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构区块链数据协同接入和存储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01294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1382462.X

    申请日:2023-1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构区块链数据协同接入和存储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通过智能合约在监管链上发布包含数据接入指令的交易,以使各业务链监听到包含数据接入指令的交易后,执行业务链数据格式化处理以及内容审查,并将得到的风险数据存储到业务链对应的数据缓冲区后,在满足设定聚合策略的情况下,将数据缓冲区的数据片段聚合成一个数据块;获取数据块的数据块摘要,并将数据块将上传到IPFS网络后,得到IPFS网络返回的数据块的分布式资源索引地址;将数据块的元数据上链到监管链上;在一用户访问数据时,调用智能合约向用户返回监管链上数据块的元数据,以使用户依据数据块的元数据在IPFS网络检索到数据块。本发明可以加强对异构区块链的数据管理。

    面向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分布式前置可信检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631463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596365.9

    申请日:2024-0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面向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分布式前置可信检测方法及系统,属于数据监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在本地部署监管机构下发的前置检测引擎,所述前置检测引擎用于在该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商向外发送的数据流中识别有害样本;基于前置检测引擎进行有害样本的监控,并在识别到有害样本的情况下,将有害样本记录留存在该边缘服务器所对应的边缘区块链上,且在本地保存链上存证的索引;其中,所述边缘区块链是该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商内部部署的许可区块链网络;收到监管机构的有害样本查询指令时,提供链上存证的索引,以使监管机构基于该链上存证的索引在边缘区块链上获取有害样本记录。本发明能够有效增强数据安全性和可信度。

    一种在信息中心网络中实现用户隐私保护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95253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476883.8

    申请日:2018-1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信息中心网络中实现用户隐私保护的方法,并提供网络管理者在网络中出现恶意行为时,对恶意用户实施行为问责的方法。即本发明针对信息中心网络中隐私保护与行为问责面临的挑战,提出一种用于信息中心网络,可以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对用户行为进行有效约束的机制。本机制通过引入独立第三方作为代理,在为用户提供隐私保护的同时,可以及时找到恶意用户并阻止恶意行为的持续。机制解决了信息中心网络中内容的命名、缓存等带来的隐私泄露问题,以及用户请求内容时行为不受约束的问题。实验评估结果表明,本机制的开销较小,增加的延迟较少,可以高效满足用户的隐私保护需求。

    一种面向异构区块链的信息内容风险检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54005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382459.8

    申请日:2023-1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异构区块链的信息内容风险检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构建若干个字典树;其中,每一字典树包括与一数据类型相关的关键词;对异构区块链中的数据经过统一接入、数据类型与核心要素提取后,得到待检测数据集;基于数据类型选择一字典树,遍历字典树的节点并将节点添加到一空AC自动机中后,得到该数据类型对应的AC自动机;基于AC自动机,对待检测数据集中对应数据类型的待检测数据进行匹配,并基于匹配结果,生成信息内容风险检测结果。本发明解决了大规模多类型区块链应用数据的高效且准确的检测问题。

    一种在信息中心网络中实现用户隐私保护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95253B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811476883.8

    申请日:2018-1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信息中心网络中实现用户隐私保护的方法,并提供网络管理者在网络中出现恶意行为时,对恶意用户实施行为问责的方法。即本发明针对信息中心网络中隐私保护与行为问责面临的挑战,提出一种用于信息中心网络,可以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对用户行为进行有效约束的机制。本机制通过引入独立第三方作为代理,在为用户提供隐私保护的同时,可以及时找到恶意用户并阻止恶意行为的持续。机制解决了信息中心网络中内容的命名、缓存等带来的隐私泄露问题,以及用户请求内容时行为不受约束的问题。实验评估结果表明,本机制的开销较小,增加的延迟较少,可以高效满足用户的隐私保护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