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187141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811362319.3
申请日:2018-11-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由甲醇和/或二甲醚制备对二甲苯联产汽油的方法,属于化学化工领域。所述由甲醇和/或二甲醚制备对二甲苯联产汽油的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a)使含有甲醇和/或二甲醚的原料与催化剂接触反应,得到混合物;从所得混合物中分离出含有苯和甲苯的组分、含有对二甲苯和汽油组分的产物;b)将所述含有苯和甲苯的组分返回步骤a),与含有甲醇和/或二甲醚的原料共进料反应。根据本申请所述的方法通过将甲醇和/或二甲醚转化反应产物中的含有苯和甲苯的组分分离并返回进料中继续反应而有效提高了对二甲苯的选择性和收率。此外,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活,实施可行性强,而且可节约成本,提高生产经济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786904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710287735.0
申请日:2017-04-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制低碳烯烃联产对二甲苯的催化剂的原位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磷试剂和硅烷化试剂与反应器中的分子筛接触,原位制备所述制低碳烯烃联产对二甲苯的催化剂;所述反应器为制低碳烯烃联产对二甲苯的反应器。该方法通过直接在反应系统中进行催化剂制备,简化了整个化工生产的流程,节省了催化剂制备和转移步骤,易于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7814690A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610826593.6
申请日:2016-09-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41/01 , C07C29/10 , C07C43/10 , C07C31/2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乙二醇单甲醚的转化方法,具体地,一种乙二醇单甲醚在液相或气液混合状态下转化为乙二醇、乙二醇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含有ZSM-11分子筛、ZSM-22分子筛、ZSM-23分子筛、硅铝分子比为15-50的MCM-22分子筛、MCM-56分子筛、MCM-49分子筛、SAPO-5分子筛、SAPO-11分子筛和SAPO-34分子筛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催化剂。根据本本发明的方法具有反应温度低、选择性高、催化剂寿命长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268247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510267411.1
申请日:2015-05-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甲醛的催化吸收方法,从含有甲醛的气相物料中将甲醛吸收到液体吸收剂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吸收剂与固体催化剂接触;所述固体催化剂不溶于所述液体吸收剂。本申请还公开了上述方法在甲醛生产中的应用。本申请还公开了采用上述方法的甲醛生产方法。采用本申请的方法,可以更低的温度进行吸收过程,更有利于得到高浓度的甲醛溶液,同时也可以减小所需要的吸收塔理论板数。
-
公开(公告)号:CN103157502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210120985.2
申请日:2012-04-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9/405 , B01J2229/186 , B01J2229/32 , C07C1/20 , C07C1/22 , C07C2523/10 , C07C2529/06 , C07C2529/40 , Y02P20/52 , Y02P30/42 , C07C11/04 , C07C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甲醇和/或二甲醚制取乙烯丙烯的催化剂、其制法及应用,其中采用稀土金属和硅烷化联合改性的中孔分子筛催化剂,首先甲醇和/或二甲醚进料与催化剂反应生成碳氢化合物,将该碳氢化合物按C1-C5组分和C6以上组分分离,然后将C6以上组分返回反应器进料口与甲醇和/或二甲醚混合进料,并按此循环操作,最终获得C1-C5产物,其中乙烯和丙烯在C1-C5组分中选择性可以达到90重量%以上,从而实现甲醇和/或二甲醚转化制取乙烯丙烯的最大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456784B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0710179408.X
申请日:2007-12-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 Y02P20/584
