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40452B
公开(公告)日:2011-03-16
申请号:CN200910091705.8
申请日:2009-08-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水轮发电机定子蒸发冷却系统的供排液装置,包括供液支路和排液支路。供液支路包括储液罐(3)、供液阀(10)、供液泵(11)、过渡罐(14)、供/排液电磁阀(18);储液罐(3)、供液阀(10)、供液泵(11)、过渡罐(14)、供/排液电磁阀(18)和发电机定子蒸发冷却系统的集液管(19)按照介质流动方向依次顺序连接,供液泵(11)处在所述供排液装置的最低处。排液支路中,发电机定子蒸发冷却系统的集液管(19)、供/排液电磁阀(18)、过渡罐、排液泵(8)、止回阀(7)、排液阀(5)、储液罐(3)按照介质流动方向依次顺序连接,排液泵(8)处在整个装置的最低处;整个装置的电源及控制由供排液动力/控制柜(23)提供。
-
公开(公告)号:CN1293691C
公开(公告)日:2007-01-03
申请号:CN200310114336.2
申请日:2003-11-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H02K9/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机冷却技术。提供一种水轮发电机定子绕组的强迫循环蒸发冷却装置,联接管道将定子绕组、冷凝器、压力循环泵、电液分离接头等联接成蒸发冷却回路,回路中注入蒸发冷却介质。回路中有强迫蒸发冷却介质循环的压力循环泵,定子绕组中由空心导线和实心导线组合而成的每一线棒组中包含奇数N根串联的线棒,线棒组的两引出端分别通过电液分离接头联接上绝缘引管和下绝缘引管,几个线棒组与一台冷凝器联接成一个独立的蒸发冷却支回路。本发明设计方案使电液分离接头数减少到现有技术的1/N个,不仅节约了制造成本,使安装和维护量大大减少,而且提高了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使本发明技术更易实用化。
-
公开(公告)号:CN102158013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1110058405.7
申请日:2011-03-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风力发电机定子绕组的强迫循环蒸发冷却装置,由多个蒸发冷却回路并联而成,每个蒸发冷却回路并联多个循环支路(1)。所述的循环支路(1)的前端通过绝缘接头(8)和连接管道(9)连接入集气管(2);集气管(2)与冷凝器(3)的冷却空间相连,冷凝器(3)的冷却空间与回液管(4)的入口端相连;回液管(4)的出口端连入外集液管(5),外集液管(5)与循环泵(6)的入口端相连;循环泵(6)的出口端连入内集液管(7);内集液管(7)通过绝缘接头(10)、连接管道(11)与循环支路(1)的后端相连。所述的蒸发冷却回路中注入液体蒸发冷却介质。
-
公开(公告)号:CN1995823A
公开(公告)日:2007-07-11
申请号:CN200610169891.9
申请日:2006-12-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F23J15/04
Abstract: 一种蒸发冷却烟气加热器,包括原烟气换热器(1)和净烟气换热器(2),两部分通过汽室(3)直接连接。在原烟气换热器(1)侧,原烟气将热量传递给原烟气侧换热管(6)内的循环介质(11),循环介质(11)受热蒸发,形成的蒸汽通过汽室(3)进入净烟气侧换热管(7)内,蒸汽在净烟气侧换热管(7)内将热量传递给净烟气而冷凝成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液态的介质经汽室(3)回到原烟气侧换热管(6)内,如此循环运行实现用原烟气的热量加热净烟气的目的。净烟气侧的蒸汽均压室(5)上外接真空泵(10),控制蒸发冷却系统内部的压力,控制循环介质沸点。本发明可采用多组烟气加热器串联,控制各换热器内的压力,实现多级温差换热。本发明无烟气泄漏、对主机负荷变化适应能力强、无运行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960126A
公开(公告)日:2007-05-09
申请号:CN200510086794.9
申请日:2005-11-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H02K1/20
Abstract: 一种蒸发冷却风力发电机定子,其定子密闭空间由定子壳体[20]、非磁性不锈钢隔离套筒[30]、端部密封端盖[40]、压止环[50]组成;定子铁心段[10]间的导液槽、定子绕组和定子端部绕组[90]、定子蒸发空间和空气冷凝器[80],组成蒸发冷却回路;空气冷凝器[80]通过进气管和回液管与定子壳体[20]连接,形成主冷却循环回路。定子部件损耗产生的热量传递给蒸发冷却介质,使其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内部压力所对应的饱和温度时,容器中的蒸发冷却介质汽化,产生相变吸热,经空气冷凝器冷却后再液化。本发明可使电机定子铁心温度分布均匀,且运行温度低,没有局部过热点,安全可靠,而且其结构简单易行,电机尺寸小,功率密度大。
-
公开(公告)号:CN1852646A
公开(公告)日:2006-10-25
申请号:CN200610011903.5
申请日:2006-05-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H05K7/20 , H01L23/427 , G12B15/06
