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290432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510289400.3
申请日:2015-05-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上海如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N23/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温X射线诱导热释光光谱测量装置,所述测量装置包括X射线源、温度控制单元、设置于温度控制单元内的样品台、光收集系统、以及光栅光谱仪,所述温度控制单元包括保温壳体、以及设置于保温壳体内的温度传感器和加热制冷器。本发明提供的X-Ray诱导热释光光谱测量装置,引入了光栅光谱仪,该光栅光谱仪采用反射式闪耀平场光栅实现对光信号的色散,采用图像传感器来一次性捕获全光谱波长信号光光谱,获取光谱的时间周期很短(能达到1ms),能实现光谱的实时采集,光谱重复性好,并能利用光信号的一些瞬态特征,还能减少装置整体体积、降低装置整体功耗。
-
公开(公告)号:CN102060539B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0910198810.1
申请日:2009-11-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IPC: C04B35/622 , C04B35/44 , C04B35/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浆成型制备钇铝石榴石(YAG)基透明陶瓷的方法。具体工艺步骤包括:将氧化物陶瓷粉体、烧结助剂、非水溶剂和分散剂球磨混合,加入粘结剂、增塑剂和消泡剂,球磨混合制备非水基浆料,其中浆料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组成:氧化物陶瓷粉体40~70%,烧结助剂0.01~1%,分散剂0.005~2.5%,粘结剂0.01~5%,增塑剂0.01~3%,消泡剂0.005~0.5%,其余量为非水溶剂;将浆料注浆成型制备陶瓷块体,采用两步干燥法制备陶瓷素坯,然后真空烧结制备透明陶瓷。本发明采用注浆成型,特别适合用于制备形状复杂、大尺寸和复合结构的陶瓷样品,大大拓宽了透明陶瓷的制备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1284733B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0710039332.0
申请日:2007-04-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IPC: C04B35/50 , C04B35/10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钇铝石榴石和氧化钇双晶相透明陶瓷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可在钇铝石榴石和氧化钇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0%—99.99%)、Y2O3(40—0.01%)范围之间制备YAG和Y2O3双晶相透明陶瓷。制备双晶透明陶瓷主要分为两个阶段:(1)用YAG和Y2O3(或者直接用Al2O3和Y2O3),与球磨介质、磨球、烧结助剂(外加0.01~5.0wt%)进行混和,浆料干燥,制备成复合粉体过筛;(2)复合粉体用干压、加冷等静压成型;以及无压烧结:烧结温度为1650℃~1850℃,保温时间为1h~50h。2mm厚的双晶相透明陶瓷在400—1100nm波段透过率最高可达到81%以上。本发明方法原料来源广泛,工艺简单,便于控制。所提供的双晶相透明陶瓷适用于激光和发光领域作为基质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2701722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038510.9
申请日:2012-02-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IPC: C04B35/44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步沉淀法制备YAG纳米粉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分析纯Al(NO)3,Y(NO3)3为原料以NH4HCO3为沉淀剂,首先采用反滴工艺,制取氧化铝前驱体,然后将制得的氧化铝前驱体分散在Y(NO3)3溶液中形成悬浊体系,待悬浊体系均匀分散后,逐滴加入NH4HCO3溶液,将得到的沉淀物分别水洗,醇洗三次,再经干燥后即得到YAG前驱体。然后煅烧该前驱体,得到YAG纳米粉体。反之亦然,先制取氧化钇前驱体,然后制取YAG前驱体,由前驱体1050℃煅烧所制得的纳米YAG粉体制备成YAG块体材料具有良好的透光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284733A
公开(公告)日:2008-10-15
申请号:CN200710039332.0
申请日:2007-04-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IPC: C04B35/50 , C04B35/10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钇铝石榴石和氧化钇双晶相透明陶瓷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可在钇铝石榴石和氧化钇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0%-99.99%)、Y2O3(40-0.01%)范围之间制备YAG和Y2O3双晶相透明陶瓷。制备双晶透明陶瓷主要分为两个阶段:(1)用YAG和Y2O3(或者直接用Al2O3和Y2O3),与球磨介质、磨球、烧结助剂(外加0.01~5.0wt%)进行混和,浆料干燥,制备成复合粉体过筛;(2)复合粉体用干压、加冷等静压成型;以及无压烧结:烧结温度为1650℃~1850℃,保温时间为1h~50h。2mm厚的双晶相透明陶瓷在400-1100nm波段透过率最高可达到81%以上。本发明方法原料来源广泛,工艺简单,便于控制。所提供的双晶相透明陶瓷适用于激光和发光领域作为基质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1259988A