Abstract: 一种甲苯与甲基化试剂制对二甲苯联产低碳烯烃的方法,采用移动床反应工艺,在反应器顶部连续加入颗粒状催化剂,随着反应的进行,催化剂逐渐下移,最后自底部连续流出到再生器再生。原料甲苯和甲基化试剂进入汽化器混合气化后进入反应器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通过催化剂床层,与催化剂进行接触反应。反应后的气体混合产物经反应器顶部(或底部)流出进行分离。产物中对二甲苯在二甲苯异构体中的选择性大于99wt%,乙烯和丙烯在C1-C5低碳烃中选择性大于90wt%。移动床催化剂活性稳定,可以连续再生;移动床反应器中固体和流体的停留时间可以调变,而且物料返混较小,原料转化率提高,催化剂磨损较小。
-
公开(公告)号:CN101125802A
公开(公告)日:2008-02-20
申请号:CN200610144343.0
申请日:2006-12-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甲醇气相连续生产二甲醚的方法,在固体酸催化剂作用下,通过甲醇脱水反应在流化床内进行;反应器操作条件:反应压力为0.1-2.0MPa,反应温度为120-400℃,进料空速为0.5-20.0小时-1;固体酸催化剂为阳离子交换树脂、ZSM-5分子筛、ZSM-35分子筛、MCM-22分子筛、γ-氧化铝或其上述催化剂的混合。本发明的特点在于通过甲醇脱水在流态化反应器内进行,可以控制气相反应催化剂床层温度在均一的范围内。在较高的甲醇转化率条件下、在合适的反应温度下反应,由于催化剂床层温度控制均匀,从而可以减少副反应发生,延长催化剂寿命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121145A
公开(公告)日:2008-02-13
申请号:CN200610160682.8
申请日:2006-12-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nventor: 刘中民 , 田鹏 , 许磊 , 杨立新 , 吕志辉 , 齐越 , 何长青 , 魏迎旭 , 张今令 , 孟霜鹤 , 李铭芝 , 袁翠峪 , 王贤高 , 杨越 , 陆晓 , 朱书魁 , 谢鹏 , 孙新德 , 杨虹熠 , 王华 , 李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37/04 , B01J23/74 , B01J29/84 , B01J29/85 , B01J37/0045 , B01J37/038 , C07C1/20 , Y02P20/52 , Y02P30/42 , C07C11/04 , C07C11/02 , C07C11/06 , C07C11/08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含氧化合物转化制烯烃微球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体系由氧化硅、氧化磷及氧化铝构成,亦可同时含有碱土金属氧化物及过渡金属氧化物。各组分质量含量为氧化硅2~60%,氧化磷8-50%,氧化铝20-70%,碱土金属氧化物0-10%,过渡金属氧化物0-20%,且满足各组分质量含量之和为100%。其特征在于采用特定的磷酸硅铝分子筛或含过渡金属的磷酸硅铝分子筛(如SAPO-34)作为催化剂活性组分,与其它含各氧化物组分的原料及作为造孔剂的有机化合物(如天然产物田菁粉)混合,制成具有一定固含量的浆料,经充分胶磨后,喷雾干燥并高温焙烧,制成具有适宜粒度分布、磨损指数和较高催化性能的微球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876766A
公开(公告)日:2006-12-13
申请号:CN200510011891.1
申请日:2005-06-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石油烃类催化氧化裂解制烯烃的方法,在固体酸与金属氧化物组成的复合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催化氧化裂解反应,生成低碳烯烃的方法。固体酸作为石油烃催化裂解催化剂,金属氧化物作为氧化催化剂,反应后分离反应产物和催化刑。催化剂再生,即失活固体酸催化剂烧除焦炭恢复活性,同时被还原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被氧化。反应温度为500~ 720℃,固体酸催化剂与金属氧化物重量比2-30∶1,催化剂与石油烃的重量比为5-30∶1。石油烃包括低碳类烃类、不同沸程汽油、柴油,减压瓦斯油,石脑油、原油或渣油等,尤其适用干各种重质烃类。反应如果在水蒸气环境下进行,则进料的水油比为0.1-1∶1。
-
公开(公告)号:CN1872826A
公开(公告)日:2006-12-06
申请号:CN200510075407.1
申请日:2005-05-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C29/04
Abstract: 一种连续生产低级醇的方法,采用水合工艺,反应温度80~200℃,反应压力4.0~20.0MPa,固体酸催化剂的作用下,将低碳烯烃催化水合成低碳醇,并将反应后产物中的醇分离出来;水合催化剂在使用前经过抽真空、充入氮气进行处理。本发明采用简单易行的方法对低碳烯烃水合反应的催化剂进行处理。根据本发明在低碳烯烃直接水合反应前对催化剂采用抽真空的方法处理,可以减少催化剂床层压降和床层热点的生成,保持了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热稳定性、机械稳定性和活性的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