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55958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248843.7
申请日:2024-03-05
Applicant: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 , 神华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Inventor: 张先松 , 王建立 , 张忠翼 , 赵代胜 , 许朝阳 , 李艺 , 王立志 , 张世杰 , 李玉洋 , 吴登启 , 滕艳华 , 张元春 , 李寒旭 , 李里 , 阮涛 , 叶智刚 , 黄守林 , 闫妍 , 潘静萍 , 梁杰灿 , 李春雷 , 黄起中 , 张延斌 , 卢利飞 , 徐海波 , 马颖足 , 李培丰 , 杨学超
IPC: C08G18/48 , C08K7/20 , C08K9/02 , C08K5/5333 , C08K5/521 , C08G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聚氨酯泡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阻燃聚氨酯硬质泡沫及其制备方法;该聚氨酯硬质泡沫是通过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经反应得到的产物:异氰酸酯,60~100份;多元醇,50~70份;交联剂,1~10份;泡沫稳定剂,1~3份;催化剂,0.15~0.3份;阻燃剂,10~40份;发泡剂,0.5~5份;改性煤气化灰渣玻璃微珠,7~35份;各组分的用量均以异氰酸酯的重量份数为基准计。本发明在配方中加入煤气化细渣玻璃微珠作为改性填料,使得阻燃聚氨酯硬质泡沫复合材料在具备优异导热性、阻燃性的同时,还使其具有明显的力学补强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006017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022052.2
申请日:2024-01-05
Applicant: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 , 神华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废资源化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E/煤气化细渣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数计算,所述复合材料包含:100份PE;2‑12份煤气化细渣填料;1‑3份润滑剂和1‑3份加工助剂,其中,所述煤气化细渣填料通过如下步骤制备:(a)将煤气化细渣与偶联剂以(2‑12):2的重量比混合,然后加水配置成浆液;(b)所述浆液进行固液分离,将得到的固相进行干燥和研磨,得到所述煤气化细渣填料。所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将PE、润滑剂、加工助剂混合后升温至T1,再加入煤气化细渣填料进行混合后升温至T2,再冷却至T3后进行挤出造粒和注塑成型,得到所述复合材料。该方法实现了煤气化细渣的高附加值利用,同时得到的复合材料具有改善的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855104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25827.5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 , 神华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Inventor: 闫国春 , 王建立 , 赵代胜 , 许朝阳 , 李艺 , 王立志 , 张世杰 , 吴登启 , 李玉洋 , 滕艳华 , 张元春 , 李寒旭 , 李里 , 阮涛 , 叶智刚 , 黄守林 , 张艳红 , 任海君 , 祁俊 , 李发 , 徐明 , 闫妍 , 潘静萍 , 梁杰灿 , 吴月芳 , 龚松珍 , 武振林 , 关丰忠 , 王勇 , 张瑞梅 , 刘义 , 王云龙 , 戴新征 , 孙长军 , 李刚 , 武海杰 , 郑红飞 , 李亚珍 , 苏爱东 , 任宇翔 , 楼兴敏 , 邵斌 , 李衡哲 , 崔馨予 , 杨翠云 , 李培军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业填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性煤气化细渣及其改性方法和用途。本发明通过分段机械活化方法,以特定的原样含水率、球磨条件等使煤气化细渣粉体的粉粒细化、表面粗糙化,从而达到表面改性的目的,进而使改性煤气化细渣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活性。同时,该改性方法具有工艺简单、能耗低、污染小等优点。本发明改性方法所得改性煤气化细渣可作为填料填充在聚合物中,使所得聚合物组合物具有更强的力学性能并降低其生产成本,同时还可显著提高煤气化细渣的经济附加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822651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410075534.0
申请日:2014-03-03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1D5/30
Abstract: 基于平面镜反射的微悬臂梁阵列传感器的微悬臂梁偏转检测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系统包括:一用于发射水平激光束的激光器、一平面镜、一光电位置敏感探测器、一数据采集卡和一计算机。本发明利用音圈电机带动平面镜进行相应的往复平动或利用步进电机带动平面镜进行往复式摆动使激光器发射出来的激光束进行往复平动或转动,用该激光束对微悬臂梁阵列进行扫描;然后用光电位置敏感探测器时序接收微悬臂梁阵列中各微悬臂梁的偏转信号,从而监测各微悬臂梁上发生的实时反应信息。本发明的阵列扫描光路结构简单,容易实现;使用一根激光器对所有微悬臂梁进行扫描,保证了各根微悬臂梁上照射光斑的一致性;提升微悬臂梁阵列传感器系统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333388B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810122905.4