公开(公告)日:2008-09-10
申请号:CN200810033831.3
申请日:2008-02-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光限幅特性的碳纳米管/玻璃复合材料和制备方法,属于功能复合材料领域。发明目的是针对目前激光防护材料的局限,开发一种携带方便的新型固态非线性光限幅材料。主要特征是将碳纳米管添加到透明的玻璃基质中,利用碳纳米管可作为复合材料优良增强体的特性以及其优异的光限幅性能,可达到既提高玻璃基体的力学性能,又获得良好的光限幅性能的效果,制备出耐高温和经受不同环境变化的非线性光限幅材料。本方法提供的固态材料具有光限幅性能,同时对可见光有很高的透过率,因此在激光防护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同时具有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214982A
公开(公告)日:2008-07-09
申请号:CN200810032593.4
申请日:2008-01-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IPC: C01F7/02 , C04B35/44 , C04B35/6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具有良好分散性的纳米级单相Yb3Al5O12粉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高纯商业硝酸铝和氧化镱为原料,先把氧化镱溶于浓硝酸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然后按照镱和铝的离子比为3∶5,加入硝酸铝溶液得到母液,加入去离子水使母液的铝离子浓度为0.1-1mol/L。以尿素为沉淀剂,尿素和金属盐离子的摩尔比控制在5∶1到30∶1之间,控制温度和时间使镱和铝离子完全沉淀得到沉淀物。无定形的前驱体在900℃下煅烧直接结晶成20-30nm的Yb3Al5O12单相粉体,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的羟基丙基纤维素(HPC)或者(NH4)2SO4为分散剂,可使Yb3Al5O12的粒度分布和烧结性明显改善,有效的解决了湿法制备所得的粉体易团聚,难洗涤,粒度大等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186130A
公开(公告)日:2008-05-28
申请号:CN200710171918.2
申请日:2007-12-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IPC: B32B18/00 , C04B35/80 , C04B35/14 , C04B35/10 , C04B35/48 , C04B35/584 , C04B35/5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吸效率的陶瓷基层状材料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陶瓷基层状材料的一端为透波层,另一端为反射层,中间是至少一层的吸波层;其制备过程为:首先制备陶瓷浆料,接着将连续碳纤维(Cf)浸渍到浆料中进行挂浆,制成一定尺寸的Cp-陶瓷素坯,并置于石墨模具的底层;之后加入碳纳米管(CNTs)/陶瓷粉体,热压烧结得到阻抗渐变的层状材料。本方法对CNTs本身的性能影响很小;Cf的不同方向排列方式可以消除各向异性并进一步提升材料的整体力学性能;整个多层材料一次热压成型,具有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0378031C
公开(公告)日:2008-04-02
申请号:CN200610024556.X
申请日:2006-03-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IPC: C04B35/462 , C04B35/622 , H01B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温烧结的微波介质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微波介质陶瓷领域。这种材料的组成为 Li2+xNb3xTi1-4xO3+ yB2O3(其中:0<x<0.2,0≤y≤5wt.%);按相应的工艺制备,即得到本发明材料。本发明的新型 Li2+xNb3xTi1-4xO3固溶体微波介质材料,其固有烧结温度低(~1100℃),并且微波介电性能十分优异:介电常数(εr)为15~25、Q*f值(Q为品质因数)不低于45,000GHz以及小且可调的谐振频率温度系数(τf);而且通过掺杂少量的助烧剂,其烧结温度可以降低至900℃以下,同时保持优异的微波介电性能。本发明材料成本低、工艺简单且稳定、重现性好,满足低温共烧陶瓷的技术要求,适用于制作以银、铜等贱金属作为内电极的介质谐振器与滤波器等多层片式元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746136A
公开(公告)日:2006-03-15
申请号:CN200510027801.8
申请日:2005-07-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IPC: C04B35/80 , C04B35/577 , C04B35/14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纤维和碳化硅颗粒复合补强石英基复合材料(Cf+SiCp)/SiO2。其特征在于采用传统的纤维浸渍缠绕工艺和热压烧结技术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的特点。当添加SiC颗粒占基体质量百分含量的20%时,复合材料综合性能最佳。与同样条件下制备的单向碳纤维补强石英基复合材料相比,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断裂韧性同时得到提高,高温抗氧化实验和高温抗弯强度试验也表明(Cf+SiCp)/SiO2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能、高温力学性能得到了改善。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材料具有密度低(2.0g/cm3)、热膨胀系数小、化学稳定性高以及力学性能优异等特点,有望成为航天器的轻量化结构件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