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71538A
公开(公告)日:2010-03-17
申请号:CN200910196101.X
申请日:2009-09-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硅/氧化铈复合磨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在硅溶胶中加入有机添加剂,搅拌溶解,而后加入三价铈盐或四价铈盐制得分散液;2)将分散液置于带有聚四氟内衬的高压釜中,密封后,加热反应;3)反应完毕后离心分离、提纯、烘干,最终制得氧化硅/氧化铈复合磨粒。采用本发明制得的氧化硅/氧化铈核壳复合磨料中没有均相成核的氧化铈粒子,该复合磨粒适用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玻璃的化学机械抛光,其优点是有效提高抛光去除率和选择比,并可以降低表面的粗糙度,消除划痕等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1818047A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1010106871.3
申请日:2010-02-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09K3/14 , C09G1/02 , H01L21/3105 , H01L21/762 , B24B7/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电子加工中的化学机械抛光浆液领域,具体涉及氧化硅-氧化铈核壳复合磨料颗粒及其制备和应用。本发明的氧化硅-氧化铈核壳复合磨料颗粒包含氧化硅和氧化铈,且所述复合磨料颗粒的内核为球形氧化硅内核,外壳为氧化铈包覆层。由本发明的氧化硅-氧化铈核壳复合磨料颗粒配制成的抛光液对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玻璃、二氧化硅介质层和STI进行抛光,可以提高抛光去除率和抛光选择比,减少抛光缺陷。
-
-
公开(公告)号:CN101734706B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0910200963.5
申请日:2009-12-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菱形片状氧化铈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硝酸铈铵,沉淀剂和硅烷偶联剂溶于水中,搅拌均匀至完全溶解后,进行加热回流反应,反应温度为70~100℃,时间为1~20小时;然后将所得产物离心分离,水洗;然后在30~40℃下低温烘干;最后进行煅烧,煅烧温度为300~1200℃,即可制得菱形片状氧化铈。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片状菱形氧化铈在化学机械抛光、汽车尾气催化净化、燃料电池、紫外光吸收等诸多高新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734706A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910200963.5
申请日:2009-12-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菱形片状氧化铈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硝酸铈铵,沉淀剂和硅烷偶联剂溶于水中,搅拌均匀至完全溶解后,进行加热回流反应,反应温度为70~100℃,时间为1~20小时;然后将所得产物离心分离,水洗;然后在30~40℃下低温烘干;最后进行煅烧,煅烧温度为300~1200℃,即可制得菱形片状氧化铈。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片状菱形氧化铈在化学机械抛光、汽车尾气催化净化、燃料电池、紫外光吸收等诸多高新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