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13334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010498497.X
申请日:2020-06-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北京中存超为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
IPC: G06F3/06 , G06F11/20 , G06F16/1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Ceph的写性能优化和双控节点组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Ceph强副本一致性写入策略改为Primary在本地写入日志盘完成后,就向客户端返回写完成;集群中的节点使用双控制器双存储阵列,即让节点中的双控分别控制着各自的存储阵列,并作为两个不同的OSD节点为集群提供存储服务;当一个控制器出现故障时,该节点中的另一个控制器快速启动新的OSD进程并接管故障控制器的存储阵列。本发明在保证存储数据的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有效避免网络等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大幅降低集群数据的写延迟,实现节点性能的双倍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2573122B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210019148.0
申请日:2012-01-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嘉兴无线传感网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传感网模块组合型多功能节点,包括硬件架构和软件架构,硬件架构包括依次连接的传感器、模数转换单元、板级控制器和存储器、无线收发单元;软件架构包括基础软件层用于驱动板级控制器上的各种硬件设备、通讯接口以及传感器接口,并为上层软件提供运行环境;服务与中间件层利用基础软件层提供的基本要素,实现传感器网络设备的各项基本功能;应用软件层依靠服务与中间件层提供的各项基本功能实现对各种传感业务的整合;设备管理模块用于对基本软件层、服务与中间层和应用软件层三层体系架构的平台技术支撑。本发明实现标准化模块化的开放平台,可解决不同应用环境下无线传感网快速开发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369942B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0810042990.X
申请日:2008-09-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4L12/28 , H04L29/08 , H04L12/4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短距离无线传感网的保障通信时隙扩展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通过紫蜂网络通信设备向紫峰网络协调器发送保障通信时隙申请控制帧,实现网内对等通信的保障通信时隙分配申请;(2)通过紫蜂网络通信设备发送保障通信时隙申请控制帧实现网内组播通信的保障通信时隙分配申请;(3)在保障通信时隙描述符中引入无线信道选择功能,实现保障通信时隙的时域和频域资源分配;(4)紫峰网络协调器统一管理上述通信模式的保障通信时隙的分配和解除,实现紫峰网络内无冲突可靠通信。本发明可支持网内对等通信和并发数据通信的可靠无线接入,支持网内组播通信,较好地支持工业和服务业无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813334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498497.X
申请日:2020-06-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北京中存超为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
IPC: G06F3/06 , G06F11/20 , G06F16/1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Ceph的写性能优化和双控节点组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Ceph强副本一致性写入策略改为Primary在本地写入日志盘完成后,就向客户端返回写完成;集群中的节点使用双控制器双存储阵列,即让节点中的双控分别控制着各自的存储阵列,并作为两个不同的OSD节点为集群提供存储服务;当一个控制器出现故障时,该节点中的另一个控制器快速启动新的OSD进程并接管故障控制器的存储阵列。本发明在保证存储数据的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有效避免网络等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大幅降低集群数据的写延迟,实现节点性能的双倍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2595655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19329.3
申请日:2012-01-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嘉兴无线传感网工程中心
IPC: H04W84/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传感网物理开发平台,包括母板,所述母板上设有总线接口;所述无线传感网物理开发平台还包括分别通过母板上总线接口安装在母板上的主控及信息处理模块、射频模块、感知信息获取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所述主控及信息处理模块分别与射频模块、感知信息获取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相连;所述主控及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控制母板上的各个模块;所述感知信息获取模块用于通过各种传感器获取信息;所述射频模块用于完成感知信息直接的传输;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用于为母板上的各个模块供电。本发明实现无线传感网物理开发平台的标准化和模块化。
-
公开(公告)号:CN102573122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19148.0
申请日:2012-01-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嘉兴无线传感网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传感网模块组合型多功能节点,包括硬件架构和软件架构,硬件架构包括依次连接的传感器、模数转换单元、板级控制器和存储器、无线收发单元;软件架构包括基础软件层用于驱动板级控制器上的各种硬件设备、通讯接口以及传感器接口,并为上层软件提供运行环境;服务与中间件层利用基础软件层提供的基本要素,实现传感器网络设备的各项基本功能;应用软件层依靠服务与中间件层提供的各项基本功能实现对各种传感业务的整合;设备管理模块用于对基本软件层、服务与中间层和应用软件层三层体系架构的平台技术支撑。本发明实现标准化模块化的开放平台,可解决不同应用环境下无线传感网快速开发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143512A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1110091658.4
申请日:2011-04-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感器网络信息处理支撑服务标准验证测试方法,采用由服务器端中间件程序向测试激励节点发送测试激励至测试响应节点,并由相关节点反馈测试结果的主动测试方法,本发明中测试节点包括汇聚节点与一般节点,可用于传感器网络协同信息处理标准提案的验证和测试工作,以及对基于传感器网络信息处理支撑服务标准的传感器节点的一致性和互操作性测试。本发明以传感器网络网络层以上,服务层和应用层信息处理支撑服务协议标准功能测试为主,可对待测网络与信息处理支撑服务相关的协议一致性和符合性进行验证和测试,实现对传感器网络信息处理支撑服务标准草案的验证和支撑,验证和评估标准草案所述方法及协议规范的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143512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110091658.4
申请日:2011-04-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感器网络信息处理支撑服务标准验证测试方法,采用由服务器端中间件程序向测试激励节点发送测试激励至测试响应节点,并由相关节点反馈测试结果的主动测试方法,本发明中测试节点包括汇聚节点与一般节点,可用于传感器网络协同信息处理标准提案的验证和测试工作,以及对基于传感器网络信息处理支撑服务标准的传感器节点的一致性和互操作性测试。本发明以传感器网络网络层以上,服务层和应用层信息处理支撑服务协议标准功能测试为主,可对待测网络与信息处理支撑服务相关的协议一致性和符合性进行验证和测试,实现对传感器网络信息处理支撑服务标准草案的验证和支撑,验证和评估标准草案所述方法及协议规范的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369942A
公开(公告)日:2009-02-18
申请号:CN200810042990.X
申请日:2008-09-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4L12/28 , H04L29/08 , H04L12/4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短距离无线传感网的保障通信时隙扩展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通过紫蜂网络中的通信设备发送保障通信时隙申请控制帧,实现网内对等通信的保障通信时隙分配申请;(2)通过紫蜂网络通信设备发送保障通信时隙申请控制帧实现网内组播通信的保障通信时隙分配申请;(3)在保障通信时隙描述符中引入无线信道选择功能,实现保障通信时隙的时域和频域资源分配;(4)个域网协调器统一管理上述通信模式的保障通信时隙的分配和解除,实现个域网内无冲突可靠通信。本发明可支持网内对等通信和并发数据通信的可靠无线接入,支持网内组播通信,较好地支持工业和服务业无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202077192U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1120095475.5
申请日:2011-04-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感器网络信息处理支撑服务标准化验证测试平台,包括待测网络(1)、测试网络(2)和测试服务器(5),所述的测试服务器(5)分别连接测试网络(2)、侦听节点(3)、信息事件发生器节点(4)和测试用例集(6),所述测试网络(2)中的测试节点的覆盖范围与待测网络(1)中的待测节点的覆盖范围交叠,并基于标准化的网络传输、MAC及物理层协议与待测网络(1)完成自主无线组网。本实用新型可对待测网络与信息处理支撑服务相关的协议一致性和符合性进行验证和测试,实现对传感器网络信息处理支撑服务标准草案的验证和支撑,验证和评估标准草案所述方法及协议规范的可行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