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气机连通式收缩缝机匣处理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286394B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610895514.7

    申请日:2016-10-14

    IPC分类号: F04D29/4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气机连通式收缩缝机匣处理方法及装置,在压气机机匣壁面沿周向开设多个离散收缩缝,缝深方向沿着压气机的径向;收缩缝沿轴向截面积逐渐增大,并且收缩缝后端宽度和前端宽度的比值沿径向逐渐降低;同时,收缩缝后部沿径向截面积逐渐缩小,收缩缝前部沿径向截面积逐渐增大;在各收缩缝的后部之间开设连接通道,将离散收缩缝连通。从叶片通道下游进入收缩缝的亚音气流在缝内的径向和轴向收缩流道内加速后,从上游重新射入叶片通道,有利于吹除叶顶低能泄漏流。各个收缩缝内的流体能够通过连接通道进行交换,不同位置收缩缝内的回流量可根据叶顶周向压力分布自我调整,从而能够有效降低不同周向位置的堵塞,提高压气机的稳定工作范围。

    一种跨音速轴流压气机机匣周向槽组合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40356A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810013951.0

    申请日:2018-01-0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音速轴流压气机机匣周向槽组合设计方法,采用分析模型对泄漏流的掺混损失进行定量评价,避免了采用枚举法对多种周向槽组合方案进行大量数值模拟,大幅提高了组合方案的设计效率。具体的技术手段是:一、依据光壁机匣的数值模拟结果,对叶尖泄漏流进行分段处理;二、采用控制体分析方法,由控制方程组求解得到各段泄漏流对应的掺混损失;三、对比各段间隙对应的当量损失系数,依据损失系数的大小对各段进行排序,在损失系数较大的区间布置周向槽,得到效率较优的周向槽组合方案。本发明可用于跨音速轴流压气机的机匣处理优化设计研究,尤其适合用于评价机匣处理引起的压气机峰值效率损失。

    一种转子机匣分离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673092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610036819.2

    申请日:2016-01-20

    IPC分类号: F01D11/16 F01D21/00 F01D25/2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子机匣分离装置,该转子机匣分离装置用于分离机匣和转子,支撑机构支撑第一对分机匣和第二对分机匣,使第一、第二对分机匣只能沿水平方向移动,动作机构与支撑机构配合,将第一、第二对分机匣密封对接,当转子机匣发生碰摩时,使第一、第二对分机匣沿水平方向分离,实现第一、第二对分机匣与转子之间的分离,本发明能够在发生碰摩时,快速地、平稳地、完全地将对分机匣和转子分离,从而有效防止了强烈碰摩作用对转子机匣系统的破坏。

    一种全工况范围内的压气机叶顶间隙与机匣形状主动控制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5840549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190920.3

    申请日:2016-03-30

    IPC分类号: F04D29/42 F04D29/28 F04D27/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工况范围内的压气机叶顶间隙与机匣形状主动控制机构,在压气机工况变化的情况下,结合气动性能与叶顶间隙监测,闭环控制压气机的叶顶间隙大小与机匣形状,旨在提高压气机全工况范围内的气动与结构稳定性。本发明的压气机叶顶间隙与机匣形状主动控制机构,主体结构包括叶顶间隙测量系统、波纹型内机匣、蜗轮蜗杆传动机构、步进电机、外机匣。其中叶顶间隙测量系统用于监测叶顶间隙δ;波纹型内机匣用于调节叶顶间隙大小与机匣形状;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用于拉伸或压缩波纹型内机匣;步进电机用于驱动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外机匣用于压气机流道的隔离密封与转动件的安全防护;波纹型内机匣波谷内壁面直径DINmin与叶顶间隙δ、叶轮叶顶直径DBTop满足关系式DINmin=DBTop+2δ;波纹型内机匣在叶顶轴向弦长c范围内的波数NTop=5~6;波纹型内机匣的波纹深度h与叶顶轴向弦长c满足关系式h=A·c/100,其中A=10~50;波纹型内机匣的波纹开口宽度w与叶顶轴向弦长c满足关系式w=B·c/100,其中B=10~15;本发明适用于全工况范围内主动调节压气机叶顶间隙与机匣形状,提高压气机的气动与结构稳定性。

    一种五孔探针数据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96223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610304865.6

