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84872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1910250390.0
申请日:2019-03-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 中国科学院大学
Abstract: 新型二维磁光阱光机装置,安装平台上中部设置有二维磁光阱腔,位于二维磁光阱腔的右前侧设有一体化准直镜A,一体化准直镜A8出射的光斑穿过二维磁光阱腔的前后两侧矩形窗口照射在位于二维磁光阱腔后侧的第一45度高反镜组A,位于二维磁光阱腔前侧45度高反镜组A反射光出射方向依次设有四分之一波片A和零度高反镜A;位于二维磁光阱腔的右下方设有一体化准直镜B,一体化准直镜B出射的光斑穿过二维磁光阱腔的上下侧矩形窗口照射在位于二维磁光阱腔上方设的第一45度高反镜组B,位于二维磁光阱腔下方第一45度高反镜组B反射光出射方向依次设有四分之一波片B和零度高反镜B。
-
公开(公告)号:CN107102447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364106.3
申请日:2017-05-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IPC: G02B27/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7/283 , G02B27/286
Abstract: 一种保偏光纤线偏振光偏振态保持装置,在第一光学平台上依次安装有激光器、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二分之一波片、四分之一波片、第一光纤耦合器,第二光学平台上依次安装第二光纤耦合器、第二偏振分光棱镜、功率计,保偏光纤的一端与第一光纤耦合器相连、另一端与第二光纤耦合器相连,第一光学平台和第二光学平台之间设置有温度调节装置。本发明采用功率计实时观察激光功率来检测激光线偏振光偏振态变化,首先利用二分之一波片与控温吹风机,将温度引起的保偏光纤出射端激光偏振态影响降到最小,再利用四分之一波片将外界压力的影响降到最低,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调节精度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537656B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410810216.4
申请日:2014-12-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纤扩束准直镜筒出射偏心高斯光束的检测方法,包括构建CCD摄像装置,调节待检测镜筒的机械轴与图像采集平面垂直,图像采集、处理及偏心检测的三个步骤组成。本发明对因光学元件偏轴失调产生的偏心高斯光束而引起的垂直于机械轴截面上的光强分布不均性能有效地检测,能较为准确地获得垂直于镜筒机械轴面上的光强分布数据,能快速地进行检测,能获得垂直于机械轴的截面上的不同方向上的光强分布信息。本发明具有方法简单、实用、可靠性高等优点,可在冷原子研究领域、喷泉钟研究领域以及激光传输工程中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374334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1082243.X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S5/0607 , H01S5/02415
Abstract: 一种窄线宽可调谐抗振外腔半导体激光器,在左端开口的激光器支架内设置有腔体支架,激光器支架左侧内壁和腔体支架左侧外壁之间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腔体支架左侧内壁上设置有激光二极管、右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准直透镜,腔体支架左侧壁上加工有设置热敏电阻的安装孔,腔体支架底部激光二极管右侧光出射方向设置有第一准直透镜、凸柱透镜、凹柱透镜、干涉滤光片、聚焦透镜,激光器腔体的左上端设置有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的压电促动器,压电促动器的上设置有半透半反镜,半透半反镜的伸入腔体支架的开口处位于聚焦透镜和第二准直透镜之间;本发明环境适应力强、对温度和振动敏感性低、窄线宽、可连续调谐,可推广应用到半导体激光器的抗振调谐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647215A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310751231.1
申请日:2013-12-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Abstract: 一种窄线宽大功率外腔激光器,在箱体两侧壁加工有出光孔,箱体底部中间设光放大芯片,箱体底部光放大芯片左侧光出射方向设第二准直镜,箱体的底部第二准直镜左侧光出射方向设衍射光栅,箱体底部左端设压电换能器,压电换能器右端面上设全反射镜,箱体底部光放大芯片右侧光出射方向设第一准直镜,箱体底部第一准直镜右侧光出射方向设柱透镜,箱体的顶部设顶盖。由于本发明采用了光放大芯片产生激光并进行放大,将激光放大系统和激光器系统相组合,大大缩小了产生大功率激光所用系统的体积,提高了激光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了激光器的产品成本。本发明可在原子冷却、远距离光信息传输等技术领域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411994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1910646359.9
