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3602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30973.X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圆极化天线单元,包括高频介质板、设置于高频介质板的第一表面的中心处的辐射贴片、设置于高频介质板的第二表面的天线反射铝板、以及设置于天线反射铝板的第二表面的中心处的SMA连接器。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天线立体阵,包括支撑架、圆极化天线单元以及转接层。其中,支撑架包括顶面和多个支撑梁,且该顶面为一平面,支撑梁则围绕顶面等轴分布,且支撑梁为多段折弯结构,其中,第一段连接至顶面的边沿,第N段连接至安装法兰,且第一段至第N‑1段中,各段的法向量不相交。圆极化天线单元安装于顶面及支撑梁的第一段至第N‑1段,形成多层天线结构。转接层则安装于支撑梁的第N段。
-
公开(公告)号:CN111207895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032344.6
申请日:2020-01-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遥感微纳卫星地面振动实验系统包括带有载荷平台一体化数据处理平台的卫星,安装于卫星顶面的悬吊系统及工业相机,安装于星载相机上的微振动传感器,安装于卫星内部的动量轮组件及微振动数据处理单元,以及放置于卫星正前方的标准标靶。本发明还公开一种遥感微纳卫星地面振动实验方法,利用工业相机对标靶进行同步成像,并利用光学成像数据对地面卫星微振动进行反演,然后与微振动传感器实时测试结果进行比对,以实现对微振动测试结果的逆向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16706518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25251.5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一种X波段宽带宽赋形双臂螺旋天线,包括骨架、双臂金属螺旋线、同轴导体、圆形接地板以及SMA连接器,所述骨架采用聚酰亚胺材料一体加工而成,由上至下分为圆锥部分和圆柱部分,所述圆锥部分缠绕有所述双臂金属螺旋线1~2圈,所述圆柱部分缠绕有所述双臂金属螺旋线2~4圈,所述双臂金属螺旋线线长等于工作波长的整数倍。本发明能够缩减螺旋天线尺寸,实现圆极化特性,满足微小卫星X波段测控天线的宽覆盖圆极化特性和收发合一宽带工作的要求,且天线结构紧凑坚固,易于加工装配,满足星载天线的结构设计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816889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112136.0
申请日:2019-11-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遥感微纳卫星系统,包括载荷、平台、星敏感器、太阳帆板及帆板支撑结构,平台安装于载荷的外围,载荷包括相机和承力筒,承力筒为两端开口的圆柱体,相机固定于承力筒的内部,并通过一端的开口对地观测成像,生成光学载荷数据,平台通过另一端的开口与承力筒固定连接;平台本体为一两端开口的长方体,长方体的侧面具有一孔,孔与承力筒的开口连接,平台本体内容置有多个组件,多个组件用于处理卫星平台信息;星敏感器用于卫星在轨的姿态敏感和测量,获取卫星姿态数据,固定于承力筒的外侧面;太阳帆板与长方体的底面正相对,用于向遥感微纳卫星系统提供电能;帆板支撑机构用于太阳帆板和平台本体之间的支撑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1207895B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010032344.6
申请日:2020-01-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遥感微纳卫星地面振动实验系统包括带有载荷平台一体化数据处理平台的卫星,安装于卫星顶面的悬吊系统及工业相机,安装于星载相机上的微振动传感器,安装于卫星内部的动量轮组件及微振动数据处理单元,以及放置于卫星正前方的标准标靶。本发明还公开一种遥感微纳卫星地面振动实验方法,利用工业相机对标靶进行同步成像,并利用光学成像数据对地面卫星微振动进行反演,然后与微振动传感器实时测试结果进行比对,以实现对微振动测试结果的逆向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10816889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911112136.0
申请日:2019-11-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遥感微纳卫星系统,包括载荷、平台、星敏感器、太阳帆板及帆板支撑结构,平台安装于载荷的外围,载荷包括相机和承力筒,承力筒为两端开口的圆柱体,相机固定于承力筒的内部,并通过一端的开口对地观测成像,生成光学载荷数据,平台通过另一端的开口与承力筒固定连接;平台本体为一两端开口的长方体,长方体的侧面具有一孔,孔与承力筒的开口连接,平台本体内容置有多个组件,多个组件用于处理卫星平台信息;星敏感器用于卫星在轨的姿态敏感和测量,获取卫星姿态数据,固定于承力筒的外侧面;太阳帆板与长方体的底面正相对,用于向遥感微纳卫星系统提供电能;帆板支撑机构用于太阳帆板和平台本体之间的支撑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216529345U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23350754.4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圆极化多层微带天线单元,包括金属腔体、第一高频介质基板、第二高频介质基板、第一辐射贴片、第二辐射贴片、天线馈针以及SMA连接器。其中,金属腔体为圆柱形空腔,第一高频介质基板设置于金属腔体的第一表面,第二高频介质基板设置于金属腔体的内部,且与第一高频介质基板平行,第一辐射贴片及第二辐射贴片分别置于所述第一高频介质基板的第一面及第二高频介质基板的第二面的中心处,第一辐射贴片为圆形,第二辐射贴片为具有对称凹槽的圆形,天线馈针连接至第二辐射贴片,以及SMA连接器连接至天线馈针。采用多个圆极化多层微带天线单元分多圈安装与球形支撑架上可进一步构成圆极化多层微带天线立体阵。
-
公开(公告)号:CN106534035B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611115883.6
申请日:2016-12-07
Applicant: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H04L27/26
Abstract: 一种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定时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选择最长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构造训练符号,所述训练符号具有前后相反的两部分,总长度为N,前半部分N/2与后半部分N/2相反,同时每个N/2部分中的两部分N/4呈共轭反对称;进一步改进训练符号的时域结构,使所述时域结构成为双重共轭反对称的结构;将改进后的训练符号按照定时同步度量函数进行计算,获得时域度量结果。上述方法能够消除定时位置的相关峰值,不会出现平台效应,同时旁瓣现象也得到了很好的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06789808B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611095208.1
申请日:2016-12-02
Applicant: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频谱利用率的ICI自消除通信方法,包括:步骤一、序列发生器发送由N个序列组成的子载波序列组X0(k),0≤k≤N‑1,k为波数,N为偶数;步骤二、对X0(k)进行调制处理,对奇数项不作处理,偶数项映射为与相邻项差的二分之一;步骤三、调制处理后,接收端接收到的第k个子载波序列组为Y(k)、第k+1个子载波序列组为Y(k+1),对这两个序列组做解映射处理:Y'(k)=2[Y(k)‑Y(k+1)]。
-
公开(公告)号:CN107733822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0936126.3
申请日:2017-10-10
Applicant: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H04L25/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子载波调制的抑制ICI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发射端的序列发生器发送一组N个序列的子载波序列组,经IFFT运算器之后得到x(n);步骤S2、对x(n)分为3路,在分别进行取反并左移1位、取反并右移1位、乘以2之后得到3路不同的序列,合并得到子载波序列组x′(n);步骤S3、x′(n)的奇、偶数序列分别进行抽取,得到两个N/2序列的子载波序列组;步骤S4、将所述子载波序列组依次按时分复用方式向接收端发送;步骤S5、将步骤S4的输出通过解复用器,将后一个接收到的信号中的各个序列分别插入前一个接收到的信号中相应序列的后面;步骤S6、将步骤S5的输出经过N点的IFFT运算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