    申请日:2016-05-10

    IPC分类号: G06F17/1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五孔探针应用效率的数据处理方法,这是一种基于三元插值的五孔探针数据处理方法。假设马赫数值,将马赫数、偏角和俯仰角校准压力系数作为已知量,代入探针校准数据,采用三元插值获得偏角和俯仰角。然后,将马赫数、偏角、俯仰角作为已知量,采用三元插值分别获得总压和静压特性系数。其次,由实验测量值、总压和静压特性系数代入总压特性系数、静压特性系数公式,计算得到总压、静压和马赫数。最后,将得到的马赫数值与马赫数假设值进行差值,并迭代计算直至差值小于设定的精度值。这种新型数据处理方法不但能够快速、便捷地将五孔探针实验测得的压力数据转换为流场速度大小和方向,而且还能提高数据插值精度。

    一种跨音速轴流压气机机匣周向槽组合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40356B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810013951.0

    申请日:2018-01-0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音速轴流压气机机匣周向槽组合设计方法,采用分析模型对泄漏流的掺混损失进行定量评价,避免了采用枚举法对多种周向槽组合方案进行大量数值模拟,大幅提高了组合方案的设计效率。具体的技术手段是:一、依据光壁机匣的数值模拟结果,对叶尖泄漏流进行分段处理;二、采用控制体分析方法,由控制方程组求解得到各段泄漏流对应的掺混损失;三、对比各段间隙对应的当量损失系数,依据损失系数的大小对各段进行排序,在损失系数较大的区间布置周向槽,得到效率较优的周向槽组合方案。本发明可用于跨音速轴流压气机的机匣处理优化设计研究,尤其适合用于评价机匣处理引起的压气机峰值效率损失。

    一种串联供电的薄膜热阻式热流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6768493B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611098487.7

    申请日:2016-12-04

    IPC分类号: G01K17/0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热流测量的串联供电的双层热阻式热流传感器,其主体结构呈膜状或薄片状,为四层叠加形式,最下层为片状基体,从下至上依次为下受感部层、热阻层和上受感部层。两个受感部层、导线和热阻层均为膜状,两个受感部均为四线制热电阻传感器,其供电导线串联,采用同一个恒流电源串联供电,热阻层厚度和导热率已知。测量时,将热流计贴在被测物体表面,分别测得两个受感部的温度,通过温度差、热阻层的厚度和导热率,便可以计算得到垂直于被测物体表面的热流量。由于两个热电阻传感器采用同一个恒流电源串联供电,不但可以减少一个电源,还能有效避免供电电源误差对测量造成的不利影响,明显提高热流测量的精度。

    一种全工况范围内的压气机叶顶间隙与机匣形状主动控制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5840549B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610190920.3

    申请日:2016-03-30

    IPC分类号: F04D29/42 F04D29/28 F04D27/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工况范围内的压气机叶顶间隙与机匣形状主动控制机构,在压气机工况变化的情况下,结合气动性能与叶顶间隙监测,闭环控制压气机的叶顶间隙大小与机匣形状,旨在提高压气机全工况范围内的气动与结构稳定性。本发明的压气机叶顶间隙与机匣形状主动控制机构,主体结构包括叶顶间隙测量系统、波纹型内机匣、蜗轮蜗杆传动机构、步进电机、外机匣。其中叶顶间隙测量系统用于监测叶顶间隙δ;波纹型内机匣用于调节叶顶间隙大小与机匣形状;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用于拉伸或压缩波纹型内机匣;步进电机用于驱动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外机匣用于压气机流道的隔离密封与转动件的安全防护;波纹型内机匣波谷内壁面直径DINmin与叶顶间隙δ、叶轮叶顶直径DBTop满足关系式DINmin=DBTop+2δ;波纹型内机匣在叶顶轴向弦长c范围内的波数NTop=5~6;波纹型内机匣的波纹深度h与叶顶轴向弦长c满足关系式h=A·c/100,其中A=10~50;波纹型内机匣的波纹开口宽度w与叶顶轴向弦长c满足关系式w=B·c/100,其中B=10~15;本发明适用于全工况范围内主动调节压气机叶顶间隙与机匣形状,提高压气机的气动与结构稳定性。

    一种低进气度部分进气涡轮级间过渡段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73097B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610235872.5

    申请日:2016-04-15

    IPC分类号: F01D25/3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进气度多级部分进气涡轮级间过渡段结构及其设计方法,该过渡段内、外端壁半径沿轴向保持不变,仅在过渡段周向方向减速扩压;顺着气流预旋方向的过渡段周向侧壁面扩压能力大于另一侧周向壁面扩压能力。为克服由部分进气导致的过渡段进口顺着气流预旋方向侧壁面处的逆压梯度,该侧周向壁面先收缩后扩张,通过加速气流的方式克服部分进气导致的逆压梯度,减小过渡段流动损失。该发明可以直接用于低进气度多级部分进气涡轮级间,气流进入过渡段后,在过渡段周向方向减速扩压增加气体体积流量,进而提升过渡段后面级涡轮进气度,后面级涡轮气动性能由此得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