗成本,同时满足各类约束条件;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改进粒子群优化方法(GA‑PSO)对含离散变量和柔性多状态开关连续变量的优化设计模型进行求解,对复杂的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进行混合编码,将遗传算法的交叉和变异操作引入到粒子群优化方法中对其改进;通过上述步骤,最终通过优化计算得到柔性多状态开关接入配电网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6914717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642092.2
申请日:2023-06-0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许烽 , 霍群海 , 黄晓明 , 陆承宇 , 周国华 , 邓华威 , 陆翌 , 王松 , 丁超 , 方芳 , 孙文文 , 陈明 , 尹靖元 , 阮黎翔 , 沈奕菲 , 曹文斌 , 朱晋 , 钱政旭 , 李心宇 , 吴文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低压直流配电网架构系统以及方法和控制器设备,属于直流配电网技术领域。现有直流配电网技术中,适用场景比较单一,影响了直流配电网供电效率以及供电可靠性,也会影响系统稳定性,不利于推广使用。本发明的一种中低压直流配电网架构系统,通过设置链式中低压直流配电网架构、两端中压直流配电网拓扑架构、环形低压直流配电网架构和网格低压直流配电网架构,并通过直流变压器或/和多端口直流变换器相连接,以实现功率互济,形成能适用于多种场景的中低压直流配电网架构系统,从而能够应对中低压用户的大量无序接入,确保了直流配电网供电效率以及供电可靠性;并且本发明能够适用多种场景,系统稳定性好,利于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183486A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810044665.0
申请日:2018-01-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柔性多状态开关,包含第一隔离变压器(T1)、第一受控电压源(D11)、直流母线稳压电容(C1)、第二受控电压源(D22)、第二隔离变压器(T2)、中央控制器;所述第一馈线(K11)与第一受控电压源(D11)通过第一隔离变压器(T1)连接;第二馈线(K22)与第二受控电压源(D22)通过第二隔离变压器(T2)连接;第一受控电压源(D11)通过直流母线电容(C1)与第二受控电压源(D22)相连接。通过对柔性多状态开关的第一受控电压源(D11)和第二受控电压源(D22)施加不同的控制方法,可以实现馈线间有功功率双向流动、无功补偿控制、短路电流抑制、潮流优化、电能质量治理等多种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306501B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810045263.2
申请日:2018-01-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具有直流故障阻断能力的MMC子模块,由电力电子器件和电容组成。多个MMC子模块组成的混联桥臂构成柔性直流输电的换流器,正常运行时可实现整流或者逆变功能。当换流器直流侧出现直流母线短路故障时,通过闭锁电力电子开关,经过钳位二极管反向串入电容实现直流母线故障隔离,改善基于箝位双子单元模块柔性直流输电直流侧短路反向电流故障隔离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306501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810045263.2
申请日:2018-01-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具有直流故障阻断能力的MMC子模块,由电力电子器件和电容组成。多个MMC子模块组成的混联桥臂构成柔性直流输电的换流器,正常运行时可实现整流或者逆变功能。当换流器直流侧出现直流母线短路故障时,通过闭锁电力电子开关,经过钳位二极管反向串入电容实现直流母线故障隔离,改善基于箝位双子单元模块柔性直流输电直流侧短路反向电流故障隔离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102159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685421.7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低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计及碳排放流的共享储能优化运行方法。针对现有共享储能运行方法并未考虑碳排放问题的不足,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计及碳排放流的共享储能优化运行方法,包括:获取可再生能源发电曲线预测数据和负荷曲线预测数据;分析共享储能电站各节点的富余或缺失功率情况;以T个时段内的总碳排放量最少为目标,建立上层模型;以充放电经济效益最大化、充放电后负荷波动最小为目标,建立下层模型;求出多目标函数最优解,最终确定共享储能电站内潮流调控装置的转移功率大小和储能设备的充放电情况。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储能设备提升可再生能源发电,兼顾经济性和碳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4825265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21646.9
申请日:2022-05-1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双向阻断能力的多端直流断路器及其控制方法。本发明的多端直流断路器包括用于连接在直线母线上的主断路器支路、与主断路器支路并联的第一负荷电流支路和第三负荷电流支路;第一负荷电流支路远离直流母线的一端为第一端口;第三负荷电流支路远离直流母线的一端为第二端口;主断路器支路远离直流母线的一端与第一负荷电流支路远离直流母线的一端之间串联第二负荷电流支路,主断路器支路远离直流母线的一端与第三负荷电流支路远离直流母线的一端之间串联第四负荷电流支路。本发明的多端直流断路器可以阻断多条线路故障,节省昂贵的主断路器数量;可以保护直流母线故障,极大地提高了断路器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306298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810045735.4
申请日:2018-01-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2J3/06
Abstract: 一种柔性多状态开关接入配电网的设计方法,通过模拟多场景潮流计算分析分布式电源接入后配电网节点电压越限和线路负荷重载等配电网薄弱位置,据此确定柔性多状态开关接入位置;建立以经济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的柔性多状态开关接入配电网系统优化模型,目标函数包含柔性多状态开关初始投资的年折算成本和系统运行损耗成本,同时满足各类约束条件;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改进粒子群优化方法(GA-PSO)对含离散变量和柔性多状态开关连续变量的优化设计模型进行求解,对复杂的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进行混合编码,将遗传算法的交叉和变异操作引入到粒子群优化方法中对其改进;通过上述步骤,最终通过优化计算得到柔性多状态开关接入配电网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9687433B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1811507683.4
申请日:2018-12-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变电站结构,包括:高压整流单元、高压直流母线及至少一第一低压负载单元,高压整流单元的输入端与配电网高压侧连接,输出端与高压直流母线连接,将高压交流电转换为高压直流电;高压直流母线由多个储能电容串联构成,储能电容存储高压直流电,并为第一低压负载单元进行供电;第一低压负载单元包括:连接本地分布式电源的第一负载单元及至少一不连接本地分布式电源的第二负载单元;第一负载单元与至少一储能电容对应设置,第一负载单元与第二负载单元连接相同的储能电容。实现了为多个直流电压等级负载进行供电,并实现对本地分布式电源多余发电量储能,避免了能源浪费,并可防止配电网馈线末端电压越限,保障末端用户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