Abstract: 一种功率器件的蒸发冷却散热结构,包括储液箱10、蒸发管20、冷凝器30、载板40和回液管50,两侧的蒸发管20与载板40焊接为一体,蒸发管20与冷凝器30、进气口302连接,冷凝器30的回液口303与储液箱10的回液口102通过回液管50相连;储液箱10及蒸发管20中灌入蒸发冷却介质60,蒸发冷却介质60的液面高于载板40的上界面高度;器件固定于载板40表面。载板40可以为光板,或在载板40背部横向冲出沟槽,槽底可以是圆弧状或平面状,沟槽亦可以具有一定斜度。为了加强散热可以在左右两侧的蒸发管20之间焊接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强化管2021,强化管2021嵌入载板40背部的沟槽内。本发明具有蒸发冷却传热与自然散热双重功能,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冷却效率高,无噪声。
-
公开(公告)号:CN1851908A
公开(公告)日:2006-10-25
申请号:CN200610011952.9
申请日:2006-05-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H01L23/34 , H01L23/427 , H05K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24/0002 , H01L2924/00
Abstract: 一种功率半导体器件蒸发冷却装置,其蒸发冷却散热器[1]内布置空心管道,散热器上下端部设有进液管[15]和出汽管[9],管道内充入蒸发冷却介质[10]。大功率半导体器件[2]安装在蒸发冷却散热器[1]的外侧板表面,功率半导体器件[2]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传至与器件接触的蒸发冷却散热器[1],根据沸腾换热机理,蒸发冷却介质[10]吸热,在沸点蒸发产生相变,由于密度压差在重力加速度作用下生成的流动压头,克服阻力压降形成一定流量的循环,使冷却介质在沸腾点蒸发成汽态上升到冷凝器[3]上部,并与其内的冷却循环水进行热交换冷凝成液体后,重新流回蒸发冷却散热器[1]。本发明体积小,冷却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463068A
公开(公告)日:2003-12-24
申请号:CN02122111.1
申请日:2002-05-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H02K9/20
Abstract: 本发明蒸发冷却电机的冷凝器排气和冷却液回收装置是为改进和完善电机定子蒸发冷却系统而设计的。装置安装在主冷凝器和浸泡电机定子的蒸发冷却室之间,一台压力控制器装在主冷凝器的顶部连接其冷凝空间,由该压力控制器顺序连接电磁阀、抽气泵、副冷凝器和汽液分离箱;分离出的空气经单向阀进入空气过滤器,经过滤后排出;汽液分离箱中经冷凝的液体冷却介质(冷却液)通过下端装有另一压力控制器和电磁阀的管道流回电机定子蒸发冷却室。本发明装置在主冷凝器冷凝空间压力超过设定值时排出空气,使其工作在设定的压力下,同时回收冷却液,实现电机蒸发冷却系统高效安全经济运行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416202A
公开(公告)日:2003-05-07
申请号:CN01131399.4
申请日:2001-10-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H02K9/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机冷却技术,涉及水轮发电机定子绕组的蒸发冷却装置,该装置是内部充有冷却介质的全封闭自循环系统,发电机定了绕组由空心导体和实心导体组合而成,定子绕组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上端和下端电液分离接头连接上绝缘引管和下绝缘引管;上绝缘引管通过集气管和冷凝器的冷凝空间相连,下绝缘引管通过集液管与回液管的下端相连,回液管的上端与冷凝器的冷凝空间相连;再通过上环管把整台发电机所需要的多台冷凝器并连,通过集液管使多根回液管并连。装置还设有冷凝器二次冷却水泄漏检测仪。本装置完全避免了因冷却介质泄漏破坏绕组线圈绝缘造成短路的重大事故,极大地提高了运行可靠性,并且节省了投资和运行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820738B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210295956.X
申请日:2012-08-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喷淋式电机定子蒸发冷却系统,其定子密闭空间由定子机壳(1)、隔离套筒(3)、端部密封端盖(2)组成。其喷淋系统包括布置在定子铁心(7)背部、定子铁心(7)内、定子槽底副槽内和定子绕组(6)端部四周的液体分配器(801、802、803和804)和安装在其上的喷嘴(9)。外部强迫循环系统中的循环泵(10)从定子密闭空间底部抽取蒸发冷却介质,经过滤器(11)过滤之后,通过液体分配器(801、802、803和804)送入喷嘴(9)。雾化后的蒸发冷却介质直接喷向定子各发热部件。进行热交换之后的液体蒸发冷却介质流入定子密闭空间,汽化后的蒸发冷却介质进入定子机壳(1)顶部的冷凝器(12),经冷凝器(12)冷凝之后变为液体,流回到定子密闭空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