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隧道火灾火源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37827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334910.7

    申请日:2024-0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隧道火灾火源定位方法,所属技术领域为火源定位领域,包括:在隧道内部安装双目相机,基于隧道环境将所述双目相机进行视觉对准后进行拍摄,获得隧道图像数据;对所述隧道图像数据进行图像校正和归一化处理,获得处理数据集;构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获得火源特征点;基于所述双目相机的参数将所述火源特征点映射至三维坐标系中,获得火灾火源坐标点。本发明双目视觉系统能够获取场景中物体的深度信息,通过两个相机的视差计算。可以更准确地估计物体的三维位置,对于火源定位来说,可以提供更为准确的空间定位信息。

    一种模拟热力耦合下煤体流固热化多场耦合的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64450B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710148515.X

    申请日:2017-0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热力耦合下煤体流‑固‑热‑化多场耦合的实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煤样制备;装载试件、煤样气体吸附;设定型煤试件的初始围压、初始温度和初始轴向应力,以及温度和轴向应力的加载阈值;注入氧气,型煤试件升温;第一次数据采集;实施温度和应力联合加载;第二次数据采集;建立煤体渗流‑应力‑温度‑化学多场耦合模型,结合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揭示热力耦合下煤体的流‑固‑热‑化耦合作用机制。本发明实现了煤层应力加载下的自燃升温规律实验室模拟,可以用于定量研究热力耦合作用下煤体的应力‑应变关系、煤体的渗透性演化以及煤‑氧反应规律,为煤层自然发火地点和时间的预测,以及自燃最佳防控时机的确定提供依据。

    一种模拟热力耦合下煤体流固热化多场耦合的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64450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148515.X

    申请日:2017-03-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热力耦合下煤体流‑固‑热‑化多场耦合的实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煤样制备;装载试件、煤样气体吸附;设定型煤试件的初始围压、初始温度和初始轴向应力,以及温度和轴向应力的加载阈值;注入氧气,型煤试件升温;第一次数据采集;实施温度和应力联合加载;第二次数据采集;建立煤体渗流‑应力‑温度‑化学多场耦合模型,结合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揭示热力耦合下煤体的流‑固‑热‑化耦合作用机制。本发明实现了煤层应力加载下的自燃升温规律实验室模拟,可以用于定量研究热力耦合作用下煤体的应力‑应变关系、煤体的渗透性演化以及煤‑氧反应规律,为煤层自然发火地点和时间的预测,以及自燃最佳防控时机的确定提供依据。

    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隧道火灾火源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37827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334910.7

    申请日:2024-0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隧道火灾火源定位方法,所属技术领域为火源定位领域,包括:在隧道内部安装双目相机,基于隧道环境将所述双目相机进行视觉对准后进行拍摄,获得隧道图像数据;对所述隧道图像数据进行图像校正和归一化处理,获得处理数据集;构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获得火源特征点;基于所述双目相机的参数将所述火源特征点映射至三维坐标系中,获得火灾火源坐标点。本发明双目视觉系统能够获取场景中物体的深度信息,通过两个相机的视差计算。可以更准确地估计物体的三维位置,对于火源定位来说,可以提供更为准确的空间定位信息。

Patent Agency Ranking