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09225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110433505.7
申请日:2021-04-19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1N15/06
摘要: 本发明的一种CPC粒子计数器中死区时间的校正方法,通过产生标准颗粒物浓度,使用已标定设备如高精度CPC或者法拉第杯静电计FCE和被测仪器,同时测量该浓度气体,基于泊松分布产生τd和Cm之间的关系,并对其进行二阶指数衰减曲线拟合,最终通过仪器测量的原始浓度,产生反推实际浓度的过程。本发明的方法,只需在后端数据处理软件中对浓度数据进行处理,改造方法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绝大部分市面所售CPC仪器及已在使用中老旧型号CPC仪器。
-
公开(公告)号:CN115025690B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0461153.0
申请日:2022-04-28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B01F33/05 , B01F35/00 , B01F35/20 , B01F35/21 , B01F35/212 , B01F35/22 , B01F35/221 , B01F35/32 , B01F35/71 , B01F35/83 , B01J13/00
摘要: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双闭环控制的单分散超细颗粒物稳定发生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电喷雾模块和双闭环控制系统,其中电喷雾模块主要包括微量进样器,毛细喷针,高压极板和软X射线中和器,双闭环控制系统包括电流采集模块、图像模块、高压调节模块和逻辑运算模块。本发明在于控制电喷雾模块工作电流稳定于某一设定值,控制系统能够采集、处理电喷雾模块的工作电流和毛细喷针尖端液滴的图像,以电流测量值和图像信号作为控制系统的反馈量,经控制系统计算后通过高压调节模块对电喷雾模块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整,以调节电喷雾模块的工作电流。发生电流易受外界因素,该装置能够监测、维持电喷雾模块的稳定工作,以稳定发生单分散超细颗粒物。
-
公开(公告)号:CN11608713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026985.4
申请日:2023-01-09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合肥中科红外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1N21/3504 , B64U20/80 , G01S19/14 , G01S19/42 , B64U101/31
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无人机载平台的远程灾害现场FTIR原位气体检测系统,主要包括:无人机载平台、FTIR红外光谱仪模块及工控机、数据发送与接收模块、地面站接收端电脑;FTIR红外光谱仪的工控机与地面站接收端电脑通过数据发送与接收模块的无线链路连接,地面站接收端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并进行数据可视化展示,解决了现有平台将采集后的数据暂存于无人机载平台端,待无人机返回后再离线读取数据进行气体成分分析存在的滞后性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356184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893461.0
申请日:2022-07-27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的一种去除机动车尾气中挥发性物质的热扩散管装置及方法,可在尾气采样过程中对尾气进行热稀释并去除挥发性物质,所述热扩散管装置包括高温稀释部分、挥发性物质吸附部分以及冷却稀释部分。通过采样管进入高温稀释装置的样气,与高温稀释管中加热后的鞘气混合,之后经过管壁加热,达到预设温度且具有较好的温度分布。经过高温稀释后的样气离开高温稀释装置进入挥发性物质去除装置中。挥发性物质在设定高温下蒸发,被吸附装置中的活性炭吸附,从而达到去除挥发性物质的效果。去除挥发性物质的尾气最后进入稀释冷却装置,冷却稀释部分按照入口样气的温度调整稀释比,从而使稀释后的尾气温度满足后端颗粒物数浓度测量装置的温度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927143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1911364228.8
申请日:2019-12-26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样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在线监测样品制备及标定方法,属于机电和激光光谱分析技术领域。其将外标法、标准加入法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结合起来,并实现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实验操作效率且降低了基质效应对不同水质定量分析的影响。整个装置结构紧凑使用灵活方便,适用于LIBS技术对溶液介质中元素的分析,可用于室内室外各种工作环境,特别适于现场元素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711393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1633701.0
申请日:2020-12-31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6F7/498 , G11C7/10 , G11C11/41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FPGA的实时多通道累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A/D转换芯片或者高速计数器输出的高速数据序列数据速率fHdata与静态高速存储器SRAM的读写速率fSRAM,将所述高速数据序列,转换成N路低速数据序列;(2)对所述N路低速数据序列中的每个低速数据序列分别进行实时多通道累加,其中,所述每个低速数据序列的累加采用并行方式进行;(3)在所述N路低速数据序列的每个低速数据序列完成一定累加次数的多轮实时多通道累加之后,将存储在所述静态高速存储器SRAM中的累加结果读取出去,以供后续流程对数据进行处理。本发明能适应各种采样速率的数据序列和各种读写速率的静态高速存储器SRAM;实时硬件累加无通道死时间,能够自动适应各种频率的触发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11398617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353020.2
申请日:2020-04-29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藻类光合抑制法水质毒性监测仪自动进样制样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定量泵、进气流通池、进样流通池、配样流通池、定量室、对照室、测试室、检测泵、检测室;所述定量泵、进气流通池、定量室、进样流通池、配样流通池、检测室、检测泵、依次连接,所述对照室、测试室分别连接到配样流通池;该装置结构简洁、方法巧妙,有效减少了装置中管道数量和流路死体积,可实现大体积比样品的精确进样,且能够保证对照组与测试组样品制备过程的一致性,同时具备样品混合、流路“气护”、光学检测窗口自清洁等功能,是藻类光合抑制法水质生物毒性在线监测仪完备的进样与制样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0927096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266979.6
申请日:2019-12-11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1N21/3504 , G01N21/39 , G01N21/0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四镜光反馈的中红外气体测量系统,其包括函数发生器、激光温度控制模块、激光驱动模块、量子级联激光器、可见红光激光器、平面反射镜、分束镜、红外探测器、由压电陶瓷位移器驱动的平面反射镜、腔前平面反射镜、四镜衰荡腔、采集卡、电脑。通过四镜衰荡腔让激光在衰荡腔内不断来回反射,使有效吸收路径增加,从而大大降低痕量气体的探测限,同时光反馈会把激光器的线宽压的很窄,并且对激光输出进行频率锁定,抑制谐振腔内高阶横模的产生,又由于反馈光提高了激光腔体内的光子数密度,极大的激发光子发射,降低了阈值电流,提高了激光器的输出功率。该方法能充分利用光学谐振腔选模的特点,增加腔衰荡系统的鲁棒性及增强衰荡信号的信噪比。
-
公开(公告)号:CN107144543B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710516667.0
申请日:2017-06-29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1N21/3504
摘要: 本发明属于大气红外检测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收发一体式开放光路大气检测系统,包括集成在机体内的红外信号发射单元和红外信号接收单元,以及反射单元,红外信号发射单元发出的红外光束投射在反射单元上,经反射单元反射后原路返回至机体,并入射到红外信号接收单元;反射单元为至少两个间隔分布在检测空间区域内,红外信号发射单元的红外光束出射方向为可调式设置,使红外光束能够选择性的投射到任意一个反射单元上。本发明利用反射单元分反射使红外光束的行程增加一倍,缩短了同样行程下两设备之间的距离,降低了设备调试的难度;本发明中的红外光束能够在几个不同路径上进行切换,以便对待测区域内不同方向上的大气进行检测,检测数据更加可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