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14613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0752053.3
申请日:2022-06-28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矿巷道围岩应力与变形的监测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巷道与第二巷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根据相对位置关系,确定监测关键区域、第一参考区域和第二参考区域,监测关键区域位于第一巷道和第二巷道之间,第一参考区域位于第一巷道远离监测关键区域的一侧,第二参考区域位于第二巷道远离监测关键区域的一侧;监测第一参考区域内的第一围岩应力信息和第一围岩变形信息;监测第二参考区域内的第二围岩应力信息和第二围岩变形信息;监测监测关键区域内的第三围岩应力信息和第三围岩变形信息。基于该方法获得的前述各项信息,能够便于监测人员及时判断相邻两个巷道的围岩的稳定性发展情况,并及时对巷道围岩做出合理的支护决策。
-
公开(公告)号:CN115167382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523229.8
申请日:2022-05-13
申请人: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六矿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发明人: 杨红旗 , 李洪彪 , 王升 , 刘付俊 , 刘靖毅 , 鄢耀 , 赵磊 , 刘宝敏 , 汪红雷 , 张留杰 , 谷满 , 李文俊 , 李宗欣 , 冯翔 , 张海生 , 刘培 , 胡许强 , 刘小超 , 张丽勇 , 傅博文 , 宁国召 , 张佐龙
IPC分类号: G05D1/02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煤矿工作人员移动路径规划方法及相关设备。该方法包括:在煤矿井下的常规光能见度小于预设常规光能见度的情况下,获取目标工作人员周侧第一检测区域内的路况红外探测信息;根据上述路况红外探测信息规划上述第一检测区域内的第一安全移动路径;基于上述第一安全移动路径生成第一导引信息;通过上述第一导引信息引导上述目标工作人员沿上述第一安全移动路径移动至第一安全位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获取路况红外探测信息并根据其规划第一安全移动路径,从而生成第一导引信息,在第一导引信息的引导下目标工作人员可以沿第一安全移动路径移动至第一安全位置,提升了目标工作人员在常规光能见度较低时转移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70966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10027849.2
申请日:2022-01-11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1L5/0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岩体应力测试的装配式传感机构,包括:若干测试单元,且若干测试单元之间通过连杆连接为一体结构,用于装入应力测试钻孔以对应力测试钻孔进行岩体应力测试;检测装置,其设置在一体结构的若干测试单元的前端,用于检测岩体应力测试钻孔的内部环境信息,并将环境信息发送至手持终端或远程服务器;至少一对行走装置,至少一对行走装置对应设置在一体结构的测试单元的两端部;其中,当检测装置检测到岩体应力测试钻孔的内部为可通行环境时,推动一体结构的若干测试单元沿岩体应力测试钻孔的深度方向发生位移,以通过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检测岩体应力测试钻孔内对应的X、Y、Z轴方向的应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014613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752053.3
申请日:2022-06-28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矿巷道围岩应力与变形的监测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巷道与第二巷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根据相对位置关系,确定监测关键区域、第一参考区域和第二参考区域,监测关键区域位于第一巷道和第二巷道之间,第一参考区域位于第一巷道远离监测关键区域的一侧,第二参考区域位于第二巷道远离监测关键区域的一侧;监测第一参考区域内的第一围岩应力信息和第一围岩变形信息;监测第二参考区域内的第二围岩应力信息和第二围岩变形信息;监测监测关键区域内的第三围岩应力信息和第三围岩变形信息。基于该方法获得的前述各项信息,能够便于监测人员及时判断相邻两个巷道的围岩的稳定性发展情况,并及时对巷道围岩做出合理的支护决策。
-
公开(公告)号:CN114370966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210027849.2
申请日:2022-01-11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1L5/0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岩体应力测试的装配式传感机构,包括:若干测试单元,且若干测试单元之间通过连杆连接为一体结构,用于装入应力测试钻孔以对应力测试钻孔进行岩体应力测试;检测装置,其设置在一体结构的若干测试单元的前端,用于检测岩体应力测试钻孔的内部环境信息,并将环境信息发送至手持终端或远程服务器;至少一对行走装置,至少一对行走装置对应设置在一体结构的测试单元的两端部;其中,当检测装置检测到岩体应力测试钻孔的内部为可通行环境时,推动一体结构的若干测试单元沿岩体应力测试钻孔的深度方向发生位移,以通过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检测岩体应力测试钻孔内对应的X、Y、Z轴方向的应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322819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249220.2
