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氦天然气成藏效率评价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583907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0717220.X

    申请日:2024-06-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富氦天然气成藏效率评价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待评价地下储层岩石样本的地质数据;根据干重核磁共振谱信号、不同体积目标流体与核磁信号量线型拟合斜率和抽真空饱和目标流体后的核磁共振谱信号,计算待评价地下储层岩石样本抽真空饱和目标流体后目标流体的体积;根据待评价地下储层岩石样本抽真空饱和目标流体后目标流体的体积,确定待评价地下储层岩石样本在不同气驱压力下的气驱效率及成藏压力;根据成藏压力和待评价地下储层岩石样本目标流体的体积,对待评价地下储层岩石样本的成藏效率进行评价。本发明通过对不同压力下变化情况分析对模拟真实地质历史条件模拟,提高富氦天然气成藏效率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气水相对润湿性的测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671124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0823047.1

    申请日:2024-06-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水相对润湿性的测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岩石样品,对岩石样品进行抽真空饱和水处理,并获取饱和水状态下的岩石样品对应的第一核磁共振T2谱信号量;对饱和水状态下的岩石样品进行气体驱水处理,并获取驱水状态下的岩石样品对应的第二核磁共振T2谱信号量;基于第一核磁共振T2谱信号量和第二核磁共振T2谱信号量,确定岩石样品中的含水孔隙和含气孔隙;分别确定含水孔隙对应的含水孔隙分形维数值,以及含气孔隙对应的含气孔隙分形维数值;基于含水孔隙分形维数值和含气孔隙分形维数值,确定岩石样品的气水相对润湿性特征。本发明能够对致密砂岩气储层内的气水相对润湿性进行精准测量。

    岩石孔隙中天然氢气动态扩散的评价方法、装置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549297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786591.3

    申请日:2024-06-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岩石孔隙中天然氢气动态扩散的评价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包括:在目标压力和目标温度下基于预先构建的待评价岩石的孔隙模型进行氢气吸附模拟计算,确定目标温压下氢气饱和时的孔隙内吸附的平均氢气分子数量;基于待评价岩石的岩性参数、目标温压下的孔隙内吸附的平均氢气分子数量、目标压力和目标温度,确定岩石孔隙中的天然氢气的含量;在孔隙模型中添加预设气体,且当孔隙模型在目标压力和目标温度下饱和时,确定天然氢气的损失含量,并确定天然氢气的扩散系数;基于岩石孔隙中的天然氢气的含量、天然氢气的损失含量和天然氢气的扩散系数,确定扩散评价参数。本发明可以提高天然氢气扩散的评价准确度。

    一种页岩氮气产量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88212B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1911365136.1

    申请日:2019-1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页岩氮气产量测试方法,属于地质分析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和加热壁,加热壁设于底座的上端,加热壁内间隔设置三个反应釜,三个反应釜分别用于盛装页岩全岩样品、干酪根固体粉末样品和黏土样品,反应釜的上端设有输气管,输气管上设有输气阀门,反应釜的下端设有排气管,排气管上设有排气阀门,排气管通过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切换连接气相色谱仪或集气瓶。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页岩氮气产量测试方法,解决了常规试验设备无法得到页岩氮气产量的问题,本发明采用“时温原理”实现页岩氮气产量的精确测试,本装置操作方便、简单快捷、测量精确,填补了页岩氮气产量测试设备的空白。

    一种页岩氮气产量测试仪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88212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65136.1

    申请日:2019-1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页岩氮气产量测试仪,属于地质分析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和加热壁,加热壁设于底座的上端,加热壁内间隔设置三个反应釜,三个反应釜分别用于盛装页岩全岩样品、干酪根固体粉末样品和黏土样品,反应釜的上端设有输气管,输气管上设有输气阀门,反应釜的下端设有排气管,排气管上设有排气阀门,排气管通过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切换连接气相色谱仪或集气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页岩氮气产量测试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页岩氮气产量测试仪,解决了常规试验设备无法得到页岩氮气产量的问题,本发明采用“时温原理”实现页岩氮气产量的精确测试,本装置操作方便、简单快捷、测量精确,填补了页岩氮气产量测试设备的空白。

