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面漂浮式冷凝器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978834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0208026.5

    申请日:2021-02-24

    Inventor: 黄丛亮 杜长康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水面漂浮式冷凝器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从上往下依次包括透光隔热板、光热板、毛细吸水体、疏水透气体、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外接淡水出水管和集水箱。所述透光隔热板覆盖在光热板上抑制对流传热损失。所述光热板包括导热体和覆盖在表面上的吸光体,所述吸光体为经过乙基纤维素和松油醇粘合的碳黑纳米颗粒,所述导热体为薄铝板。所述毛细吸水体为亲水多孔材料将水从水体吸上光热板下表面。所述疏水透气体为高分子多孔疏水材料,只允许蒸汽透过而防止水的透过。所述冷凝器由薄铝板制成,内部有铝翅片用于增强冷凝换热,底部安装有淡水出水管,将淡水转移至集水箱。

    一种碳化硅增强壳聚糖泡沫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63681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508221.6

    申请日:2021-12-10

    Abstract: 一种碳化硅增强壳聚糖泡沫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壳聚糖粉末与醋酸溶液混合搅拌1‑2h形成均一的混合溶液A;将碳化硅纤维与去离子水混合搅拌1‑2h形成均一的混合溶液B;将混合溶液A与混合溶液B进行混合,并搅拌2‑3h形成均一的混合溶液C;将混合溶液C进行超声波分散10‑30min,去除气泡后倒入模具中;将模具放入‑50℃‑30℃的冷冻干燥机中冷冻4‑6h,再抽真空干燥24‑36h,干燥结束后取出样品,即得到碳化硅增强壳聚糖泡沫保温材料。该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来源丰富且价格低,可降低保温材料的生产成本;所制备得到的保温材料具有导热系数低、机械强度高、耐久性和热稳定性好等优点。

    一种基于辐射制冷和高效吸收太阳能的温差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138277B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910406224.5

    申请日:2019-05-16

    Abstract: 一种基于辐射制冷和高效吸收太阳能的温差发电装置,包括碳纳米颗粒薄膜、半导体温差发电片组件、辐射冷却薄膜、设置在半导体温差发电片组件下方的支撑柱和将太阳光反射到碳纳米颗粒薄膜下表面的反射式聚光器,半导体温差发电片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上绝缘导热板Ⅰ、半导体热电器件、下绝缘导热板Ⅱ;半导体热电器件两端之间依次连接有负载和数据采集仪;辐射冷却薄膜附着在上绝缘导热板Ⅰ的上表面,碳纳米颗粒薄膜附着在下绝缘导热板Ⅱ的下表面。该装置的辐射制冷端通过与外太空进行辐射换热,从而达到更低的温度,可低于环境温度十余度,使半导体热电器件的两端形成较大的温差、电压,解决了传统热沉与环境单位时间内换热量较小的问题。

    一种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堆积床超级绝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79761B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711294004.5

    申请日:2017-12-08

    Abstract: 一种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堆积床超级绝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室温条件下分别将粒径为10~40nm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A和粒径为50~100nm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B以5:5~8:2的质量比放入球磨机中,混合均匀后得到纳米二氧化硅混合颗粒A,再将其转移至超声分散机中,向超声分散机中加入红外遮蔽剂超声分散50~70min后得到纳米二氧化硅混合颗粒B,红外遮蔽剂与纳米二氧化硅混合颗粒A的质量比为1:10~1:4;在室温条件下将纳米二氧化硅混合颗粒B压制成型得到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堆积床超级绝热材料。该发明在保证所制备的材料具有耐高温性和优异力学性能的基础上能够简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一种基于辐射制冷和高效吸收太阳能的温差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138277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406224.5

    申请日:2019-05-16

    Abstract: 一种基于辐射制冷和高效吸收太阳能的温差发电装置,包括碳纳米颗粒薄膜、半导体温差发电片组件、辐射冷却薄膜、设置在半导体温差发电片组件下方的支撑柱和将太阳光反射到碳纳米颗粒薄膜下表面的反射式聚光器,半导体温差发电片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上绝缘导热板Ⅰ、半导体热电器件、下绝缘导热板Ⅱ;半导体热电器件两端之间依次连接有负载和数据采集仪;辐射冷却薄膜附着在上绝缘导热板Ⅰ的上表面,碳纳米颗粒薄膜附着在下绝缘导热板Ⅱ的下表面。该装置的辐射制冷端通过与外太空进行辐射换热,从而达到更低的温度,可低于环境温度十余度,使半导体热电器件的两端形成较大的温差、电压,解决了传统热沉与环境单位时间内换热量较小的问题。

