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退役光伏组件拆卸回收装备

    公开(公告)号:CN11834180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441682.3

    申请日:2024-04-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退役光伏组件拆卸回收装备,包括加热机构、分离机构、抓取机构、输送装置和安装架,加热机构用于将光伏组件的胶膜加热至熔融状态;分离机构用于将光伏组件的胶膜与玻璃进行分离;抓取机构用于对光伏组件进行定位,并对光伏组件分离后的玻璃进行转运;输送装置用于对光伏组件进行输送,并对光伏组件分离后的胶膜和玻璃进行单独输送;加热机构、安装架依次设置于在输送装置的边框顶部,且分离机构和抓取机构均安装在安装架上。本发明可以实现胶膜与玻璃的分离,分离后胶膜与玻璃通过输送装置可实现分开输送,方便后续的回收工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在回收时玻璃与胶膜分离不彻底的问题。

    一种矿用化学锚索退锚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90989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510134723.5

    申请日:2015-03-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20/0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矿用化学锚索退锚装置及方法,适用于巷道的退锚作业。装置主要包括药包、导流管、特制锚环和节流阀四个部分。通过导流管把药包内的酸液引入特制锚环和锚索间的空隙中,酸液腐蚀弱化锚索,反应过的废液通过特制锚环下侧的导流孔流出。之后利用滞后采动压力,实现退锚效果。可以通过控制节流阀流速或调节药包酸液浓度来设定腐蚀速度,以调节锚索失效时间。本装置简化了退锚施工工艺,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且能人为地控制锚固失效时间,增加了退锚工序的安全性,结构简单,易于推广。

    一种预装退锚环的敲打式锚索退锚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06276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510134600.1

    申请日:2015-03-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装退锚环的敲打式锚索退锚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穿套在锚索外露段上的锁具和托盘,锁具和托盘之间设有成对组合的退锚环,成对组合的退锚环结构相同,外缘上设有多个凸耳,相对一端均加工有可相互嵌合在一起的多个凹槽。安装锚索时,将成对的退锚环外缘凸耳对齐,安装在锁具与托盘之间;退锚前,通过敲击其中一个退锚环的凸耳,使成对的两退锚环之间错动嵌合,实现两退锚环的凹凸联接,以此提供锁具轴向运动的轴向补偿空间,使得锚索松弛,从而达到高效安全退锚的目的。极大地改进了退锚工艺,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增加了退锚工作的安全性,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推广。

    一种泥质软岩的硅溶胶慢渗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01528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603025.5

    申请日:2015-09-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11/10

    Abstract: 一种泥质软岩的硅溶胶慢渗加固方法,属于泥质软岩的硅溶胶慢渗加固方法。提出以下方法:a、评估巷道围岩岩性变化、孔隙发育特征以及水文地质情况,确定注浆孔参数和硅溶胶配比;b、在泥化前施工注浆孔;安设注浆管并封孔,注入硅溶胶;期间在注浆压力的驱动下,硅溶胶快速填充加固宏观裂隙;c、当注浆压力降低到一定值,长时维持低压,期间在毛细力的驱动下,硅溶胶缓慢扩散进入岩体微裂隙,形成高密实加固体,完成加固围岩。本发明不仅填充了宏观裂隙,而且封闭了泥岩基质中水分子、空气分子微通道,显著阻碍了吸附、溶解、风化等微观作用,大幅度提高了泥岩微观结构密实度、整体性,进一步降低了渗透性,增加了岩体抗变形能力和耐久性能。

    一种新型矿用隔爆水棚悬挂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989445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324485.4

    申请日:2015-06-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公开了一种新型矿用隔爆水棚悬挂装置,该装置有两根平行的空心挂管,空心挂管下部圆周上开有多个沿着空心挂管外壳弧度方向的弧形槽,弧形槽等间隔均匀分布,弧形槽的两端设置有圆形孔,弧形槽两端圆形孔一高一低,高的圆形孔的高度超过空心挂管的中心高度,低的圆形孔的高度低于空心挂管中心高度的二分之一高度,该圆形孔配装有J形挂钩,J形挂钩的上端为一圆球,该圆球的直径大于弧形槽的宽度,小于圆形孔的直径,J形挂钩的下端为一个圆环,该圆环与储水袋的横向杆套接。该可靠的矿用隔爆水棚拆装方便、可靠性高、能循环利用,经济效益好。