申请日:2022-03-15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分类号: G01B11/16 , G01K11/3206 , G01D5/26
摘要: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纤光栅传感器、深部巷道围岩的应变监测方法及系统,用于为深部巷道围岩的变形监测,配置了一种弱光纤光栅阵列大量程应变传感器,可精确地对深部巷道围岩的应变进行监测。光纤光栅传感器包括光纤,光纤包括光纤纤芯以及多个刻录在光纤纤芯上的光纤光栅,光纤光栅为峰值反射率低于1%的弱光纤光栅,多个光纤光栅对整条的光纤进行单元离散化以实现准分布式传感;在工作过程中,当入射光进入光纤由光纤光栅组成的传感网络且发生反射现象后,满足布拉格Bragg光栅条件波长的光波的一部分会反射回去,剩余的光波会沿着光纤纤芯继续传输至下一个光栅,通过光纤内部多次的反射以及对反射光的解调,实现光纤传感网络的传感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36565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601151.8
申请日:2023-11-28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三台阶工法施工隧道围岩稳定性演化的监测与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三台阶工法施工隧道围岩布置监测钻孔,并在监测钻孔内安装应力传感器与应变传感器;S2在监测周期内,利用配套测试仪器采集应力传感器与应变传感器信号,获取围岩应力监测数据和应变监测数据;S3根据监测数据,绘制监测周期内应力—时间关系曲线、应变—时间关系曲线、稳定应力—孔深关系曲线和稳定应变—孔深关系曲线,确定围岩应力指标值和围岩破裂区指标值;S4根据围岩应力指标值和破裂区指标值,划分围岩稳定性状态;本申请能够准确掌握软岩隧道开挖与支护全过程围岩稳定性演化规律,进而可实现隧道支护的科学决策及稳定性的长期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7211845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122917.4
申请日:2023-09-01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点顺序劈裂组合注浆锚杆,包括中空锚杆体、M对对穿注浆孔、套管和N对对穿出浆孔,M对对穿注浆孔沿中空锚杆体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在中空锚杆体上,且在中空锚杆体上形成两条平行直线,N对对穿出浆孔呈螺旋状间隔设置在套管上,以构成两条有套管的一端至套管另一端螺旋分布的螺旋孔线,任意一对对应分布的对穿出浆孔所在的直线与对应的一对对穿注浆孔所在的直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套管置于中空锚杆体内,且套管在中空锚杆体内相对于中空锚杆体可自由转动,通过旋转套管,使得一对对穿出浆孔和一对对穿注浆孔由钻孔的最深处向外依次相互对齐,进而达到多次顺序劈裂注浆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60553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19065.2
申请日:2023-11-15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分类号: E21F17/18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深部煤矿工作面应力场反演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布设离散应力测点:顺槽开拓阶段在煤壁侧布置离散应力监测测孔进行应力监测;S2布设主动光纤震动传感探头:在已开拓巷道布置主动光纤震动传感探头,接收未开拓巷道掘进过程中主动激发产生的震动波;S3布设被动光纤震动传感探头:在工作面推进前,在工作面附近巷道布置被动光纤震动传感探头;S4信息的采集与传输;S5工作面三维应力场反演:通过接收工作面推进过程中产生的微震信号与散点应力监测数据修正应力场反演结果,绘制工作面动态三维应力场;本申请实现了深部高应力工作面应力场准确反演并实现了对工作面应力场实时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55702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620940.X
申请日:2023-05-3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巷道支护精准介入方法,利用巷道围岩破裂区、应力测试技术对巷道围岩的破裂区及应力状态进行监测,根据监测数据判断巷道围岩应力峰值位置及破裂区边界位置,确定围岩破裂区范围指标Rf、围岩损伤区范围指标Rd、围岩应力上升区范围指标Ru、围岩应力下降区范围指标Rl,从而确定巷道支护参数,并根据巷道围岩破裂区发展速度指标tf和应力场发展速度指标ts确定支护措施的介入时机,根据巷道围岩稳定性状态精准确定支护介入方案,充分发挥支护措施的支护效能,显著提高支护效率,降低支护成本,实现支护结构与围岩的耦合作用与协同控制,保证深部巷道的长期稳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