申请日:2019-07-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 中国科学院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一种提高光信号稳定度的探测装置,镜筒内沿光入射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凸透镜、非球面透镜、液体透镜、光电探测器,非球面透镜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18mm~25mm,液体透镜与非球面透镜之间的距离为10mm~20mm,光电探测器与液体透镜之间的距离为60mm~100mm。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光信号稳定度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102447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710364106.3
申请日:2017-05-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 中国科学院大学
IPC: G02B27/28
Abstract: 一种保偏光纤线偏振光偏振态保持装置,在第一光学平台上依次安装有激光器、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二分之一波片、四分之一波片、第一光纤耦合器,第二光学平台上依次安装第二光纤耦合器、第二偏振分光棱镜、功率计,保偏光纤的一端与第一光纤耦合器相连、另一端与第二光纤耦合器相连,第一光学平台和第二光学平台之间设置有温度调节装置。本发明采用功率计实时观察激光功率来检测激光线偏振光偏振态变化,首先利用二分之一波片与控温吹风机,将温度引起的保偏光纤出射端激光偏振态影响降到最小,再利用四分之一波片将外界压力的影响降到最低,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调节精度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065503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363714.2
申请日:2017-05-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4F5/14 , G02B27/0955 , G02B27/283 , G02B27/30
Abstract: 一种用于原子钟准直扩束光斑直径变换装置,激光光学系统通过光纤分别与第一光纤分束器和第二光纤分束器相连,在真空箱体上设置有原子发射器、与原子发射器相对应的CCD图像传感器、至少1个对射单元,对射单元由A准直扩束光斑直径变换器和B准直扩束光斑直径变换器构成,A准直扩束光斑直径变换器和B准直扩束光斑直径变换器对射安装在真空箱体壁上且光轴重合,A准直扩束光斑直径变换器通过光纤与第一光纤分束器相连,B准直扩束光斑直径变换器通过光纤与第二光纤分束器相连,所述的激光光学系统为激光控制器与激光器相连,激光器输出的激光依次经过饱和吸收光谱装置和声光调制器,输入到光纤耦合器。
-
公开(公告)号:CN106451072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1083359.5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S5/141 , H01S5/0608
Abstract: 一种液晶调谐大功率外腔激光器,在箱体左右侧壁上加工有出光孔,箱体底部中间设置有光放大芯片,光放大芯片左侧设置有第二准直镜、右侧设置有第一准直镜,第二准直镜左侧设置有选模器件,选模器件左侧设置有多波液晶可变延迟器,多波液晶可变延迟器左侧设置有聚焦透镜,聚焦透镜左侧设置有全反射镜,第一准直镜右侧设置有凸柱透镜,凸柱透镜右侧设置有凹柱透镜,箱体的顶部设置有顶盖;由于本发明采用液晶可变延迟器来调谐激光器腔长,使得激光器内无运动部件,提高了激光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且通过聚焦透镜构成“猫眼”结构,可以使反射镜反射的光沿原路返回,提高了激光器的抗振性能,可在原子冷却、远距离光信息传输等技术领域中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296869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412088.8
申请日:2014-08-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IPC: G01J3/28
Abstract: 一种用于原子钟的荧光收集装置,在真空腔体的下端设置有冷原子发射器,真空腔体右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扩束镜筒和第二扩束镜筒,第一扩束镜筒和第二扩束镜筒的光轴与真空腔体的中心线相垂直,第一扩束镜筒通过光导纤维与第一激光器相连,第二扩束镜筒通过光导纤维与第二激光器相连,在真空腔体左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荧光接收器和第二荧光接收器,第一荧光接收器的光轴与第一扩束镜筒的光轴相重合,第二荧光接收器的光轴与第二激光器的光轴相重合。本发明将原子不同量子态发出的荧光进行有效地分离,将他们各自成像在各自的光电转换元件上。由于透镜组只有3个透镜,降低了透镜对于极弱荧光的吸收损耗,提高了荧光的收集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