申请日:2018-02-07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态微悬臂梁阵列循环扫描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激光器、激光器光纤、转台、微悬臂梁阵列、压电陶瓷驱动器、光电位置敏感探测器、数据采集卡、计算机;所述激光器呈垂直状态安装且与激光器光纤相连,所述激光器光纤垂直正对转台侧面,所述转台的轴线与水平面平行且转台下方安装微悬臂梁阵列,所述微悬臂梁阵列的基底固定在压电陶瓷驱动器上,所述压电陶瓷驱动器与函数信号发生器相连,所述函数信号发生器与计算机相连,所述微悬臂梁阵列的斜上方安装光电位置敏感探测器,所述光电位置敏感探测器与数据采集卡相连,所述数据采集卡与计算机连接;本发明灵活性高,激光点大小相同、可控,且能实现循环扫描。
-
公开(公告)号:CN103871302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410116897.4
申请日:2014-03-26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9B2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触角演示测量教具,其特征是呈水平设置位于底板上方的载物台,载物台可放置载玻片,载物台的中心开设有圆形通孔;载物台圆形通孔的下方设置洗耳球,洗耳球的管口上套装一只可以由洗耳球充气的气球,气球在泄气状态下收纳在载物台的圆形通孔中,气球在充气状态下自圆形通孔中凸出在载物台的上台面上;在载物台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背光光源和摄像机,背光光源是以载物台的上表面为投照面,背光光源、载物台的上表面,以及摄像头三者中心处在同一直线上。本发明既可以利用充气气球的形态变化模拟不同浸润性材料表面上液滴的状态变化,使得对于材料表面浸润性能的教学过程更加直观,也可以对接触角进行实际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198436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72852.0
申请日:2014-09-17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1N21/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光液体浓度检测系统,其特征是:被测透光液体密闭在静置容器中;位于容器一侧的内壁上设置第二反光镜,与第二反光镜相对的容器另一侧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反光镜和第三反光镜,容器外部的激光器发出的激光光束投射至第一反光镜,再依次经第二反光镜和第三反光镜的折射后射出并作为检测光,光电探测器接收检测光光斑位置信号,经信号处理获得被测透光液体浓度。本发明检测精度高、速度快,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并且具有较宽的折射率检测范围,可用于实时、快速检测液体浓度的微小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4198436B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410472852.0
申请日:2014-09-17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1N21/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光液体浓度检测系统,其特征是:被测透光液体密闭在静置容器中;位于容器一侧的内壁上设置第二反光镜,与第二反光镜相对的容器另一侧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反光镜和第三反光镜,容器外部的激光器发出的激光光束投射至第一反光镜,再依次经第二反光镜和第三反光镜的折射后射出并作为检测光,光电探测器接收检测光光斑位置信号,经信号处理获得被测透光液体浓度。本发明检测精度高、速度快,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并且具有较宽的折射率检测范围,可用于实时、快速检测液体浓度的微小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837472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410075544.4
申请日:2014-03-03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基于多角度平面透射镜的微悬臂梁阵列传感器的微悬臂梁偏转扫描系统及扫描方法,该系统包括:一激光器、一呈直线排列的平面透射镜组,平面透射镜数量与待测微悬臂梁阵列传感器上的微悬臂梁数量相等,且每一平面透射镜与水平面形成不同的夹角;该系统通过带动不同夹角的平面透射镜构成一种微距离平行光线发生系统,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通过微距离平行光线发生系统对微悬臂梁阵列中每根微悬臂梁自由端进行照射,并利用光电位置敏感探测器对上述光的信号进行检测,实现对微悬臂梁阵列上每根微悬臂梁偏转情况的检测。本发明可以实现利用一个激光器对每根微悬臂梁的照射,消除了由于不同激光器检测时带来的系统误差,实现了精确性更高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3871302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410116897.4
申请日:2014-03-26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9B2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触角演示测量教具,其特征是呈水平设置位于底板上方的载物台,载物台可放置载玻片,载物台的中心开设有圆形通孔;载物台圆形通孔的下方设置洗耳球,洗耳球的管口上套装一只可以由洗耳球充气的气球,气球在泄气状态下收纳在载物台的圆形通孔中,气球在充气状态下自圆形通孔中凸出在载物台的上台面上;在载物台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背光光源和摄像机,背光光源是以载物台的上表面为投照面,背光光源、载物台的上表面,以及摄像头三者中心处在同一直线上。本发明既可以利用充气气球的形态变化模拟不同浸润性材料表面上液滴的状态变化,使得对于材料表面浸润性能的教学过程更加直观,也可以对接触角进行实际测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