    一种页岩混合润湿性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16022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211235746.1

    申请日:2022-1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页岩混合润湿性评价方法,属于页岩测试技术领域,包括制备样品,分别进行饱水后的样品浸油,饱油后的样品进水,通过构建相应的T2谱信号变化曲线,以评价页岩混合的润湿性。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页岩混合润湿性评价方法,量化整个页岩的孔隙空间对油水置换效率,通过对比页岩内部等效油水置换效率,实现评价分析页岩内部孔隙的润湿性,进而评价页岩混合润湿性。本评价方法操作便捷,评价结果准确,分析研究了页岩内部占比较大的具有油水置换能力的孔隙空间的润湿特征,深化研究了页岩内部的孔隙润湿性,填补了精确评价页岩内部孔隙混合润湿性的评价方法。

    一种页岩混合润湿性评价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616022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235746.1

    申请日:2022-1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页岩混合润湿性评价方法,属于页岩测试技术领域,包括制备样品,分别进行饱水后的样品浸油,饱油后的样品进水,通过构建相应的T2谱信号变化曲线,以评价页岩混合的润湿性。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页岩混合润湿性评价方法,量化整个页岩的孔隙空间对油水置换效率,通过对比页岩内部等效油水置换效率,实现评价分析页岩内部孔隙的润湿性,进而评价页岩混合润湿性。本评价方法操作便捷,评价结果准确,分析研究了页岩内部占比较大的具有油水置换能力的孔隙空间的润湿特征,深化研究了页岩内部的孔隙润湿性,填补了精确评价页岩内部孔隙混合润湿性的评价方法。

    有机质产氢气潜力评价方法及终端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487005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42778.3

    申请日:2022-01-14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油气勘探技术领域,提供了有机质产氢气潜力评价方法及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甲烷‑氢气的转化率‑产率相对散点图,转化率‑产率相对散点图基于对干酪根样品进行有机质热解模拟实验得到的数据生成;将转化率‑产率相对散点图划分为多个目标温度区间,并确定多个目标温度区间中每个目标温度区间对应的调整因子;基于目标温度区间的氢气产率和调整因子确定第一有机质氢气产率;基于第一有机质氢气产率,生成有机质氢气转化率随温度变化曲线,有机质氢气转化率随温度变化曲线用于对有机质产氢气潜力进行评价。本申请去除了在有机质热解模拟实验中的对氢气潜力评价造成干扰的氢自由基及氢气,可准确评估有机质产氢气潜力。

    有机质成熟度评价方法及终端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0907570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11365895.8

    申请日:2019-12-26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油气勘探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有机质成熟度评价方法及终端设备,包括:获取样品中多种化合物分别对应的特征参数值,并根据多种化合物分别对应的特征参数值确定多种化合物在目标坐标系中的坐标点;根据第一目标区域内坐标点的数量及第二目标区域内坐标点的数量,确定样品的有机质成熟度评价参数值。有机质成熟度的不同阶段化合物的种类不同,本发明根据有机质热演化过程中元素化合物分子演变的本质,通过坐标轴不同区域内化合物的种类的比值确定有机质的成熟度,贴近有机质演变的实质,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可为油气资源的勘探开采提供可靠的参考。

    页岩生氢实验装置、实验方法及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98559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151375.3

    申请日:2020-0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页岩生氢实验装置、实验方法及分析方法,属于能源与化工技术领域,不可回收页岩反应空间和可回收页岩反应空间均安装于底座上;环形加热壁一一对应环绕在不可回收页岩反应空间和可回收页岩反应空间的外面;氦气罐与不可回收页岩反应空间和可回收页岩反应空间一一连通;集气袋与多个可回收页岩反应空间连通,不可回收页岩反应空间和可回收页岩反应空间均与气相色谱仪-质谱仪连通。本发明提供的页岩生氢实验装置、实验方法及分析方法,实现了分析对比不同成熟度的页岩在开放、封闭体系中所生成的氢气含量,确定不同成熟度下页岩的生氢能力,确定页岩在密闭条件下的耗氢能力,弥补了页岩生氢实验方面的空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