    矿用近零风阻降尘幕帘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29111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525556.2

    申请日:2014-10-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F5/04 E21F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用近零风阻降尘幕帘方法,尤其适用于矿尘大、通风网络复杂困难的矿井。在降尘幕帘的基础上,集成了水雾、排风降尘技术,增加了增压克阻系统,使掘进工作面、回风巷等乏风地点降尘更加简单高效,同时解决了多层大量应用降尘幕帘风阻大的问题,实现近零风阻降尘。从而极大拓展降尘幕帘的使用范围,降低主要通风设施负荷量与成本,且服务年限长,使用范围广。在我国矿尘大、通风网络复杂困难的矿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高渗透高强度的纳米硅溶胶基复合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3019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29383.2

    申请日:2024-0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渗透高强度的纳米硅溶胶基复合注浆材料其制备方法,属于注浆材料技术领域。由质量比为4:5的组合物A和组合物B混合构成,组合物A包括质量百分比为35‑38%的水,质量百分比为61‑64%的铝酸盐水泥,质量百分比为1%的改性外加剂;组合物B包括质量百分比为96‑99%的纳米硅溶胶,质量百分比为1‑4%的促凝剂。组合物A缓慢添加入组合物B中,添加时间不少于1min,混合温度为15‑35℃。其浆体表面不开裂,结石体的结石率高,体积收缩率低,长期体积稳定性优异,浆体与泥岩界面微观结构结合致密、无空隙、粘结性极佳。

    模拟煤矿井下巷道智能喷雾降温降尘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07577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870136.7

    申请日:2023-07-17

    Abstract: 一种模拟煤矿井下巷道智能喷雾降温降尘的实验装置及方法,装置:试验箱体两端分别作为进、出风口,其内部设有多个降温降尘区域及雾化单元;每个雾化单元中三个雾化喷嘴分别位于左部、中部和右部;集成传感器位于试验箱体的内部,并通过可伸缩连接杆与试验箱体的顶部连接;进风控制系统和粉尘发射系统安装在进风口处;回收水池安装在试验箱体内部的底侧,其上开口端设有水池盖板,其内部安装有水位传感器,其底部的出水口连接有循环水泵;一体化循环供水系统包括净化设备、温控设备和水压控制设备,其进水端分别连接高压水源和循环水泵,出水端连接雾化喷嘴。方法:搭建并测试调整实验装置后开始模拟实验。该装置及方法能一体化进行降温降尘实验。

    一种用于急倾斜煤层的钻采一体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81535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410635472.4

    申请日:2014-1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急倾斜煤层的钻采一体化方法,首先通过地质钻探或查阅相关地质资料确定煤层参数,掌握预采煤层赋存特性;选择合适的位置设立专用移动钻采平台;沿煤层倾斜方向向下钻进,一直钻进至设定最大钻采深度,利用钻采平台的气(液)反循环排渣(或提煤)系统将钻头切削下成颗粒状的煤炭连续提升到地表专用洗煤池;利用管道或者专用车辆进行装运;之后沿设计的钻采方向移动专用钻采钻机,并在相邻采洞间留设一定宽度的保护煤柱。重复以上步骤,直至煤层开采完毕。该方法是经济技术可行、机械化程度高、安全系数大、适应性好、效率高的急倾斜煤层开采方法。

    一种高可注强渗透的注浆防渗材料与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7836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129380.9

    申请日:2024-0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可注强渗透的岩体注浆防渗材料与施工方法,属于煤矿渗地下支护工程领域。包括纳米硅溶胶和促凝剂,通过向纳米硅溶胶中添加不同体积比的促凝剂,得到高可注强渗透的注浆防渗材料,其中纳米硅溶胶和促凝剂的体积比为(3~10):1;所述纳米硅溶胶为碱性钠型工业硅溶胶,所述促凝剂为强电解质溶液。硅溶胶与促凝剂的添加搅拌时间不低于1min,继续混和搅拌时间为2‑5min,充分混合形成的硅溶胶浆液不出现速凝现象,不大范围出现颗粒及雪花状悬浮物。根据需要对需要区域进行注浆封堵。其使用方便,可注性强,渗透性好,封堵性能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