    一种基于铜纳米颗粒的高导热导电高连接性能焊接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83092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514864.X

    申请日:2018-12-12

    Abstract: 一种基于铜纳米颗粒的高导热导电高连接性能焊接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室温下,将铜纳米颗粒与冰醋酸混合后放入超声分散机中,铜纳米颗粒与冰醋酸的质量体积比为375~625g/L,超声分散后离心分离出铜纳米颗粒;无水乙醇清洗,铜纳米颗粒与乙醇的质量体积比为500~800g/L,重复清洗6~8次后放入离心机中分离出铜纳米颗粒;干燥后压制成型得到铜纳米颗粒的焊接材料;焊接材料放入管式炉中进行烧结25~35min,烧结温度为30~200℃,管式炉炉内的温升速率8~12℃/min。本发明可提高铜纳米颗粒焊接材料的导热系数、导电性能和连接性能,可低温烧结,在铜颗粒表面形成醋酸铜包覆层,抗氧化性能好。

    一种用热线法测量两固体之间界面热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35313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139614.6

    申请日:2018-02-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热线法测量两固体之间界面热阻的方法,(1)制备两个测量样品;(2)利用有限元的方法对测量样品建立三维传热模型;(3)将材料属性赋予计算模型,设置模型中的界面存在热阻;(4)给定热阻值的范围,遍历所有的热阻阻值R求解计算模型;(5)绘制三维传热模型的界面热阻R的曲线族;(6)对实际材料使用热线法测量,绘制实际测量的热阻曲线图;(7)将实际得到热阻曲线与标准热阻曲线图谱对比,可以得到该实际热阻的范围。能对界面热阻进行较为准确的测量,并且降低测量界面热阻的费用,同时降低了测量时间,提高了测量界面热阻的速率。

    一种无机纳米包覆结构绝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33805A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711294033.1

    申请日:2017-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机纳米包覆结构绝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室温条件下,分别将粒径为150‑250nm的二氧化硅颗粒与粒径为100‑150nm的聚乙烯颗粒以8:2‑4:6的质量比混合,加入红外遮蔽剂放入至超声分散机中,以400W功率超声分散60min;步骤二:放入干燥箱,在60℃的温度下完全干燥;再放入球磨机中,在300K的温度下进行球磨分散混合;步骤三:采用冷压法压制成型;步骤四:放入管式炉中进行烧结,温升速率10℃/min,烧结时间60min,得到无机纳米包覆结构绝热材料。本发明所制备的无机纳米包覆结构绝热材料具有密度小,孔道分布均匀和导热系数比较低、导电等特点,制备工艺简单,原材料价格低廉,降低生产成本。

    一种木粉二氧化硅复合纳米颗粒堆积床多孔绝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55350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1070311.6

    申请日:2022-09-02

    Inventor: 黄丛亮 吕治国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粉二氧化硅复合纳米颗粒堆积床多孔绝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筛选粒径为53~104μm的木粉,干燥备用;将粒径为10~60nm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进行干燥,再在室温下与木粉以(4~19):1的质量比球磨混合均匀后得到木粉二氧化硅混合粉末;室温下,称取适量木粉二氧化硅混合粉末,采用冷压法压制成型得到饼状木粉二氧化硅复合多孔材料;将饼状木粉二氧化硅复合多孔材料放置于管式炉中,真空烧结碳化得到木粉二氧化硅复合纳米颗粒堆积床多孔绝热材料。该方法能简化生产工艺,提高成品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所得到的绝热材料可具有高孔隙率、低热导率、更强的抗热缩性能的优点。

    一种基于功能化碳基的盐差发电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707566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1550246.8

    申请日:2020-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功能化碳基的盐差发电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首先。首先制备得到具有功能性基团的复合薄膜,该薄膜不仅具备离子选择性,还具有光热转换的效果,将此薄膜应用于海水淡化,利用太阳能热量进行海水淡化,利用毛细力作为驱动力,利用薄膜两侧的盐度差进行盐差发电,将清洁可持续的太阳能和盐差能协同转换为可被人类直接利用的电能,达到资源有效利用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